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传递 筑梦“童”行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外出学习的实效性和辐射带动作用,达到“少人培训,全员受益”的学习效益。求真区园长仲唐晖赴江阴园长跟岗培训活动后,将外出所学所获内化于心,于12月14日为全体教师进行了园本二次培训。
讲座先行 析微知著
为将“走出去,带进来”的学习目的发挥到最大化,仲园长将自己所学所看的优秀幼儿园的园所文化、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整理。将教师对班级区域活动的支持策略,园本、班本课程的建构以及资源利用的方式作为重点培训方向,以PPT微讲座的形式详细为老师们进行了介绍与讲解。
培训内容汲取了新的营养,也让所有的老师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开展自主游戏和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寻找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新的思考。
分组研讨 思维碰撞
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学习,积极交流,从游戏材料的丰富、游戏环节的优化、主题环境创设等方面出发,围绕本园中庭(沙水、泥坑、山坡)活动主题开展情况进行小组研讨。
代表发言 智慧云集
研讨结束后,负责园区中庭活动资源的教师代表进行发言,分享交流组内研讨成果。仲园长肯定了求真教师对区域游戏的重视和努力,并对本次赴江阴园长跟岗培训进行总结。她表示,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应深入推进我们的园本课程建设,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创新不仅是是教育元素的重组,更是教育思路的重调,打散、重组、转化、落地。
张彦萍
通过仲老师外出学习经验的分享,对我们幼儿园中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有效的指引、借鉴作用。仲老师指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要局限在一个点,以点及面,和这个资源相关的都可以加以利用,泥沙水坡不要仅关注自身,还可以有更大范围的延伸和拓展。比如泥的资源,蚯蚓,泥土里的宝贝都是可以不断延伸的支流。再比如,坡上的植物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利用一切相关资源,提升幼儿经验,发展幼儿能力。
沙水区是幼儿首选的户外游戏场所,不但因为沙水灵活多变的特征让玩法得以多种多样,且沙水随处可见,是儿童容易获得的东西,有许多有趣的玩法,可以进行益智游戏、艺术表达,或是娃娃家等。在沙水游戏中,幼儿能区别干湿、冷热、粗细、多少、深浅等不同的概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支持,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进行沙水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性,满足他们情感情绪的需要。
万知子
沈莉
水池资源的利用启示我们的思维也要跳出来不要受到局限。可以从孩子们关注到的水资源的点引发,可以是水池里的水,可以是雨水落到水池里,落在水池的植物上的水滴。可以从有关水的绘本资源入手丰富幼儿对于水资源的认知,也可以从水的小游戏中进行水资源的延伸和拓展。除了水资源的引发也可以从池资源的点进行思考,建构活动中的水池建构也能蕴藏一些新的活动契机,池中的宝贝也能从趣味的探究中去引发幼儿对池的兴趣。从中庭资源水池引发相关资源的新活动,促进新的价值建构。
户外活动时,我们在山坡投放了许多幼儿喜欢的材料,比如呼啦圈、轮胎、迷彩垫、小方亭等,小朋友们在山坡上滚呼啦圈、轮胎,初步感受坡度与速度的关系,山坡上孩子们自制的滑滑梯是幼儿们最喜欢玩的玩具。对于如何把孩子们喜欢的山坡资源运用到区域游戏中,我们进行了讨论。比如,在各个区域投放有关山坡的绘本,支持幼儿自发学习,开展相应活动。
徐思玮
脚踏实地 实践先行
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实践成果,学习才是真正的有效行为。我们要将学习到的有益经验,回归到本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这样的培训才是有效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此次园长外出跟岗学习二次培训活动让求真园区全体教师汲取了新的营养,使老师们在不断学习中逐步提升业务素质,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将学习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可行性的教育技巧内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真正做到根植儿童,细心观察,用心教育,笔耕不辍。
文字 | 戴钟晨
图片 | 邱秋萍
编辑 | 钱晨佳
审核 | 求真园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