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果宝宝》主题活动中,小一班的宝贝们从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方面进一步认识了各种水果的特征。在品尝芒果时,贝儿对芒果肉里大大扁扁的核产生了兴趣:它的肚子这么大,里面装着什么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决定把它打开来一探究竟。
咦?这白白的是什么?
原来是芒果的种子呀!
其他的水果也有种子吗?
是什么样的呢?
苹果的种子藏在果肉里,小小的,像小雨滴。
火龙果的种子好多呀,像好多黑芝麻,可以直接吃哦。
龙眼的种子圆圆的,像大眼睛。一颗龙眼只有一个种子!
枣子的种子也只有一个哦。
哈密瓜好多种子呀!
有的水果只有一个种子(如枣子、桃子、龙眼等),有的水果有好多种子(如火龙果、猕猴桃、苹果、梨子、哈密瓜等)。
有的水果种子可以吃(如草莓、猕猴桃、火龙果等),有的水果种子不可以吃(如橘子、枣子、桂圆等)。
水果种子的大小、颜色也都不一样。
交流是幼儿将科学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结果、疑问等与他人进行信息互换的过程,我们鼓励幼儿用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调查与发现;同时结合当前小班幼儿关于“1和许多”及“大和小”方面的关键经验,引导幼儿对水果种子特征进行简单总结,帮助幼儿提升在水果种子外部特征方面的科学认知经验。
…….
为什么我的没发芽?
我觉得可能是我的土太干了。
你需要给他浇水啦!
我的种子需要喝水了哦!
除了水果的种子,
还有什么种子呢?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黑豆、黄豆、绿豆、红豆……都属于豆类种子!
核桃、花生、栗子……这些都属于坚果类种子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能用多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我们引导孩子们在进行颜色、形状匹配分类的游戏过程中感知种子外部形状特征,在品尝种子过程中感知种子的特性,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哇!锄禾园里有好多种子呀!
是不是把种子放进土里就可以长出来菜了呀?
老师,我们能不能也来种一种啊?
天气冷了,这个季节比较适合种胡萝卜、小青菜、油菜、鸡毛菜……
我想种大白菜,和哥哥姐姐的白菜一样大。
我想种胡萝卜,小兔子最喜欢吃胡萝卜了。
我喜欢吃卷心菜,我想种卷心菜。
“种子小小的,一粒粒”
“中间有一条线,像橄榄球”
“扁扁灰灰的,像瓜子一样”
…
“全收获”理念下的种植活动是幼儿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的重要途径。我园锄禾园园本特色资源阵地也为我们自然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资源优势,相信后期的探究也为孩子们感受种子的生长过程、生物的生命周期等提供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促进幼儿对生命科学方面直接经验的积累。
我要加点水,煮一锅绿豆汤。
红豆跳舞时的声音像风铃。
像铃铛的声音。
绿豆跳舞也像铃铛。
花生跳舞时的声音像时钟。
还像搅拌机的声音,就是果汁搅拌机的声音。
“种子宝宝在走迷宫,有不同的轨道路线,红色最粗的点点就是他们的终点。”
“种子在跳舞,他们一会儿跳到这里,一会儿跳到那里,他们还不小心撞在了一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科学探究的首要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最初关心的问题大多都和自然环境有关,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由户外活动中对捡到的“小圆珠”的好奇到对幼儿园大树种子的初步探索,由对种子的科学认知经验的积累再到乐于想象与创造的学习品质习得,孩子们在一步步探究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我们小朋友也是种子长大的吗?
我们才不是种出来的,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就是有一个小天使飞到妈妈肚子里,然后就有了我们。
通过《小威向前冲》的绘本故事,我们知道爸爸身体里的种子(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种子(卵子)结合在一起,才有了我们哦,我们是爸爸妈妈“爱的种子”哦!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源于幼儿现实生活和学习发起的需求,遵循幼儿的兴趣,追随幼儿的问题,我们生发了围绕种子进行探究的班本活动。在本次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孩子的“真问题”促进幼儿有益经验的建构,通过在种、品、玩、探以及等待、发现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对种子的全面认识。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条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使得幼儿获得了多方面的经验,也使得教师在不断审视自己的支持策略。整个种子探究过程中,我们用到了社会资源、园本自然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专家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来帮助幼儿经验获得全面性发展。
禾美园里,孩子们播种下的种子在不断生长,同时刚入园不久的小豆丁们也是一颗颗“种子”在体验和感受着幼儿园生活的“真”和“美”,成长在继续,我们的故事也未完待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