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MAS
儿童在幼儿园自发游戏中,根据运用符号的需要而自创符号的过程,即对于偶然出现的对象物产生意向,通过观察、分析对象的特征,用图画、线条、点、图形、数字以及简单汉字等再现或者表达对象某方面特征。
——摘自《运用“自创符号”深化儿童自主游戏活动》课题研究
1 初创—探寻名字的由来
有一种符号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含义
它会一直陪伴小朋友的成长
那就是:名字
听说,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符号,高新分园的小朋友也想设计属于自己的名字符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高新区火炬第一幼儿园中二班小朋友的名字符号创设记吧!
说到要设计自己名字符号,小朋友们的第一个困惑就是为什么自己会叫这个名字?那我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吧!
了解了自己名字的由来以后,孩子们就开始天马行空地创作起来。
我想用我喜欢的物品作为名字符号
用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我的名字符号
我想画一幅画作为我的名字符号
我把名字里的每一个字都设计成符号
儿童创设符号具有自主性,会提取自己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的关键性特征,自主选择喜欢的符号进行表征。在儿童符号创设的过程中一般借助象形、形声、指示、会意等方法进行符号创设。其中,根据事物的读音(谐音)是儿童最喜欢的方法。
——摘自《运用“自创符号”深化儿童自主游戏活动》课题研究
2 解读—分享符号的秘密
各种各样的名字符号新鲜出炉啦!小朋友们一起来分享,有的名字简单,小伙伴们很快就记住了,有的名字很复杂,小伙伴们不愿意接受。
符号解读的过程是一个抽象、整合、推测的思维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解读符号方面有相应的特征,中班幼儿对于符号的解读主要是联想与符号有关的尽可能多的事物。
——摘自《运用“自创符号”深化儿童自主游戏活动》课题研究
3 修订—符号组合与简化
桐桐名字符号变形记
分享结束后,桐桐的名字符号没有让小朋友记住和接受,她很疑惑:自己该怎样修改呢?要不问问小朋友的意见吧!
画的符号太多了,我觉得可以画一个。
有些符号画得不像。
有的符号和别的小朋友一样。
在里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符号。
太复杂了,简单一点。
小朋友的建议,让桐桐产生了新的思考,而当儿童积极思考时,探索才算正式开始,创设出的符号才会越接近事物的表象。
桐桐的第二个名字符号是这样的——
与上一个相比,这次的名字符号进行了简化,也更加形象了。
桐桐迫不及待的与小伙伴分享:看!这是我的名字符号。
任海睿:这是树吗?
桐桐:是梧桐树的叶子。
袁筱茹:那下面这个是什么?
桐桐:是小草。
袁筱茹:小草好像是长在大树下的,我还以为你画的是树。
桐桐:啊!那我再重新画一个。
就这样,桐桐的第三个名字符号新鲜出炉了,这一次桐桐的树叶有了脉络。
我的名字叫韩雨桐,“桐”代表着梧桐树,所以我画了一片梧桐叶作为我的名字符号,以后看到梧桐叶就是我!
这次桐桐的名字符号终于被小朋友接受和记住了!
在幼儿自创符号表征行为中,由于幼儿生活经历、抽象水平有限,有时难免出现不能正确表征对象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游戏中的幼儿自创符号研究》
4 运用—名字符号作用大
小朋友的名字符号就这样经历了初创—解读—商议—再造的“演变”过程,从每一次的变化中,都能看到幼儿对于符号有了更多的理解。
其他小朋友的名字符号也设计好了,一起来看看吧!
符号虽然很小但是作用却很大,小朋友的名字符号可以用在哪里呢?
阅读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的名字符号
写在自己的计划表上
椅子上贴上名字符号
一场由小朋友自主探索名字符号的创设活动,开启了今后幼儿更深层次探索符号内涵的大门。同时通过符号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推动儿童自主游戏和自发游戏的生成。
一阵风
一阵雨
一场流星一个你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
我们的名字各有特点
探索名字符号的过程
让孩子既有经验符号化
又有前书写的经验准备
更是他自由想象的过程,
用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交流
通过孩子们的符号语言
我们离孩子更近了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