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主动学习环境创设的“颠覆”下,开放性材料深入人心。那么是不是把低结构开放性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就万事大吉了?今天是培训第三天,以开放性材料游戏为例的观察与评价,让老师学习如何做有准备的教师。
当开放性材料受到“冷落”——扣子案例分享
依照HS教室材料清单,扣子投放到玩具区,细心的老师一观察却发现,孩子并没有玩。肿么回事儿?
“利用早餐时间给幼儿介绍材料”
“把孩子用扣子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意图”
“投放一些笔和纸,或者针线、绳子、吸管、小棍,让孩子想玩”
老师们的分享颇有道理。
低结构却没开放。扣子是否具有各种丰富的材质种类很关键,形状大小材质单一的扣子依然不够开放。只有足够开放了,才有可能满足幼儿各种兴趣和注意。
开放性材料需要激趣辅材。HS教室里,在玩具区一般都会投放小人偶、小动物或者小汽车来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这些小辅材可以激发幼儿各种游戏意图,让低结构开放性材料充满生命。
开放性材料避免高结构投放。去掉说明书或规定玩法,却挥不去老师心中的目标。
他们这么玩,没有形成我们希望他们掌握的经验怎么办?
他们这么玩,和我之前想的不一样,怎么办?啊呀,更可怕的是,我看到孩子这么玩,真不知道他们游戏水平有没有提高!
别急,今天来答疑!
先卖个关子哈
当开放性材料遇到集体教学和传统评价
小朋友,我们先用毛根一起来学习做一朵花吧!
我们把1根毛根变成3小根,大约6小根就够了。如果你想做得更漂亮,需要8根。如果你想做小一点,每根毛根取1/3长,如果你想做大一点,就取1/2长。大家剪好了吗?
第一步,先用1根卷成1个花瓣,底部拧起来;如果想做6个花瓣,就做6个;如果想做8个,就做8个。大家做好了吗?
做好后,可以把每个花瓣颜色岔开,并齐,放底端,用毛根捆起来,再把每个花瓣打开。如果你想把它戴在头上,可以再用2根毛根穿起来做成圈。
同学们,这不是第一天“特纳老师的小组活动”吗,有木有?
两两一组,一个学员扮演孩子跟着“老师”做,一个学员扮演老师观察评价,我们看看传统的评价有啥特点:
主观 随意 空泛 贴标签
孩子的态度端正,发展比较好,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做,做成了;
参与积极,反应快,数学思维发展好;
超越了中小班水平;这孩子是超长儿童;创造性思维比较强;
小肌肉发展还可以,但一看就平时缺乏练习;
语言理解能力比较强,能快速完成指令,技巧很高;
……
质疑:
态度端正,做成了就说明发展好吗?
跟着老师做就是参与积极,没跟着老师做成就说明发展水平低吗?
和老师做得不一样,是有创造力吗?和老师一样好,还是不一样好?
超常儿童的标准是什么?技巧高低如何区分?
语言理解能力较强如何理解?
……
如果说这些问题在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观察笔记中从来没有被提起过,那么从现在起,请做好准备,你又要被再次颠覆啦!
NO.1 基于观察的评价,不是测试!
你为什么观察,为什么评价?你想考查孩子吗?还是想让观察和评价让你对幼儿和教室更有准备?所以,如果你的观察评价内容是一道一道的“考题”,那么,请放过孩子吧,你不见得比他高明哦!
NO.2 感性评价还是理性分析?
跟着感觉走是不是有点太任性,成人的猜想和标准远远无法解读幼儿的行为,只有基于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才能对应幼儿的发展指标。
NO.3 观察记录越详细越好,评价才越全面?
不要寄希望于一条观察记录描述孩子所有的行为,发展指标才是硬道理!
NO.4 随意观察再评价,还是带着目标去观察?
眼里有孩子,心中有指标,带着目标去观察,才能避免盲目和无效信息,快速找到幼儿发展关键指标。
NO.5 观察评价一定跟随建议和效果吗?
传统的观察评价记录表,还要有教育建议和效果,洋洋洒洒老师写起来还蛮拼的。今天播种,明天就会收获吗?一个观察评价一定对应一个行为策略吗?一个行为策略一定对应必然效果吗?真实的观察评价并不急于求结果。
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真实有效地进行观察和评价呢?
法宝来也
法宝1:一本关于儿童的“字典”《0-6儿童发展评价量表》(COR)
HighScope最核心的研究成果,集合了各领域专家,体现了最新的儿童发展研究成果,历经50万个教室的实践,具备严谨的效度和信度论证;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使用最广泛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之一,是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公立幼儿园体系以及很多州政府用来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标准,遍及全球17个国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幼教机构。
法宝2:身体记忆+愉快情绪=熟练掌握
当我们快速了解了如何撰写客观真实具体简略的观察记录,那么就以开放性材料为例,快来练习吧!
开放性材料游戏发展(美术)三步走
无论是小组扮演“小牛玩乐高”的故事,还是通过观看“开放性材料游戏”情景剧撰写观察记录并评级,学员老师们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就掌握了撰写观察记录的要点,并对“三步走”的发展阶段烂熟于心。再加上评价项目(COR)的有奖抢答游戏,更是激发了学员们学习的热情,不知不觉中对儿童发展八大领域(学习态度、社会和情感、健康、语言、数学、艺术、科学、社会学习)以及各项目就熟悉了。
法宝3:项目优先级
根据大部分教室里幼儿的实际表现规律,以及老师对评价量表熟悉了解的实际情况,建议选择项目优先级:X.美术H. 冲突解决 J.小肌肉动作AA.角色扮演B. 解决问题进行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应用。快速掌握,并获得成就感,是持续学习进步的前提哦!
法宝4:数据整理
观察记录的数据可经过整理生成关于幼儿个体或班级整体发展报告,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发展动态,随时识别与支持幼儿新发展的能力,真正成为有准备的教师,并以更专业的沟通赢得家长信赖。
你,今天学到了吗?
来验证一下吧!
当开放性材料毛根游戏遇到COR
在毛根自由游戏的情境下,借助COR,“孩子”们的游戏状态,老师们的观察和评价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014.6.17 工作时间 艺术区
豆豆用毛根做了一只小兔子,他做了兔子的头、耳朵、眼睛、身体和脚,最后用拼插玩具做手。他说:“这是小羊的女朋友。”
借助学员一句反馈,我们自我表扬一下吧!
“毛根,多简单的一种材料,一早一晚的操作,对孩子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进步就在无声地发生着,孩子也如此……”
当然,正如从“知道了”到“做到了”还需要很长一个历程,真实观察和评价的理解和运用同样也需要不断熟悉和练习。当儿童发展评价量表真正内化于心,我们就真的有准备了!
今日辅助读物
《玩具区的扣子——低结构材料如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学前教育》 幼教版2015.7/8
《小牛玩乐高》
《学前教育》 家教版 2015.4
《小牛的乐高城》
《学前教育》 家教版 2015.5
沙龙时刻
今天培训结束已经快要5点了,虽然培训老师真的很辛苦,但大家意犹未尽啊,按捺不住的激动,不吐不快的感悟,还有一直揣着放不下的困惑和压力,瞧,我们的沙龙吸引了这么一大圈学员呢!嗑着瓜子,喝着饮料,像不像一家人?
大家围绕这三天的培训,从理念、环境材料和观察评价,说到了园所建设、教室调整的计划,课程目标的重新思考以及教师队伍的培养;从幼儿主动学习基本功的学习自然开始渴望进一步了解HS一日常规、大小组活动、户外活动等更系统更完整的课程体系。
经验、感慨、压力、困惑、决心……真诚的分享与彼此的鼓励,更令我们感受到主动学习精神赋予此次培训、给予大家温情而有力的支持,充满人性的关怀,还有生命的智慧……
最给力感悟:
“过去我们都是带着耳朵、带着手机参加培训,偶尔还能开个小差,可是这三天却感觉,时时处处我们都要参与互动体验,思考问题,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了,一点儿都不忍心落下!”
精彩期待:教师如何了解幼儿游戏意图,介入游戏的十大策略
温馨提示:HS主动学习高研班1阶4期将在9月举办,有需要的老师可联系于淼老师进行咨询 于淼:13366901436
发出教师声音 追随事业主流 揭示区域差异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或关心幼教的社会人士,可选择以下方式关注我们:
1.点击文章标题下的链接“学前教育幼教版”;
2.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微信号“学前教育幼教版”;
3.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2131或8355209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