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鼠年春节的欢乐气氛还没有进入高潮便戛然而止。
接下来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开始了“闭门不出”的生活,儿童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定的走亲访友和各种出游计划忽然取消了,孩子们日常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连户外活动也基本被禁止。
取而代之的是新闻里、大人口中种种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信息,还有人们谈起病毒时言语中表情里所透露出的焦虑和恐慌。偶尔必须出门要戴口罩了,大人对自己洗手的次数和时间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而这样的状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
当幼儿的生活被“新型冠状病毒”深刻影响,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站在保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角度,能够,也应当为他们做些什么。
01
成人做好客观冷静面对问题的示范
儿童通过身边的成人认识和了解世界。在非正常时期,成人看待和应对问题的态度成了儿童学习的范本。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无数次向我们证明积极正面的环境对人类,包括儿童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主观幸福感都非常重要。在积极正面环境中的儿童更健康,更乐观也觉得更幸福。相反,父母的焦虑及伴随其的不恰当的养育行为和与儿童的互动行为则与儿童的过度焦虑密切相关。
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期,成人应该明确自己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为儿童做好示范。
首先,成人应该尽可能冷静平和地面对危机,从积极的角度看面临的问题。“新型冠状病毒”纵然可怕,但是它是可防可控的,并且它对我们的影响是短期的。抱着这样的态度,成人不会过于焦虑,更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自然而然家庭中也能够保持平和、积极的人际氛围。这种“确定而安稳”的感觉对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在面对危机时成人表现出的行动力对儿童也有影响。我们不轻视“新型冠状病毒”,相信它传染性强,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威胁,所以我们尽可能居家,严格执行去公共场所戴口罩的要求,尽可能消毒并且认真洗手。我们对于疫情的防范和快速行动既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健康的掌控感,也告诉了幼儿“正确的行动”非常重要。
此外,面对各路扑面而来的信息,成人一定要谨慎地鉴别信息,基于证据来审视不同观点,不轻信多分析的思考方式对于儿童也必然有积极的影响。成人在必要时追问“为什么”,从可靠的媒介获取信息,有疑惑时多方求证,这些都是给儿童的“身教”。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正是向儿童示范“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好机会。
02
筛选呈现媒体信息
媒体信息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各种与“病毒”、“疫情”有关的但目标受众并不是儿童的视频图片通过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的屏幕进入了儿童的视线,成人对于各种媒体信息的口头传播与评论也充斥在儿童的生活中。幼儿没有甄别信息真伪与适恰性的能力,这份工作理应由身边的成人为他们完成。
对于媒体传播的一些虚假的或不适合儿童接触的信息,成人应该果断屏蔽。举例来说那些“病人无法就医导致过激行为”的新闻或者“吃蝙蝠”之类的缺乏证据的视频图片就十分不适合幼儿接触。他们充满好奇,但已有的背景经验有限,与世界的信任关系尚在建立中。这种虚假和片面的信息会混淆他们的试听,甚至影响他们对世界的信任,这对于儿童的幸福是百害无一利的。
另一方面,在不能出门去真实接触社会的日子,儿童需要获取关于社会的信息。于是成人需要筛选出真实、正面且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信息呈现给他们。举例来讲,我们可以给幼儿分享一线的医生护士忘我地工作救治病人,科学家们紧锣密鼓开展研究开发药物,老百姓服从指挥在家隔离,友好邻邦为我们捐赠物品呐喊助威。让幼儿感觉到“人间有爱”是“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期,我们必须提供幼儿的心理保护。
03
倾听幼儿的声音
《儿童权利公约》言明幼儿有表达的权利。他们对于关涉自己生活的事物的看法应该被成人倾听和理解。
“新型冠状病毒”的袭来对幼儿影响并不比对成人的影响更小,反而因为掌控的资源有限,幼儿处于更不利的地位。他们对于这个病毒是什么一知半解,并不完全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自己的生活安排变化了,但他们感觉得到空气中隐约存在的焦虑紧张。他们很多时候不能决定自己去哪里、干什么,但是他们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或许来自于身边的环境,他们却都在建构着自己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理解,他们有想法,也需要表达。在这种时候,成人除了替他们做尽可能好的安排,除了教他们怎样做,还需要听听他们怎么想怎么说。成人倾听的态度能准确地告诉幼儿“我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你的想法很重要”。
研究证明倾听儿童并与他们对谈能够缓解儿童的焦虑,降低他们出现过度焦虑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焦虑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抽一些时间听孩子怎么说,了解他们怕什么,担心什么。成人不要武断地评论他们的话,而是尽可能理解和认可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给儿童一些回应和信息补充,这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教育学有一条基本原理: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教育的起点。不了解儿童的想法,教育的适切性便难有保障。研究者探索了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概念不完全正确,但十分必要的“迷思概念”,发现这些进化中的概念正是成人给儿童设计的教育中遗漏的重要信息。举例来说,幼儿如何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决定了他们的应对行为,他们如何理解“捐赠”决定了他们如何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但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看法,如何能够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呢?
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倾听儿童的方式也应多种多样。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幼儿说我们听,同时也鼓励他们利用绘画、戏剧表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让幼儿画出“‘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下的生活”,表演“医生救助病人”,这不仅让我们有机会一探幼儿的想法,对他们来说也是有趣的活动。当幼儿“发出自己的声音”时,成人应该注意把儿童放在表达的中心,需要回应时也表现出真诚的态度,必要时进行安抚,切记不要随意打断和轻易给出负面评论。
04
教给孩子适宜的知识与技能
“新型冠状病毒”的袭来使得拓展幼儿学习内容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幼儿都暴露在了与“新型冠状病毒”有关的知识、经验中:从什么是SARI到可以怎么预防,从社会怎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到我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与此同时,幼儿也迫切地需要掌握一些技能:从怎么洗手到什么时候须洗手,从怎么带口罩到用过的口罩怎么处理。这个时候成人应该抓住机会丰富幼儿恰当的知识经验与技能。
选择提供给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核心的标准就是“基本”。
首先,基本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往往是科学研究最多、证据也最充分的。所以幼儿其实不太需要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的特征,倒是理解“喷嚏可以把带有病毒的唾液喷到几米外的地方,所以戴口罩很必要”对他们更有意义。对于那些尚无明确证据的前沿信息,其儿并不迫切需要。
第二,基本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是离幼儿生活最近的也最让他们长久受益的。例如说借防控病毒的时机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显然比让他们知道冠状病毒的外形特点更有好处。
第三,基本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更容易为幼儿所理解。理解是学习的基础,理解需要背景信息。面对背景经验有限的幼儿,成人应注意把传递给幼儿的信息控制在浅显、基本的程度,使幼儿能够理解掌握。当然,如果幼儿表现出深入探索的兴趣,则大人应该带着他们一起通过书籍和网络资源来进一步探索。
向幼儿传递知识经验和技能,成人需要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用幼儿能理解的“大白话”替代科学术语,选择形象、有趣的语言来描述抽象严肃的知识点,如此幼儿才可能真正理解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
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如果成人能把丰富幼儿知识经验与技能的过程游戏化,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幼儿讲知识,配以恰当的视觉刺激,增加过程中与幼儿的互动,幼儿的学习能更效也更有深度。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不久,便有热心人为孩子们开发教育资源,像“脑花与脑仁”创作的《给孩子的疫情图鉴:地球是一颗病毒星球呀》、安潇写给孩子的冠状病毒绘本《2020,这个春节发生了什么?让我来告诉你……》都是我们可以拿来即用的好资源。
05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不可避免地影响每个幼儿的生活,但从幼儿的健康考虑,成人有责任帮助幼儿尽快回复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规律的作息和家庭常规活动对于幼儿的身体、社会性情感乃至学业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即便多数时间必须居家隔离,家长也要确保幼儿执行正常的作息制度,特别是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增强幼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各种疾病的几率。此外家长也尽量保持家庭内的常规活动,比如家庭游戏时间、家庭电影时间、家庭聊天时间。这些常规活动能够减少“新型冠状病毒”对幼儿生活的影响,还能增强家庭成员的幸福感。
出于保护幼儿的需要,很多家庭都停止了幼儿的户外活动。但是大肌肉活动对于幼儿至关重要,特殊时期家长就需要创造一些方式让幼儿能够在室内仍能开展大肌肉活动。有的家庭运用家里现有的场地和材料发明了套圈游戏、穿越火线游戏、打气排球的游戏,带着幼儿在有限的空间开展锻炼。当然在条件允许时,带幼儿戴着口罩在非人群聚集的户外适当活动,也是必要的。
人有社交的需要。“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成人借助网络还能够实现与他人的交往,幼儿的社交范围则基本缩小到了家庭内部。这时候家长应设法通过网络让幼儿也能够保持与亲人朋友,特别是与他们的小伙伴之间的联系。在社交软件发达的今天,让幼儿打好朋友通电话、互相发送图片信息、进行语音和视频聊天,都能够让幼儿维系和增进与朋友的关系,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06
给幼儿参与的机会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种我们暂时拿它还没有太多办法的疾病,人们对生活的掌控感和对未来的信心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幼儿作为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同样也会经历这样的心理过程。此时,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未来,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十分有益。
成人除了帮助幼儿认识和体会到了医生帮助病人的能力,科学家研究病毒的能力,政府和制度控制疾病传播的能力,也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同样有能力。例如他们按照倡议不出门聚集,就是在帮忙防止病毒扩散。他们可以和独自生活又不能外出的熟人通话,让他们感觉不孤单。如果有条件,他们甚至可以和父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力所能及的捐赠帮助受到疫情影响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家庭。这种“帮助别人”的体验能够增强幼儿的亲社会性。
疫情终有过去的一天,在外出受限的日子,成人带着幼儿讨论“疫情之后的规划”是让幼儿把注意放到未来的一种方法。和幼儿谈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他们想去什么地方、见什么人、做什么事情其实也是在给幼儿传递“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的信心,也让他们看到自己拥有参与未来的能力。
汉语中的“危机”一词有大智慧。伴随“新型冠状病毒”而来的是危险和困难,但对于幼儿和他们身边的成人来说,其背后同样蕴藏着机会,其中既有幼儿学习的机会,也有成人反思和提升自己教育观念和行为的机会。抬头直面危险,设法解决困难,在保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同时,寻找和抓住学习的机会。如此,幼儿不仅能安然度过“新型冠状病毒”危机,还能够从中获益。
文中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END
向所有一线抗疫勇士致敬!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I陈鑫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