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朱细文
幼儿时期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我国学前教育久经考验的百年真理。工匠精神是对于“大社会”中所存在的优秀工匠品质的提炼,我们将其纳入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是由于它的重要性,还在于我们时常可以从幼儿身上,看到工匠精神的具体而生动、普遍而深刻的体现。
以下略举三例,初步尝试对其进行描述、分析和说明。
积木建构——搭建双层立交桥
在计划环节中,添添说自己要到建构区中搭建双层立交桥。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不断遇到问题,不断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1:桥总倒怎么办?
活动一开始,他就选择4块长方体积木立在地垫上,作为支撑桥梁的柱子,然后又拿出2块拱形积木拼在一起,放在柱子上面做环形立交桥。可是由于他拿的长方体积木的着地面积较小,所以立交桥总是倒塌。他不断调整4块长方体积木的位置和方向,调整了3次,倒了3次。这时,只见添添走到玩具柜跟前,从中拿出了2块和之前一样的长方体积木,立在地垫上,和之前的4块积木一起作为支撑。这下,环形立交桥终于不倒了。
问题2:路如何与桥连接?
接下来,他开始铺路,他要铺一条能够和环形立交桥连在一起的路。他选择了多块有坡度的积木,但是斜坡总是不能恰好和立交桥连接起来。看来对他来说,要想将这条路搭出坡度,并且还要连接住立交桥,有些难度。他不停地摆弄这些积木。最后,他想出的办法是,先从立交桥处开始搭,向外延伸搭出坡度。
问题3:如何连接一个完整的圆?
开始搭第二层立交桥了。他选择了和之前一样的长方体积木,两块搭在一起立在地垫上,作为柱子。因为着地面积较小,很容易倒,他搭得非常小心。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搭了6根柱子。搭好柱子后,他选择了和之前一样大小的拱形积木作为第二层环形立交桥,小心地将它们放在柱子上,但是这两个拱形积木并没有连接成完整的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借助其他积木,让这条环形路变得完整。他先拿出一块短一点的长方体积木在缺口处比了比,发现不够长;又拿出一块长一点的积木在缺口处比了比,发现有点长;他又拿出一块小的拱形积木在缺口处比了比,发现比较合适。如何将这块积木连接上呢?添添又搭了两根柱子,这次他用的是比之前大的长方体积木。然后试着将合适的拱形积木搭在上面。
这个案例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在极其寻常的过程之中蕴藏着丰富的冲突及其变化,可谓高潮迭起,幼儿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柳暗花明。幼儿在搭建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及其解决依次有:(1)第一层桥面不能站立,从两点支撑到三点支撑的顿悟;(2)路面与桥面的衔接,不断尝试解决;(3)第二层桥面容易倒,动作的精细控制;(4)第二层桥面直径大于第一层,导致不能合围,寻找其他材料补充解决。虽然人们通常都将积木建构活动看作是幼儿的游戏,但是很显然,这个在建构区并不罕见的活动并不是游戏,而变成了幼儿的工作。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一个存在于他脑海中的特定形态的双层立交桥的表象,成为一个他自己强迫给自己的任务,一个自己赋予自己的坚定的目的,从而不再具备游戏的自由。
就幼儿的作品表现而言,更加难得的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去设想其他的可能(换一个别的孩子),就会发现该幼儿对于第二层立交桥的支柱的处理方式(将其搭建在第一层支柱的外围),实在令人赞叹。因为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孩子会采用相对比较容易的处理方式,直接将第二层的支柱立在第一层的桥面上,依照游戏的象征性,这种搭建方式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最后的作品仍然会看起来非常像。这样在搭建的时候便于控制,同时也不会带来第二层桥面不能合拢的问题。
依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从该幼儿身上看到十分典型的工匠精神——对于品质的追求——幼儿并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像”,而是尽其所能来逼近真实,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这不仅体现在他对于第二层支柱的处理上,而且也体现在他对于桥面和路面衔接的反复调整尝试上:他不满足于在形式上有一个路面和桥面的连接,而且竭力使二者之间的衔接尽可能紧密无间。
结合“秋天的水果”的主题,今天区域活动的计划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结构等方面细致观察了苹果,并告诉他们在美工区提供了制作苹果的材料。后来只有索炜一个人选择到美工区制作苹果,她的整个制作过程时长40分钟,一共进行了5次大小不同的调整,她最终的作品是一个五颜六色、结构完整的苹果。
索炜从柜子里端出了一盒彩泥,用粉色、白色、紫色、肉色的彩泥团了一个圆圆的球,团好之后拿在手里看了一下。
第一次调整
她拿出绿色的彩泥,打开袋子,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小心地取了一点,跟自己手里的圆形彩泥和在一起,说“我想让苹果更漂亮一些”,边说边用手捏了两下彩泥,之后又团了起来。团圆了以后拿起工具用圆圆的头在彩泥上按了3下做苹果蒂,然后又团起来。团好之后拿在手里看了看,就放在桌子上。
第二次调整
她拿出咖啡色的彩泥,取了一些放在手里捏,捏了几下之后又跟自己原来团好的彩泥和在了一起,然后又开始团圆,团好放在桌上。
第三次调整
她又取了一些咖啡色的彩泥在手里搓了起来,搓长之后将彩泥对折重新再搓,这样反复4次之后将长条状彩泥安在了刚才搓好的圆上当苹果把儿。安好后她开始从根部一点一点地调整苹果把儿。调整的时候,她的眼睛紧紧盯着苹果把儿,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搓苹果把儿。调整到末端时她的动作变得更轻,不再用搓的动作而是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捻着苹果把儿,把末端捻成尖尖的。
第四次调整
她将苹果拿在手里看了看,就把整个苹果把儿取下来。老师问:“为什么要取掉?”她说:“太不整齐了。”说完又搓了起来。这次搓成大概有五六厘米的长条安在苹果上,安好以后她松开手,可是苹果把儿从中间往下弯了下来。她用手去扶,扶了两次,每次都是一松手就又耷拉下来。
第五次调整
她用手扶着苹果把儿中间最细的地方,看了大概有五六秒钟,取下苹果把儿团在一起重新搓。这次搓的短了一些,大概有刚才的一半长,搓好后将把儿安在苹果上。相对于第一个案例,这次活动就显得普通寻常,但是仍然有足够丰富的情节,幼儿碰到的问题也足够真实与充分。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一共进行了多达5次的检查与调整,其中有2次将已经团好的苹果主体压扁、添色并重新团圆,有3次调整苹果把儿。
这5次调整中,只有1次是因为失败而进行的反思调整,其余4次都是基于幼儿的“不满意”。由于这种完全出于自我设定的“不满意”,使得幼儿在每次基本完成作品的时候,都会进行补充、修缮,以使得最终结果符合自己心目中的作品标准——尽管幼儿的最终作品看起来仍然不那么“漂亮”。
桩板组合是益智区结构化程度较高的一套操作材料,包含4个部分:任务卡(一共16张)、若干一端带孔的各色圆柱桩子、正方形均匀分布有2 5个小孔的泡沫底板(桩子可以插上去并嵌入其中)、长约1米的线绳(可以穿过桩子一端的小孔)。该材料要求幼儿按照任务卡的提示,将各色桩子插在底板上,并按照箭头走向穿线。
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观察了超过100名中、大班幼儿的桩板操作活动,幼儿在各自独立进行的操作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任务的完成程度上,更体现在幼儿的操作方式上。在初次进行的操作中,主要由于在连贯递进穿线送线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绝大多数幼儿只能基本甚至勉强完成任务,小部分幼儿(只占到一成左右)则在按任务卡要求完成任务的同时,出现了以下“非必需”的行为表现。
(1)在插桩子的时候,尚未进行穿线之前,保证所有的桩孔全部朝上并且方向一致。此时幼儿会出现一个类似于木匠使用墨线瞄准的动作:拿起桩板,单眼看向桩孔,确保一眼能够看穿一排或者一列的5个桩子。为了确保该动作的效果,可能出现几种辅助行为:不断旋转或者按压桩子、拿起桩板查看底部是否有凸出或者凹陷的情况。在这些动作的帮助下,幼儿一开始插好的桩子就十分整齐。同时,当随后的穿线(有时需要用力拉拽)导致桩子歪斜的时候,幼儿会逐一将其扶正。
(2)大部分幼儿最终完成的作品只确保线绳按要求穿过桩孔,线绳的松紧则无暇顾及。小部分幼儿则在将线绳全部穿过桩孔后,还会逐一调整,拉紧线绳。这样,最终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笔直的线,没有常见的两个桩子之间绳子松松垮垮的情况。
(3)小部分幼儿在最终完成作品后,还会将穿出来的线头和留在最后的线尾调整到完全一样的长度。为确保此效果,幼儿会出现一种看起来是“多余”的、“玩耍”的动作:捏住线头和线尾,将作品提起来,观察其是否保持水平状态,然后进行调整。
基于以上描述和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幼儿时期确切地存在着工匠精神的表现,并且在这些表现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品质。以上所列举的表现,无一例外地展示了幼儿对于他们自己所设定的作品“品质”的“精益求精”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能体现为对于细节的苛求与完善,也可能体现为由于“不满意”而进行的反复调整。而这种追求所指向的方向,是我们对于产品品质的另一种表达,即“形式感”。摒除或者超出了作品实用属性的形式感,在某种意义上是整个人类艺术的源头,具体表现为作品的均衡、对称、平整、嵌合、色彩、风格等等。这种对形式感的追求既非现实的功利,亦非超我的规范权威,而是属于本我的固执:“我就是想要它成为我想让它成为的样子。”
以上案例同时还显示了幼儿工匠精神的一个前提,即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基础。在“保本无虞”的情况下,幼儿还行有余力。这些技能和经验,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也可以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和尝试、观察和模仿来获取。
(下期将刊发《培育幼儿的工匠精神》,敬请期待。)
(原文刊登于《学前教育·幼教版》第9期)
—— END ——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