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看见幼儿园
编者按:
北京市海淀区北部的凤凰岭自然景区, 被誉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方净土,一块未经人工 雕琢的碧玉”,在美丽的凤凰岭下有一所美好的幼儿园——海淀新区恩济幼儿园,2016年她拥有了一个温馨的称谓“凤凰岭下的童心家园”。取名童心家园,寓意着这里的教育者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途中将永远追求“走进童心,解读童心”。几年来他们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园所文化——礼物教育,这个独特的表述背后是这所小小的幼儿园在“探究关系、追问意义、构建课程”中的足迹和努力。
2018年6月的一天,晚上7点多钟,我发现大一班的灯依旧亮着,就好奇地走入班级,几位老师和家长正在一起“穿针引线”,看到我时,“慌忙”将一些什么东西藏在身后,彼此间默契地笑着对我说:是个秘密,毕业典礼上要给园长妈妈一个惊喜!
于是在大班毕业典礼时,我收到了大一班所有家长、孩子和老师送给我的一份带着惊喜与爱的礼物——“花婆婆”十字绣。大一班的所有成员历时一个月的时间,用一针一线诉说着对童心家园的爱和感恩。许多爸爸是第一次拿起针线,乐乐爸爸在毕业典礼上说道:“这次毕业准备,老师和家长们全身心投入,就想送一份能充分表达我们心意的美好礼物。三年的生活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在咱们的童心家园里,园长妈妈带领着老师们就像‘花婆婆’一样播撒着花种,培育着花朵,所以我们决定制作这份礼物。三年的教育是有限的,三年的陪伴是有限的,但童心家园对孩子们的爱是无限的……”
虽然我没有经历礼物制作的全过程,但是当我接过这份礼物时,深深感受到在这份礼物“物质属性”的背后有着更美好的“精神内涵”,那是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浓浓的情感和美好的心意,是彼此在构建一种信任、鼓励、互惠关系中的真实互动,也体现了我们今天在面对教育、面对每一天朴素寻常的幼儿园工作时更深层次的追问:在幼儿园中,孩子、老师、家长这三个重要的人群究竟可以怎样在一起,经历我们对成长的渴望、对教育的期待……这份独特而无价的“毕业礼物”也从家长的视角阐述着他们对幼儿园“礼物教育“的认同。
2016年起始,童心家园用这样的愿景表达出我们共同的教育梦想:“让生活、学习、工作在这里的每一名幼儿、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够感受幸福,体味成长,收获生命历程中特有的珍贵礼物”,我们期待着孩子、教职工、家长这三个群体在童心家园都是主角,平等互助,彼此尊重,相遇相识,一起享受并努力成为彼此生命中美好的礼物。这个梦想被我们定义为“礼物教育”。
三年来我们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丰富着礼物教育的描述框架——
童年的礼物: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
纯净的目光,童真的情感,自由的心智。
职业的礼物:
健康的体魄,专业的成长,职业的幸福;全心的付出,用心的创造,真心的感恩。
养育的礼物:
真爱的习得,自我的完善,科学的养育;真诚的尊重,珍贵的信任,鼎力的支持。
把教育视为一种礼物,是送给孩子的礼物,送给教职工的礼物,也是送给家长的礼物。我们期待教育中的儿童是快乐的,教职工是幸福的,家长们是平和的……
当然,礼物不仅仅是一种给予和付出,在我们给予与付出的时候,同样享受着收获与回报。比如,当我们真心诚意地培育孩子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时,孩子们以“纯净的目光,童真的情感,自由的心智”回赠我们;当我们真心实意地关心教职工 “健康的体魄,专业的成长,职业的幸福”时,教职工则以“全心的付出,用心的创造,真心的感恩”回报我们;当我们真诚真挚地关注家长“真爱的习得,自我的完善,科学的养育”时,家长们以“真诚的尊重,珍贵的信任,鼎力的支持”回馈我们。
礼物教育在我们心中就是这样一种幸福的互动!
努力成为他人生命中美好的“礼物”,并用“礼物”的视角面对生命给予的所有经历,也渐渐成为了童心家园人面对成长、面对教育、面对生活的态度。
回归到每一天我们和儿童在一起的游戏、学习,回归到每一项关乎着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管理,回归到和家长的每一次互动、对话,礼物教育成为了一种特有的底色和关系。
一天中午,想去看看孩子们的午睡情况,走到中二班门口,里面熙熙攘攘地有些热闹,轻轻推门进去,一阵此起彼伏的问候飘来:“豆豆,午安;毛毛,午安;老师,午安……”瞬间被孩子们的声音温暖。孩子们一眼看到我,纷纷说“午安,园长妈妈”,于是我笑着轻声说:“园长妈妈也祝所有的小朋友们午安,希望你们睡个好觉,做个好梦。”话音刚落,萱萱起身站在床上说:我要抱一抱园长妈妈再睡……好吧,抱一抱、顶顶头,再次互道午安后,我轻轻地走出了班级……
这是在幼儿园如此普通的一天的如此普通的一个午睡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向孩子们传递了温暖和接纳的礼物,而孩子们同样回报给成人一份纯真与爱的礼物。
这个环节也无声且温暖地表达着我们当下对课程的学习和解读。“一日生活皆课程”于我们是一种认知上的共识,更是一种行动上的探索,大家尝试着开始审视自己和儿童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审视在这样的“在 一起”时,我们对儿童的理解,以及我们的言行对于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意义。
于是在一个个看起来常规和常态的活动中,对“儿童视角”的解读和思考,对“成人期待”的讨论和追问渐渐成为了教研活动的主题,成为了老师们的“主流话语”。每学期看上去“按部就班”的一些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春季运动会”“孩子们假期返园”“新生入园”等等工作,老师们一改过去更多按经验或要求准备内容的流程,而是坐在一起开始对话:“在开放日开家长会有必要吗?家长们进入幼儿园的真正需要是什么?运动会上孩子们的内心期待和我们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小班新入园的孩子们在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和节奏适应新的生活……”
这一系列的追问和对话让我们和儿童之间的关系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变化,让我们心中的儿童形象也渐渐不同,“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开始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心中慢慢呈现。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挑战着我们对自己“教育责任”的固有认知,挑战着我们原有的教师权威和力量,挑战着我们在选择“放手”后,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勇气……
在我们探究儿童与成人关系的同时,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悄然“浮出水面”。在一次教研对话中,我们提出了一个话题:“进班在一起,你是谁?”当管理者走入一个班级时,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是谁?想做什么?对正在工作中的老师和游戏中的孩子们而言,他们对走入班级的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我们希望彼此以怎样的关系在一起……这一系列的追问和对话,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特殊的体验,有欢笑、有眼泪、有惊讶、有认同,最重要的是在之后的每一天,当这样的“在一起”发生时,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尝试着理解共情,尝试着做出改变,老师与老师之间、管理者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多元和温暖,更深体会到我们努力成为他人生命中礼物的美好!
真实的现状是,今天在童心家园,建构适宜于儿童成长的课程探索才刚刚起步,我们选择从对“关系”的理解、改变、体验开始,重新建构我们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重新认知每一天寻常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重新建构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2019年我们尝试着在园所的发展中提出了最初的9个关键词:
关系 平衡 适度
常态 真实 长远
自省 温暖 自然……
这将成为我们未来童心家园所有教职工、孩子、家长们在一起的样态和期待!
走进童心家园,你会看见这样一幅壁画: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白帆点点,在绿草如茵的海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一位老婆婆双手紧攥,健步向前走着,她迎风而行,风吹开她的斗篷,吹乱了她的头发,但她却似乎并不在意,她幸福而坚定地向前走着……
壁画的旁边写着一段话,“人生三件事: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生活的美好,让世界变得美丽。”
这幅画是一本名为《花婆婆》的儿童绘本——那也是我们最喜爱的图画书之一中的场景。当书中的鲁菲丝小姐成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婆婆时,她告诉年轻的叙述者,许多年以前,当她还是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的时候,她曾经答应过爷爷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第二件事是住在海边,第三件事是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前两件事不难,难的是第三件,直到有一年的春天,她喜出望外地发现山坡上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时,她知道什么是她要做的第三件事了。于是,整个夏天,她的口袋里都装满了花种子,她把它们撒在了乡间的小路边、教堂后面……
童心家园中的我们希望自己就像这位幸福的“花婆婆”,投身自己热爱的幼儿教育事业,和孩子、老师、家长们在一起,享受这一过程中的美好,把爱播撒在童心家园的每一个角落,播撒在幼教这片沃土上……把我们的这份微小的礼物献给世界,让世界、让幼儿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努力成为他人生命中美好的礼物,成为一名“花婆婆”……
本文发表在《学前教育》2019年第5期
策 划| 学前教育编辑部
文字编辑| 张月红
微信制作| 郭映雪
本期系列文章
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走进北京市海淀新区恩济幼儿园|云·看见幼儿园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