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刊陆续刊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这个《指南》可谓是“六年磨一剑”,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广大家长对此有何感想,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南》知多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针对学龄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提出了一个合理的期待。比如3岁孩子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4岁孩子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孩子知道保护眼睛,6岁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大家听说过这个文件吗,了解其中的内容吗?让我们看看微博上的留言吧。
@陶妈的菜园:一听说就下载了,里面的指导性做法非常好,以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有了参考依据。
@甜心心妈:受益匪浅,值得大家细看。《指南》的内容很全面,检查孩子的发展情况,可以了解到不足之处。写得也很好,深入浅出。
@悠优宝贝妈:不但听说过,而且认真阅读了,可以看出撰写人对各年龄段孩子的发展情况分析得比较透彻。很想按《指南》去做,可是现实很残酷。
@秀朵朵:《指南》里的想法是好的,有指导意义,我们也想给孩子一个简单快乐的童年,只是一切都不像写的那样简单。社会总体的教育观念如果不改变,《指南》实施起来还是比较难的。
@小Y芸芸:现在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辛苦,越是这样,越需要还给孩子美好的童年。我担心的是,现在出台了这个文件,很多家长可能反而以此“丈量”孩子了。
@钻钻妈:《指南》提出了各阶段的多个目标,但过渡时期的操作方案比较缺乏。比如,5-6岁幼儿只要求会正确写自己名字,但孩子一上学就要写很多作业,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不够吧。我觉得这个文件还要完善。
@咖喱金粉钰:头一次听说有这样的文件,不过我觉得现在社会上的很多“指南”都不符合实际情况。
@阳光一束:第一次听说这个文件,不太清楚其中的内容,不过我觉得中国的教育问题不单是3-6岁的问题,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
《指南》解读
概念解读
专家:李季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国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组负责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家。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负责人之一。
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
“指南”,即指向南方。基于此,“指南”一词被引申为“指导”、“导向”,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标准”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指南”与“标准”的内涵不同,用其命名的事物有完全不同的本质属性。基于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真分析,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公众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等,本文件慎重地使用了《指南》这一名称,以突出与强调其指引、导向的功能。
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
《指南》既然是指导学习的,怎么很多内容都不是“学习”呢?比如“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等等。事实上,与幼儿生活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归入“学习”,我们要确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
《指南》的概念及定位
《指南》是引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方向的引导与质量的要求,反映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其定位可分三点来理解:
1.导向——《指南》的性质。《指南》是通过指引幼儿学习与发展方向来表达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不是对幼儿的具体发展水平或发展方式、速度等作出统一规定或提出量化标准。
2.导向哪里——《指南》的目标。目标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其核心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表明,《指南》以幼儿现实的全面、协调发展和未来的持续、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怎么导——《指南》的目标体系与教育建议。《指南》的方向引领主要是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的:提出一整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自然地渗透其中,引导有关的成人沿着《指南》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科学地帮助幼儿达到教育的期望。
热点解读
专家:郑健成,教育部学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授,参与审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热点一:《指南》是统一“标尺”吗
“儿子3岁多了,可他会跟着陌生人走。”
看到《指南》中写着“3~4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儿子3岁了,尽管我们时常提醒他不要吃不认识的人的东西,可儿子看到好吃的,还是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人家走。《指南》中的要求我的孩子达不到的。
——于西航妈妈
[解读]:《指南》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尺”。这次文件名之所以用“发展指南”,而不是用“发展标准”,就是考虑到公众的心理,避免公众把它理解成标尺。《指南》提出了3~6岁儿童身心具有普遍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供教师和家长作为参照,但不是评判幼儿发展的“标尺”,成人不应该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幼儿,也不可用一把“尺子”评判教育是否合格。
热点二:部分教育目标是否定得过高
“儿子太爱动画片,只看20分钟不可能。”
我家乐乐太喜欢看动画片了,而且看起来没节制。每次在重重压力和强制干预下,他才会同意关掉电视机。《指南》里提到4~5岁幼儿要知道保护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可他超过不知道多少倍。
——任家禾妈妈
[解读]:家长感觉孩子无法做到,其实是因为平时家长的教育方式还没有跟上。《指南》很强调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培养。一是从小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拿看电视来说,家长要让幼儿明白连续看电视时间太长,对眼睛有损伤;如果按要求做,以后还有机会看。如果纠偏有困难,可以采用转移兴趣、做到就给予奖励等办法,让孩子明白耍赖是没有用的。家里所有成人对幼儿的要求一定要统一。
热点三: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有什么副作用
“6岁只会10以内加减,上小学恐怕拖后腿。”
欢欢是独生女,我们全家都对她寄予厚望。她4岁就能数到50了,以前我一直以此为傲。前段时间看到《指南》上列的数据,说6岁以内只要会10以内的加减法就可以了,这样能跟得上小学学习吗?
——冯思齐妈妈
[解读]: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现在的确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的后果,再加上有的幼儿园也缺乏对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学龄前的孩子接受了过度或是超前的教育。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危害非常严重,可能直接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不仅不利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学前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培养的内容会被弱化,全面持续发展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指南》特别强调要反对小学化的学前教育。
本文刊载于《幼儿教育 · 父母孩子》2013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转自《幼儿教育》杂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