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则广告。一位家长说:“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是拼音、数学什么都不会,这可怎么办呀?”一个声音说,“别担心,把孩子送到XX幼儿园,我们开设了拼音、数学、书写等课程,寓教于乐。让孩子提前体验小学内容,树立自信,减少入学不适应”。“原来在幼儿园也可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太好了,我这就将孩子转到XX幼儿园”。
随着大班孩子的毕业,很多中班家长已经开始了幼小衔接的“备战”,纷纷要求幼儿园开设算术、识字、拼音等知识性的课程,甚至直接将孩子转到教授小学知识的幼儿园,或帮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到底是什么促使家长急切地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幼小衔接”呢?
1 家长类型影响教育行为
家长由于个性特点、生活背景不同,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同,教育的方式与诉求也各不相同。您是哪一类型的家长呢?
面对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家长态度各不相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防患未然型
小学生要进入真正的学习生涯,需要提前着手,防止在小学中落后。
2.盲目跟风型
别的孩子进了辅导班,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能力培养型
让孩子通过辅导班增加知识储备、扩大交往范围。
4.梦想转嫁型
家长小时候没有接受好的教育,把希望寄托于孩子,渴望孩子成龙成凤,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
5.无为而治型
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不主张学习小学知识,认为只要玩得开心就可以。
防患未然型家长大多比较好强,对孩子要求较高,喜欢让孩子上一些课外补习班,这类家长希望幼儿园多开设一些知识性课程,也是衔接班的忠实支持者。
盲目跟风型家长占大多数,这类家长对于小学知识抱有“不敢不学”的纠结心态,是衔接班的重要参与者。
能力培养型家长,相较于前两种家长会更理性,认为知识不是唯一,希望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扩大交友范围,技多不压身。
梦想转嫁型家长多在自己过去的学业上抱有遗憾,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当年的梦想,但往往会忽略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是用知识填充孩子。
无为而治型家长认为孩子自然地成长最好,不给予外界的压力,但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在意,容易放任。
2 家长“被迷失”在宣传的洪流中
家长性格虽有不同,但是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一样殷切的。部分所谓幼小衔接培训班和幼儿园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用家长担忧孩子的未来作为商机,使很多家长被卷入这种广告宣传的洪流中。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幼小衔接”、“学前班”等关键字,可以发现不少幼小衔接的暑期班、长期班出现在显眼的位置。这些宣传可分为耸人听闻和饰垢掩疵两种类型。此外,还有很多所谓衔接教材与衔接班,使家长应接不暇。
耸人听闻型的宣传加剧了家长的担忧。很多机构利用了家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心理,吹嘘幼小衔接辅导班的作用,甚至将幼小衔接与高考联系起来。为家长营造一种严峻形势,诱导家长认为不学习文化课知识就会在小学落后,受老师冷落等。还有的用小学面试作为指挥棒,专攻“名校”,推出名校培优班、保过班,收取高额费用,传授面试“秘籍”。这些对小学的夸大和不实宣传,引起家长的恐慌,从而促使孩子转园、参加各种所谓的幼小衔接班。
饰垢掩疵型宣传掩盖“小学化”真相。由于教育部门已经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各地区也都相继出台了有关规定,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内容,保证幼儿园进行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活动。一些幼小衔接培训机构、部分民办园转换宣传方式,用“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孩子品质”等宣传语来掩盖小学化的真实面目。虽然增添了情商培育、体能活动、注意力训练等,但仔细察看,很多衔接班的课表仍然和小学一样,一天5~6节活动,每节40分钟,名号的改变不能改变其教授小学内容的实质。
衔接“教材”与衔接班推波助澜。在很多购物网站可以看到名目繁多的幼小衔接教材,其中有面试宝典、学前测试卷以及拼音、识字、数学教材及练习册等。这些教材包括100以内的加减法,拼音中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以及常用字。这些书目被一些衔接班作为教材,也有家长将其视为自学教材用来辅导孩子。
衔接班宣传来势凶猛,家长、幼儿园难以招架。这些衔接班还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家长有意无意接受这样的宣传,对家长产生误导,让家长只重视孩子在幼儿园学“知识”,而忽略了孩子的发展规律。
很多家长反映,给孩子报衔接班、转园也是无奈之举。别的孩子都已经学会了口算心算、对古诗倒背如流,我的孩子却只会玩游戏,到了小学可怎么办?暑假我们都要上班,孩子要是不去上衔接班都没人托管。正好孩子到了幼小衔接的年龄,就送他去暑假班学点“知识”。
3 放松心态,静待花开
孩子转园、参加幼小衔接培训,是家长将社会中的竞争提前下放到了孩子身上,让其过早地背负了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任务。这种透支性的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危害。进入小学后,孩子面对学过的知识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而忽略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台湾成功学大师黑幼龙说过,“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作为父母,我们要放松心态。转园、参加衔接班等,对孩子的适应能力都是挑战,孩子需要重新认识环境与伙伴,并且由于学习、教育风格的不同,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与不适应。
心理和行为的准备比知识的灌输重要得多。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对接,更重要的是心理和习惯的准备。让孩子掌握时间观念、任务意识、与人相处的能力和对小学的期待,比让孩子学会一年级的课本知识重要得多。培养孩子有学习兴趣和能力,才是我们的目标。
理解孩子,拒绝随波逐流。随着家长育儿意识的提高,很多家长也愿意让孩子享受到快乐童年,但看到其他孩子提前备战、已经掌握不少“知识”时,就按捺不住。有人比喻:“幼小衔接就像考试,刚开始都是自己努力做题,当别人开始交卷,自己就开始发慌了,只好也匆匆完成。”父母不应该忘记,幼小衔接的重点不应只是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前一阶段都属于衔接的范畴,要相信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
我们不是让孩子与知识完全隔绝,而是转换一种方式,用适应孩子发展规律的游戏、生活活动,潜移默化地发展孩子的能力。针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谈话、分享故事,用优美的语音语调让孩子爱上语言表达;选用儿童诗歌、散文,配上优美的情境与音乐,让孩子感受文学语言的优美;用人体、物品摆字等游戏,体验文字符号的奇妙。关于数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采用“搭宝塔”的游戏,请孩子建造高低、粗细、大小不同的塔,让孩子在建造过程中对比、感知事物的大小、长短、粗细、轻重等特征,并采用毛线、小棒等来测量对比塔的不同;引导孩子在观察中发现有趣的形状,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建构玩具,感知几何形体与空间的关系;引导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规律排列的事物,如马路上的彩砖、货架上的商品,也可以利用串珠、积木让孩子创造新的排列规律;给孩子创造数学应用的情境,让孩子自己尝试买东西、分水果等,通过具体的事物学会数的应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都可以培养孩子掌握数与运算、量和计量、几何与空间等的关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只有适当的施肥才能茁壮成长。我们可以等待孩子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也可以等待孩子学会自主学习,顺其自然地做好入学的准备。让我们放松心态、保持冷静,静待种子自然生长、开出绚烂的花朵。
本文刊载于《幼儿教育?父母孩子》2014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转自《幼儿教育》杂志微信。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