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孩子们看到高高的树上有一个鸟窝,十分好奇,教师便觉得这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由此设计和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活动后,教师对自己的课程实践不太满意,隐约感觉遭遇了某种瓶颈。为此,我们特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员贺蓉进行分析。她的深入解读带给我们思考:在设计和实施活动时,我们都说“要关注幼儿的兴趣,观察幼儿的表现,倾听幼儿的表达”,但是我们真的在听、在看吗?真的听懂、看懂了吗?我们如何真正走近幼儿,理解幼儿,生成更符合幼儿兴趣、更让幼儿喜欢的活动?
看不见的鸟窝
(浙江长兴 洪秋玲 提供)
|答|问|名|师|
在理解幼儿中探寻
生成课程的路径
读了这篇由偶然发现的鸟窝引发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故事,我发现,这位教师不仅在用心地设计和组织活动,也在不断问自己:这样做幼儿园课程就好了吗?为什么我好像对自己的课程实践不那么满意?该教师似乎在表达遭遇了某种“瓶颈”。而这种对自身行为的思考,正是教师获得新的发展机会的开端。
我们也在案例中看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从最初对鸟窝的好奇与猜想,到后续阅读绘本、收集资料、制作并安放鸟窝等,幼儿始终在参与,有表达、制作、提问等机会,这说明该教师有一定的课程实践经历。
更为可贵的是,我们还在案例中看见了该教师在整个系列活动中的“自己的感觉”。她始终在有意无意地记录幼儿的表现,始终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在思考,也在初步审视课程的结果和成效。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她似乎有一种隐隐的“不满意”,因为她在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推进中,感到了一些“疙瘩”和“无奈”。显然,当我们把课程实践中真实的选择过程和那些具体做法以及做法后面的想法呈现出来时,我们就发现还有好些问题需要澄清。
当我们了解了案例中的教师和幼儿开展活动的基本过程,再从该教师的角度认真回顾、审视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着一些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是如何理解“什么是跟随幼儿的兴趣来设计和实施课程”的。这份理解展示在她的若干做法和想法中。比如: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排版/周珊
⊙文章原载于《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21年第3期;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