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中午起床过后,正在给孩子们梳头的时候,发现琪琪和悦悦正在激烈的争论着。
“1+3等于4”琪琪说道;
“2+2也等于4”悦悦接道。
不一会儿部分孩子们都加入讨论。
“4-2等于2”
“3+3等于6”······
幼儿园老师说
孩子们在对数字、数名、数量的认识之后、便开始对数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产生兴趣。数学敏感期发生在6-7岁,一旦错过了,有的会表现出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孩子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数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科学,人们运用通过数学推导出的种种概念、原理与规律指导日常生活。抓住孩子的数学敏感期,使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对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而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一生受益。
写给家长的话
6~7岁这个阶段出现的数学敏感期,是指在理解了数字的含义后出现的敏感期,该阶段是在孩子明白了事物的内在逻辑,也明白了该如何进行思考,又通过实物了解了数字涵义后才具有的。即我们所说的用数字说话计算表达,甚至实现用数字思考,在这个阶段我们家长可以这样做:
惯性是物体抗拒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数字惯性则是孩子并不能理解事物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只是单纯的重复家长嘴里说过的1、2、3。
如果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数字,学会用数字思考,比如可以让孩子帮忙拿几个橘子,又或是在购物时让孩子挑选几个鸡蛋,总之,就是不要单纯地只让孩子学会数数就好了。
空间感与几何图形的教学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培养空间意识,而空间也是数学逻辑中重要的一环,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较好的空间意识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小到辨认方向,大到对一件事线索的梳理与推理,系统的分析总结,更深层次的挖掘,让孩子学会对宏观事物的把握,感知整个表层及立体的世界。比如;日常亲子游戏,以自我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根据图纸用积木、七巧板拼图案;走迷宫等游戏。
万事万物都内含逻辑与联系,而分类与归纳就是将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发掘出来并加以总结的过程。让孩子在数学敏感期内对于差别进行思考教育,就能增强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进而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来使孩子的大脑活跃度更高,达到锻炼目的。
有时候大脑的发育和知识的学习都需要靠重复来完成,所以处于数学敏感期的孩子同样需要家长提供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数学游戏来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和用数字思考的能力。
数学游戏可以是数独,也可以是数字划消,只要是与数字相关的游戏,都能让孩子沉浸在数字的环境里,既增强了孩子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游戏中就让孩子爱上数学爱上思考,一举两得。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