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何打破时空限制,最大程度地发挥专业期刊的传播价值?
如何推动幼儿园更有中国特色、更适应时代变迁地梳理、总结、提升课程经验?
如何更专业地分析和更有个性地表达幼儿园课程改革、文化构建、课题研究的成果?
从2019年1期开始,我们在《学前教育》(幼教版)杂志新辟了 “看见幼儿园”栏目,图文并茂,讲好中国幼儿园的课程故事;并与“课程”“管理”等栏目联动,全面展现一所所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文化创建的经验与成果,让更多同行“看得见”“看得懂”“看得透”。
我们希望,
看见儿童、看见幼儿园里每一个人的平凡与伟大,
看见课程、看见幼儿园里每一时每一处的美好与感动,
看见文化、看见幼儿园里悄然涌动的无声的精神力量。
云·看见幼儿园
光是七彩的,世界是七彩的,人的生命更是七彩的,幼儿园的课程也应该是七彩的。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幼儿园基于“崇尚自然,七彩阳光”的办园理念,以“托起七彩教育,培养阳光儿童”的教育观为核心,基于七彩社会实践活动,建构“七彩教育”课程,伴随着幼儿度过在幼儿园的每一段时光。
七彩社会实践活动以地域资源为依托,以幼儿亲身参与的自主性活动为载体,重视幼儿的坚持、专注、勇于挑战等学习品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远足、参观体验、人际互动等活动,支持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
利用景观资源,开展远足活动
我们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景观资源,结合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园级远足实践活动,锻炼幼儿的体能,培养坚持性、耐力、勇于挑战自己等学习品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登长城
慕田峪长城是怀柔区的著名景点。为了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锻炼幼儿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大班开展了登长城社会实践活动。
登长城前,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靠自己的力量登上长城,一个都没有掉队哦!
在长城上,变身为小记者、小老师、小宣传员,向游客介绍“我眼中的长城”“怎样保护长城”,还教外国友人画画呢!
在事先准备好的画布上画长城。
活动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赞美长城的诗歌。
徒步运动会
每年秋天是怀柔水库景色最美的时候。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培养乐于坚持、敢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我们组织中小班幼儿在水库周边开展徒步运动会。
老师在路上设置了很多“手环加油站”,鼓励我们往前走。
坚持自己走,和爸爸妈妈一起大步向前冲。
到达终点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参与亲子游戏。
回到幼儿园,自主选择绘画、泥工等形式,记录下有趣的徒步故事。
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参观体验活动
我们重视围绕课程活动,与家长充分进行日常沟通,积极吸纳家长提供的丰富资源,拓展班级层面的“七彩课程”活动。孩子们走进农田、果园、老字号工厂等,与农民伯伯、工人师傅面对面地交流,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丰收的喜悦。
走进农田
秋收季节,家长们提供家里的农田、菜地等,供孩子们尽情地体验、探索,感受采摘的乐趣、丰收的喜悦。
采摘前,讨论、制定出行计划,寻找采摘工具和材料。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掰玉米、拔萝卜。
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多?
回园后,掰玉米粒,磨玉米面,煮玉米粥,还制作了香甜的玉米饼!
扫码听一听孩子们的采摘故事吧。
参观果脯博物馆
“红螺果脯小吃”是怀柔特有的美食。在果脯企业上班的家长邀请孩子们走进北京果脯博物馆,了解家乡的传统工艺,体验食品制作的乐趣。
工人师傅说,制作美味的果脯要经过很多流程呢。认真听、仔细看,回去后把制作方法分享给更多的小朋友。
对准山楂的底,慢慢把竹签穿过去。把穿好的山楂轻轻一转裹上糖。糖葫芦做好喽!
轻轻一卷,用力一擀,驴打滚其实做起来很简单。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人际互动活动
幼儿园所在的社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组织中大班的孩子们进行爱心义卖,多次走进幸福里老人院、残疾人活动中心,为老人和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送爱心送温暖,和他们共享游戏的快乐,培养孩子们孝敬老人、富有爱心,传承“孝老敬亲”“关爱他人”的中华优良传统。在一次次亲密的接触中,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爱心义卖
小班的小朋友分类将自己的旧玩具摆放好,希望把义卖筹集的钱捐给更多需要的人!
中大班的小朋友设计了义卖宣传海报。
大班的小朋友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制作了很多手工艺品,热情大方地介绍自己的作品。
孝老敬亲
重阳节到了,孩子们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挑选喜欢的物品,精心编排的节目为老人们送去了欢乐,还主动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都一样
孩子们用爱心义卖的钱为残联的小朋友们购买他们喜欢的玩具和图书。和残联的小朋友共度“六一”和新年,为他们表演精彩的节目,和他们一起游戏、分享好玩的玩具。
七彩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学习潜能,培养了他们健康乐观、自主自信、富有爱心等良好品质,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了人生底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将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完善“七彩教育”课程,逐步实现“托起七彩教育,培育阳光儿童”的教育目标,成就幼儿多姿多彩的人生!
策 划| 学前教育编辑部
文字编辑| 陈淑琴
微信制作| 郭映雪
本期系列文章
挖掘地域资源,探索幼儿园“七彩”社会实践活动|云·看见幼儿园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