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最美的你
——爱德园区开展“以美工区连续性观察为例的专项分析练习”活动
课程游戏实施以来,为了更好地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不断推进儿童的游戏,我们将以往的游戏观察记录内容由“观察主题、指导重点及要求、材料调整、观察日期、观察记录、分析与指导”等调整为“日期、观察主题、观察对象、年龄段、背景、观察、思考、回应”等几项,调整的不仅是格式、项目更是理念,推动着老师自觉地去学习、观察、实践、再学习、再观察、再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着带领老师在定点连续性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分析练习,期待老师遇见“最美的游戏”、“最美的儿童”和“最美的自己”!
依样
画葫芦篇
全园共写一个议题
什么是专项分析?规范格式是啥样?对于初次接触专项分析的老师来说,这些谈不上问题的还真是一个基本问题,为了帮助大家弄清楚它的“庐山真面目”,王剑虹副园长借来了专项分析范本材料,并从上学期的重点区域观察记录中筛选出观察记录样本,在活动前让老师通读自学,等待正式练习的到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月9日,全园老师坐在一起认真进行了一次专项分析练习。
看,王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点:基于美工区游戏行为的交往合作分析,我们在思索!
众里寻它——划出相关行为
它山之玉——搜索文献资料
抽丝剥茧——对照片范本寻找问题和策略
茅塞顿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大胆尝试篇——分组确立三个议题
4月18日,以年级为小组,在仔细阅读、分析王剑虹副园长提供的观察记录样本的基础上各自确立一个“议题”,进行大胆的尝试。
大班组:美工区材料投放分析
中班组:美工区幼儿表现力的分析
小班组:美工区活动中材料投放对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分析
《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为了遇见最美的“你”,我们立足案例展开讨论,搜索文献、研究材料、划下关键词句,围绕问题形成主要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析现象、回看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何分析?怎样实践?我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收获、成长!
期待六月收获“个性成长篇—每一位老师的特色篇”!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