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备部后勤部小营幼儿园 张晓君
每年招生季时,总有家长问到:“你们幼儿园都学些什么呀?教拼音识字、加减法吗?”当得到否定答案后,他们失望地摇头走开;当家长聚集幼儿园大门口等待接孩子们时,总会有老年家长说到:“她们幼儿园什么都不教,成天就带着孩子玩游戏、玩玩具!”“你看我们邻居孩子在别的幼儿园都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了!”当召开家长委员会时,总是有年轻家长问:“你们园开个英语兴趣班,我们来交钱或者租个班级活动室都行!”在一次次得到否定的答案及肯定的做法后,我们大班的班额急剧下降只有10名小朋友,此种现状让我们迷茫、困惑,甚至有动摇我园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向而采取迎合家长的做法!
一、对《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误读与正解
理解偏差,措施片面
《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贯彻《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小学密切合作,为即将入学的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同时,可通过多种形式,如参观、访谈、主题活动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
基于对《纲要》的理解及落实其教育精神,我们都会在大班上学期注重对幼儿的学习习惯加强指导,特别是日常生活中自我服务与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培养。下学期我们开展《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小学的操场校园,观看小学生早上入学及课间十分钟等系列活动。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点,探索红领巾的秘密、发现小黄帽的作用,培养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并会主动学习尝试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结合举办“毕业典礼”仪式活动,着重强调小朋友已经毕业,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激发他们对小学学习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从心理上做好相关的准备。
通过对日常工作的反思,我们的理解没有问题,实施措施比较恰当适宜。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问题呢?难道仅仅是没有教拼音、识字、数学运算,没有给孩子们布置这样的作业吗?
梳理思绪、找出根源
在我们苦闷无助的时候,迎来了《指南》的颁布。在热火朝天学习《指南》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其中首次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一)引导教师掌握幼儿适宜的学习方式,建立科学正确的入学准备观。
全国学前教育开展了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为主题的宣传月,众多专家学者的访谈帮助我们理清思绪,树立了“以幼儿为本”“ 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再次深入地理解了《指南》中:“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我们在组织一日生活、实施教育活动中注重观察幼儿发展需要,充分为幼儿提供可感知、操作、体验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新经验。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理解到做好入学准备的时间不是从大班上学期开始,而是从孩子们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开始,从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科学健康习惯入手,逐步加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倾听习惯,到最终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在树立独立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从“游戏学习”逐步地转换到“课堂学习”,为幼儿的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工作。
(二)引导家长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树立“以幼儿为本”教育理念。
以前我们习惯闷头做事情,忽视对家长的宣传与引导。现在应该抬头看世界,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和终身发展做好全面的素质准备。”
家长的焦虑是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故而提前学习小学内容。这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只能产生即时效应,甚至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带来抑制作用。而缓解家长的焦虑则需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做家长放心信任的幼儿园教育,做让家长“看得见、摸得到”的入学准备活动,提高家长实施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帮助家长逐步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对“一日活动中做好入学准备”的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幼儿自理、自主、有序、文明的一日生活
《纲要》提倡“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为培养幼儿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让时间更具有合理性,让事情更具有条理性,我们尽可能地为幼儿独立做事、服务自己、服务同伴、尝试解决问题等各种生活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独立自主的习惯养成有利于他们今后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合理地进行自我管理。
1.幼儿在区域游戏时自主选择适合的时间加餐喝牛奶。在喝完牛奶后,能够将牛奶盒冲洗干净,将盒子拆开压平进行分类投放垃圾。
2.在过渡环节自由支配自己的活动。在入厕、喝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选择玩玩具、观察自然角、看图书等。
3.除每日值日生工作外,在中、大班安排了自主分餐制活动,请幼儿结合自己的食量,自己盛主、副食,做到少盛多添、不剩饭菜。每日餐后主动清洁整理餐具与餐桌,协助保育老师扫地、推拉活动床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4.最大化地挖掘幼儿的潜力。在等待老师帮忙梳头的过程中,引导女孩子自己梳通头发,调动个别动手能力强的女孩子尝试自己梳头,启发她们相互帮助,能给其他女孩子梳头。关注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利用区角材料,练习梳头的方法。
我们将幼儿园常规工作由教师的“管理”逐步转变为幼儿的“自理”,教师只需要做到提醒和陪伴。当教师将主动权交到幼儿手里时,意味着幼儿将为自己负责,教师也发挥了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
(二)培养幼儿人际交往的主题综合活动
在中三班主题活动《垃圾分类》中,有个“班级宣讲会”的分享活动。中三班小朋友带着自己制作的分类垃圾箱,分别到了小一、小二班进行宣讲,问弟弟妹妹:“你们知道垃圾分类吗?什么是厨余垃圾、什么是有害垃圾?”并且带领小班幼儿玩起来垃圾分类的游戏。在“社区环保行”活动中,向巡逻的奶奶问道:“奶奶,您会垃圾分类吗?我来告诉您什么是有害垃圾吧!”并且在小区的垃圾筒上粘贴上他们自制的分类图片和标志。
在中一班主题活动《不一样的自行车》中,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自行车应该停放在哪里?它有属于自己的标识吗?”组织幼儿尝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带领他们来到幼儿园操场、小区马路、街道马路上,通过与行人、交警叔叔的调查了解,发现了自行车的停放标识和专用通行道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文明停放、占用自行车道路的现象。这些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促使社会环境成为幼儿教育大课程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培养了他们敢于表达自己想法、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也为今后在陌生的环境中能够主动地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为自身的学习生活顺利奠定基础。
(三)培养幼儿好奇、求知、探究的活动区游戏
活动区给予幼儿自主探索和表现的空间,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操作材料、选择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展示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有趣的蛋》这个活动中,幼儿对鸡蛋是否能够浮起来产生了好奇,通过多次尝试、操作探索,发现“盐溶入水中后,水变得越来越浓,就增加了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了”的小秘密。在得到这个结果后,大胆猜测是不是放其他可溶解的物体也能让鸡蛋浮起来,随后针对新问题开始了进一步的操作实验。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猜想、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运用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悬浮带来的有趣现象,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在引导幼儿学习“计划—做事—回顾”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对于自己的游戏学习做出规划,并且通过评价小结的过程,回顾自己的游戏经历,在与同伴交流分享中梳理了自己的游戏方法,推广了游戏经验从而也给幼儿带来成功感、荣誉感,增强自尊心的满足。这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对他们今后学习中,对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都发挥着推进作用。
三、对“帮助家长建立科学入学教育观”的几个做法
开展家长参与的志愿者互动活动。一方面从我园家长的工作性质入手,作为航天人着重为孩子们讲解宇宙飞船、月球车等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家长走进幼儿园的课堂中,指导家长利用专业所长参与教学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宽、更广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传统节日,运用志愿者的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各类游戏活动、手工活动中,与教师一起指导幼儿游戏,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开展家长陪伴的读书打卡活动。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的最有效的方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我们开展“百日阅读”打卡活动,是在每天读书中创建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提醒家长不要强调幼儿认识书里的字,从理解图画的意思开始,然后引导孩子关注一些形容词、生动的语句,再复述书中一两句话到三五句话,更多的是引导孩子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在陪伴阅读中家长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在孩子有疑惑时能够及时引导,同时也学习到了指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如“投其所好”“满足所需”“榜样作用”,理解“没有最好,只有适合”教育观点。
开展入学准备分享家长沙龙。进入大班后家长的焦虑表现明显,经常会交流一些想法。我们抓住此契机为家长搭建沟通平台,请个别家长分享下自己的方法。如,妈妈通过观察了解,及时捕捉到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在孩子有识字需求的情况下),投其所好选择非故事类图书,还有唐诗、谜语、成语书等类别的书籍、配套音频进行有目的倾听,满足孩子乐于识字的兴趣。随后通过阅读《笔画城堡》《偏旁城堡》,进一步了体会汉字的构字法,有助于提高识字量。同样通过阅读游戏类书籍、多元化多角度的书籍,帮助孩子们理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思考讨论问题事件的多维角度,为今后储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系列活动中我们充分地得到了家长的信任、认可,能够从容、客观地引导家长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发展水平、学习方式,以及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为升入小学后开始新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地改变自身的入学准备观念,能够采纳科学的入学准备策略与方法,帮助孩子们顺利地走过这个幼小衔接的过渡期。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