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与冰的美丽相遇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去年冬天,一波寒潮袭来,气温一度跌至零下6℃。幼儿园的荷花缸里、茨菇盆里、小农场的水坑里都结了冰,这是寒冷冬日的馈赠,我借助这一可遇不可求的自然资源,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发了幼儿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幼儿获得了语言、科学、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一、冰的形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餐前散步时,牛牛激动地喊道:“冰!冰!这儿有冰!”大家闻讯赶来,争先恐后地去捞荷花缸里的冰。“冰是冷冷的。”“冰摸上去滑滑的。”“冰亮晶晶的,像星星一样。”“冰像玻璃一样透明。”“冰里面有叶子。”“冰上面还有很多花纹。”……


洛洛边说边把冰放到眼前,透过冰层望出去:“我看到绿绿的树了。”大家纷纷效仿:“我看到房子了。”“豆豆,我看到你了,可是模模糊糊的。”“哈哈,我也看到你了,但看不清你的眼睛!”孩子们看这、看那、看你、看他,透过薄薄的冰层看到了有趣的世界。突然,豆豆手一滑,冰掉在了地上,碎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这块是三角形的。”“这块是长方形的。”“刚才我看到缸里的冰是有点圆的。”“冰到底是什么形状的”话题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这无疑开启了幼儿对冰的探究之旅。


回到活动室后,幼儿意犹未尽。我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与他们梳理出冰的相关经验:冰是由水结成的、太阳下会化、冰是透明的、掉下去会碎……这些经验为幼儿进一步探究奠定了基础。


下午,幼儿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缸里的冰,可是冰已经不见了。早在小班时,幼儿就利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资源获得了“冰由水凝结而成”的经验,也知道冰会融化。所以,这时有幼儿提议:“我们可以在瓶子里放点水,看看明天会不会结冰。”幼儿的这个建议可以成为幼儿在已有经验上的一个新的探究点,这个探究过程也许会引发幼儿对冰的进一步认知,而且这也将是幼儿解答“冰到底是什么形状”问题的契机。


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收集了各种形状、深浅不一的容器。幼儿对结冰还是有些朴素认知的,他们把装了水的容器放到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我悄悄地在一旁放了一个温度计,以引导幼儿关注气温与结冰现象的关系。



▌二、为什么有时能结冰有时不能结冰?


第二天一早,幼儿迫不及待地去看冰。“这么冷的天,怎么不结冰啊?”幼儿很失望,也觉得不合理。鸣鸣关注到了我放的温度计,说:“爸爸告诉过我零度结冰。老师,今天有没有到零度啊?”于是,幼儿一起看了温度计,发现红条条在“0”的上面,“5”的旁边。什么时候红条条能到零度呢?看来我放的温度计很好地引发了幼儿对冰与气温之间关系的探究。这天,我引导幼儿记录了第一次制冰的准备工作和5℃时没能结冰的情形,并展示在班级墙上(见图1)。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图1   第一次制冰


第三天,气温明显下降。一大早,幼儿惊喜地发现容器中的水结冰了,他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温度的感知。“今天到零度了吗?”“是的,红线线跑到‘0’下面了。”“在‘3’这边。”“对,这是零下3度。”我回应道。幼儿一边念叨着“零下3度结冰了”,一边敲的敲,抠的抠,把冰从容器里倒了出来。“我的冰有花边。”“我的冰是长方形的。”“我的冰是正方形的。”“我的冰上有一条一条的花纹。”我觉得这是讨论幼儿先前提出的“冰是什么形状的”好时机,于是我问:“你们的冰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表达了各自的发现:“我的格子是方的,冰也是方的。”“我的巧克力盒子上有一条条的花纹,冰上也有。”……最后,幼儿得出一个结论:水装在什么形状的容器里,冰就是什么形状的,所以冰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见图2)。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图2   冰的形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透过冰怎么看不到东西了?”洛洛又在透过冰看世界了。“可是我透过冰还是看得到的啊!”妍妍边说边把自己的冰放到洛洛眼前。原来洛洛和妍妍的冰厚薄不一样。乐乐的冰也与众不同,是红色的,原来乐乐用来做冰的容器是美工区里的调色盒,里面正好留有红色颜料。其他幼儿受到启发,也说想做有颜色的冰。


就这样,幼儿在与冰的接触中,不断观察、比较、质疑、解惑,在一次次的感知、体验中积累新的经验。我不禁感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三、为什么有的水全部冻住了,有的水只冻住了上面一层?


“老师,还有哪天会是零下的温度呢?”幼儿显然对制冰意犹未尽。我立即查了后面两天的天气,发现最低温度为零下6℃。我从网上找了很多冰花图片供幼儿欣赏,激发幼儿做出漂亮冰花的美好愿望。“哇,这个冰好漂亮啊!”幼儿惊叹有的像小兔,有的像小猪,有的里面藏着许多亮闪闪的小星星……我告诉幼儿这是冰花,幼儿对冰花是怎么形成的非常好奇,于是我请他们看了制作冰花的相关视频,他们跃跃欲试。他们从活动室里搬来各种他们认为可用的材料:形状各异的瓶瓶罐罐,五颜六色的彩纸色素,各色花样的亮片、小珠子……忙碌一阵后,幼儿终于把冰花里的东西配置、组合完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们跑到户外,有的将其挂在树上,有的将其拴在水龙头下,有的将其搁在瓷砖上……


第二天虽然冷得脸蛋发疼,但幼儿还是早早地来到幼儿园看他们做的冰花,这次没有让他们失望,每个袋子、罐子、盒子、杯子里都结了硬硬的冰。“我放的珠子被冰紧紧地关在里面了。”“我的冰花里的树枝、毛根露出来了,就像小尾巴。”“我的冰花绿绿的,像绿宝石。”……幼儿调动自己的经验,运用各种语言描述着自己做的冰花。


突然,牛牛有了重大发现,他指着两个矿泉水瓶说:“为什么这瓶里的水都冻住了,那瓶里的水却只冻住了上面一层?”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在同样的温度下,在同一个地方,水量也差不多,为什么一瓶完全结冰了,一瓶没有完全结冰?幼儿经过细致观察,发现盖了瓶盖的那瓶没有完全冰住,而没盖瓶盖的那瓶完全冰住了。那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我坦诚地告诉幼儿:“老师也不知道原因,我们一起去查查资料吧。”


后来,我们上网查了资料,小明还特地问了他的爸爸——高中物理老师。小明爸爸说这可能跟热传导有关,盖上瓶盖后,减缓了水与外界的热量传递。对于中班幼儿来讲,这些知识都过于深奥了。其实,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他们敢于猜测,乐意想办法找答案,这种学习品质才是最可贵的。



▌四、冰怎么会长高?


转眼到了周末,幼儿做冰花的热情不减,于是我建议他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漂亮的冰花。周一时,好多幼儿带来了家里做的冰花。我问他们:“这几天不冷呀,你们的冰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豆豆说:“放在外面没结冰,妈妈说不够冷,我们后来是放在冰箱里做出来的。”这时,伟伟神秘地说:“我的冰花会长高,你们信吗?我把水放进冰箱的时候,是盖上盖子的,可是今天早上拿出来的时候,盖子盖不住了。你们看,冰长得比瓶子高了。”的确,伟伟的冰像一座小山一样顶到了罐子外面(见图3)。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图3   冰怎么会长高


我意识到伟伟的发现能成为幼儿一个新的关注点和探究点,于是,我问:“冰怎么会长高呢?”对此,幼儿有各自充满灵性的解释,有的说:“冰喜欢冷,冰箱里这么冷,所以它就长高了。”有的说:“我觉得冰想要跟罐子比高,所以它就拼命地长。”有的说:“可能冰想要探出脑袋看看罐子外面的东西。”……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探究冰“长高”的现象,我问道:“你们的冰都长高了吗?怎么才能证明你们的冰长高了呢?”乐乐说:“我给冰量身高,放进冰箱的时候量一下,拿出来的时候再量一下。”牛牛说:“我有个做记号的办法,放进去前画一条线,拿出来时看看有没有超过这条线。”豆豆说:“直接放到量杯里好了,量杯上有数字的。”可见,幼儿都能充分调动已有的测量经验,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证明冰是否长高了。


第二天,幼儿拿着他们再次制作的冰花来到幼儿园,纷纷亮出了“冰会长高”的证据。“我在这里画了线,现在冰比这条线高了。”“放进冰箱的时候是20,现在是22了。”……他们有理有据、底气十足。



▌五、冰的中间怎么有一个会晃荡的水球?


我把幼儿带来的冰花展示在窗台上,供幼儿自主观察,希望通过这样的环境创设来满足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果然,细心的炎炎发现了新的秘密。她指着豆豆量杯的中间说:“这里怎么有一个会晃荡的水球?(见图4)豆豆,你在冰里放了水球吗?”“没有,我只装了水。”我觉得这个水球能引发新的探究点,可以让幼儿借此推理出结冰的某些特点,于是,我趁机问:“怎么只有这个中间有水球呢?”幼儿反复观察,百思不得其解。豆豆猜测说:“可能是我的量杯太大了,水太多,冰不住。”同伴的提问让豆豆重新思考自己的冰与其他冰的不同,并进行了简单的推理和分析,指出了冰与水量多少之间的关系。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图4   冰的中间怎么有一个会晃荡的水球


那么冰和水之间还有哪些关联呢?我希望引发幼儿更多的思考,于是我提问:“那怎么只有中间有水球,旁边没有水球呢?”幼儿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后来他们的解释依然充满灵性,甚至融入了自己的游戏体验。“我知道,水球圆圆的,它就滚到中间了。”“水球在跟我们捉迷藏,藏在中间就不容易被发现了。”有一个幼儿的猜测比较理性,他说:“因为中间暖和,所以中间没冰住。”真相似乎越来越近了,我接着追问:“那水是从哪里开始慢慢冰住的?”幼儿马上进行了推理,认为冰是由外到里结起来的,而中间是最后结冰的地方。


尽管如此,仍有幼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冰不是从里面开始结,而是从外面开始结的呢?”鸣鸣好像悟到了什么,说:“这就像早上奶奶煮的鸡蛋,蛋白熟了,蛋黄还会流,煮蛋也是从外面熟到里面的。”这个解释很形象,没完全煮熟的鸡蛋的确是这样的。


幼儿的讨论让我刮目相看,他们虽然说不出深奥的原理,但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理,会运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结冰现象。



▌六、为什么会长出“冰丝”?

 

惊喜似乎远远不止这些。几个幼儿继续在我们布置的冰花展览区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原来贝贝和毛毛的冰花里面有放射状的“冰丝”(见图5),这种天然形成的“冰丝”简直太美妙、太神奇了,激发了幼儿想象、表达的强烈愿望,有的说像一棵圣诞树,有的说像裂开的玻璃,有的说像刺猬,有的说像瀑布,有的说像千手观音,有的说像烟花,还有的说像菊花……幼儿还发现并不是每个冰花里都长着这种“冰丝”:“为什么有的会长冰丝,有的不会长冰丝呢?”我再次被难住了,我也是头一次看到这种现象。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图5   为什么会长出“冰丝”


于是,我又和幼儿一起上网查资料,观看相关图片、视频,还去请教了物理老师。这个现象背后的原理依然深奥,大致跟温度和水中气体的析出有关。其实,幼儿能不能理解这个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现象引发了他们的质疑、想象和表达,这才是最可贵的。在制作冰花的过程中,幼儿的一个个意外发现不断引发同伴对冰的深入探究,从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七、怎样让冰不融化?


冰花离开冰箱太久了,冰开始融化,幼儿十分着急,本能地想到把冰花裹起来,有的找来餐巾纸,有的找来白纸,有的找来毛巾,有的找来纸箱,还有的直接找来毛毯、棉被。那么冰穿上这些“衣服”就不会融化了吗?幼儿的猜测各不相同。哪种方法能让冰不化?这正是支持、引导幼儿用适宜的方式探究、验证的最好时机。于是,我赶紧将幼儿的材料都拍下来,并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幼儿记录下自己的猜测。到了下午,幼儿打开冰的“衣服”,发现用棉被和毛毯裹着的冰没有化掉,而纸箱里的及用白纸、餐巾纸等裹着的冰都化掉了,用毛巾裹着的冰化得少一点。这个结果让有些幼儿感到意外,因为他们起初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所做的判断是“穿上‘棉袄’会很热的,融化得更快”,而现在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给冰穿上‘棉袄’,冰就不会化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鸣鸣思考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穿上‘棉袄’的冰,因为外面的热气跑不进去,就不会马上化掉。”豆豆补充说:“对,冷气也跑不出来,所以一直冷、一直冷。”这就是幼儿的“朴素理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水平对复杂科学原理的解释。后来,我还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解释画下来,并张贴在班级环境中供同伴继续分享、交流(见图6)。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图6   怎样让冰不融化


由于幼儿知道了利用冰箱制冰的方法,制冰不再受气温的限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依然持续地探索着冰的秘密,比如,他们又发现了大块的冰化得慢,小块的冰化得快;冰是从外面慢慢化进去的;冰里有时会有气泡……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运用天然的材料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最真实的感受。”自然环境无疑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在这个冬天里,幼儿观察冰、制作冰、研究冰,都是因为对关于冰的各种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浓郁的探究氛围,有价值的问题,可操作的验证方法……都促成了幼儿的持续探索。让幼儿经历观察、记录、探讨、试验、质疑、修正的探索过程比直接向幼儿传授知识更有价值,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正是我们追寻的教育价值。



图/作者提供
图文编辑/周珊

⊙作者:徐丹;单位: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文章载于《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21年第7、8期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与冰的美丽相遇-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与冰的美丽相遇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