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团圆和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大班的小禾苗们举办了一场充满童趣、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月满中秋”游乐会,现场倾听与演绎中秋节的传说,制作和品味中秋节的味道,感知中秋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一起来去看看吧!
禾苗“戏”月
“投壶”是古代中秋宴会上的一项竞技游戏,它由射箭演变而来,深受人们喜爱。大一班的孩子们收集了各种不同的容器做“壶”,寻来树枝做“箭”,用超轻粘土做箭镞和箭羽,和同伴一同讨论和制定投壶规则。
在“小先生”的现场讲解下,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猜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民间风格浓郁的文字联想游戏。大二班的幼儿了解到,在古代不仅元宵节会赏花灯猜灯谜,中秋节里人们同样也有赏灯猜谜的习俗。中秋节的灯笼多以嫦娥、玉兔或圆月的造型亮相,他们在欣赏完灯笼后,自己制作花灯、设计灯谜,瞧,考验观察力和智慧的时候到了!
禾苗“品”月
身在南京,旧时南京的中秋习俗自然成为了孩子们的探究项目。大三班的孩子们通过询问爷爷奶奶、查找资料,了解到旧时南京中秋时节有“拜月”“踏月”“摸秋”等习俗。
“南京六合有乾隆皇帝赐名的赖月饼,拜月时案台上会摆放着梨、柿、栗、石榴、茨实、菱、藕和莲子,叫做中秋八鲜。”游乐会上,孩子们聆听“小先生”一一娓娓道来,还能现场品一品南京八鲜和赖月饼呢!
每年中秋正是丹桂飘香的时节,因此中秋节便也成了桂花的节日。今年因为天气的原因,幼儿园里的桂花还未开放,大七班的孩子们带来了桂花干,加入蜂蜜腌制成香香甜甜的桂花蜜,在游乐会上为大家调制香甜的桂花茶。
喝上一口,香香甜甜,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孩子们期待着满园桂花盛开时,再来制作桂花糕、桂花糖和桂花糖芋苗呢。
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人们用茭白、花香藕、菱角、芋头等时令菜凑出八样菜肴,南京话叫“八样头”,每道菜都有美好吉祥的寓意。孩子们自己制定了中秋过节计划,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市场采购、烹饪,制作属于我们的八样头。
孩子们品尝着和家人共同制作的八样头,有盐水鸭、桂花糯米藕、栗子烧鸡、茭白炒肉丝、松鼠鳜鱼、蒸菱角、红烧大虾、芋头炖肉……感受到了中秋家人团圆的幸福。
禾苗“寻”月
古人云:月有阴晴圆缺。那么月亮到底有多少种模样呢?大五班的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着月亮的变化,发现月亮从小月牙到圆月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名字:上弦月、下弦月、峨嵋月、满月……
他们把这些不同模样的月亮,藏在游乐会各个角落,让同伴们一起来找一找,观察月亮的不同,了解月亮的名称。快来一起寻月打卡吧!
禾苗“探”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现代有卫星登月,大四班的幼儿在阅读《嫦娥奔月》的故事后,对“月球”、“空间站”、“月球探测器”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收集、查阅资料,了解很多关于人类登月的故事,他们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火箭、探测器模型,也期望着有一天自己能够登录月球,探寻月亮上的秘密。
游乐会上的太空模型展吸引了所有的小伙伴们,大四班的“小先生”给大家科普了“嫦娥四号”“玉兔二号”的知识。
在观看卫星发射的视频时,孩子们们热血沸腾,感受到祖国强大的科技力量,希望长大后能乘坐自己设计的飞船登上月球。
禾苗“唱”月
古时候,人们喜欢在中秋节吟诵、念诗、唱词……《水调歌头》《中秋月》《望月怀古》《静夜思》,大六班幼儿欣赏了这些中秋诗词和歌曲,他们自己设计舞台背景和道具,自编自导,在游乐会上吟唱中秋,以悠扬的乐曲和动人的舞姿传颂经典的中秋风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孩子们对于过节的感受不仅仅是纯粹的开心的吃吃玩玩,他们逐渐意识到传统节日的深刻含义,老师引领幼儿在中秋文化课程的探究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充分感知,对中秋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爸爸妈妈也积极参与我们的课程,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传统文化内涵,共同收获家庭欢聚的幸福,传承和发扬着中国传统文化。
大班组全体幼儿
和老师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阖家幸福!
文稿:王千玺
编辑:叶润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