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数学活动时间,老师请小朋友用雪花片串项链,以10个雪花片为一个单位将它们穿好,看你能串几串。
只见晨晨拿了一个又一个雪花片将它们串起来。有的看起来很多,有的看起来比较少。
于是我走上前问晨晨:“你的这一串项链里穿了几个雪花片呢?”
晨晨说:“10个”。
我说:“那我们来一起数一数这一串吧” 。
晨晨说“多了”。
我说:“多了几个?需要拿几个出来呢?” 。
看到晨晨在数的过程中注意力开始有些分散了,数着数着就忘了数到几了。
幼儿园老师说
《指南》指出,数学反映的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一种看不见的关系,幼儿通过感知和实际操作理解数学的概念。
对学前儿童来说,解决数学方面的问题意味着他们能够在生活或游戏中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一过程进行反思和形成新的数学知识。
如大班幼儿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当幼儿理解数的概念并对数学感兴趣时,自然会发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写给家长的话
学前儿童的数学并非仅仅通过教学才获得,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累积了相当丰富的数学经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护好幼儿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好玩的数学游戏建立幼儿的兴趣,多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去感知数学。
如果孩子在玩数学游戏时想的和我们不一样,不妨再多等等,游戏结束后问问孩子他是怎么想的,能有效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对数的感知能力,能有效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如:在买水果时,帮妈妈挑选5个苹果吧;给物品分类;观察生活中的数等。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