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大众所关心的部分。


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希望可以持续地保存下去,不断创新发展下去,关键是人对文化的认同和内化。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遗憾的是,在一段时间里有部分人把传统文化教育狭隘为私塾教育,甚至是三字经、弟子规的背诵和学习,一度让“国学”这个本应深刻有营养的词汇在学前教育领域成为了不知教育规律、成人视角的文化强植入的代名词。


好在随着学前教育不断发展,园长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尤其是价值判断能力的快速提升,让流于形式的“国学”风停了下来。



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阶段该如何科学合理、适宜地开展仍旧是一个值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话题。

  • 如何站在高位的文化领域审视传统文化,选择那些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优选蕴含丰富教育价值的文化内容,这是需要通过理论研究给出理性的答案的;


  • 如何站在儿童视角,设计、组织适宜的文化教育活动、创设互动生成的文化环境,支持幼儿从自然人转化社会人、文化人,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这是需要一系列深刻的教育实践探索来实现的教育使命。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系主任张明红教授承担作为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教育使命,主持“文道书采–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学体系与教育研究”课题–

  • 从语言文化筛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立足于幼儿语言发展与社会性发展;


  • 领衔上海幼儿园和浙江幼儿园教育开展系统的实践研究与专业引领指导;


  • 为期三年与园长、老师共同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借助节日节气、语言文学在现代学前教育中焕发勃勃生机。

敬请期待后朴教育团队近期的专题成果分享。


正文


最近几年,在小学教育中无法实现的“复兴蒙学”的思路,却“下嫁”到幼儿园,一些组织还创办了“国学幼儿园”,这些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重提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的基本问题,对其进行分析与讨论,以理清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


01

“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


“文化”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不仅随不同时代流变,而且在共性中有丰富多彩的个性,这就大大增加了我们在思考“传统文化教育”时的复杂性。

幼儿园在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时,应该有明确的取舍标准。

由于学龄前儿童对文化的最初理解,总是从身边可接触的实物、可观察的行为开始的,因此,幼儿园在选择“传统文化”时,需要遵循两个标准:

一是从至今仍“活”在本地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慢慢延伸到保存在博物馆中的古代文化;

二是体现在可接触器物、直观的待人接物行为方式中的传统文化,优先于用文字符号表达的传统文化。


按照这样的标准,很多幼儿园开展的传统民间艺术和游戏活动本民族节日庆典日常共同生活中的习俗和行为规范教育讲历史故事和图画书等,都是能标志本国、本民族的独特性和美德智慧的内容,都是合适的“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如能与家庭合作,在园内或利用社会资源,为幼儿提供接触这些传统文化的机会,使他们耳濡目染,引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就是在他们面前开启了博大精深的本民族文化探索之门。

从这个意义上讲,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仅仅定位在“传统经典蒙学教材”上,有窄化的危险。

“蒙学”是古代启蒙教育的总称,面向的儿童年龄段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因为古代“外出就傅”的年龄通常在七八岁。

对于生活在当代的学龄前儿童,如果以蒙学教材代表“传统文化”,无论是从内容的涵盖面,还是从贴近学龄前儿童生活的角度衡量,都是不恰当的。


幼教工作者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经年累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都是传统文化,要避免简单模仿古代私塾的教育内容,要发掘出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02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定位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在目标定位上无疑也需要立足长远,处理好上述几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族群之间接触频繁,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尊重文化多样性、跨文化理解都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素养。


HOPE EDUCATION

无论对于本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个体有理性的判断力而不是简单持“无价值”“怪异”的排斥态度,理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更具时代感的目标定位。


在教育部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在幼儿“社会性”发展领域列出了“归属感”的目标, 其中就包括文化上的归属感,这与当前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对于幼儿而言,认识和掌握本民族文化是一辈子的事,需要循序渐进。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但如果在早期不能有意识地激发儿童对于“日复一日身处其中的本民族文化”的探索兴趣,不能使儿童感受到群体的接纳而产生“我们”的体验,那么即使在一个共同体中长期生活,也未必能让儿童“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形成肯定性认知”,并将这些事物作为与其他群体相互识别的标志,即形成“文化认同感”

因此,《指南》分不同年龄段确定的“具有初步归属感”目标,包括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与自己的关系、感受家庭和班级的温暖、了解家乡/ 民族/ 国家代表性的事物及成就、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等,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是值得参照的,因为它使认知层面的目标与归属、认同这些情感层面的目标紧密联系,目标定位更加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之下,复制古代蒙学的教育目的,显然缺乏“时代感”。


03

传统文化教育中幼儿的角色


在当代儿童的学习范围大大扩展的背景下,在无数研究已经证实了儿童是在主动地建构着周遭事物的意义中形成个人知识的时代,让儿童耐着性子、通过单纯反复诵读而记忆嘉言懿行,不仅不现实,而且偏执。


HOPE EDUCATION

用什么方法设计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呈现在幼儿面前,才能吸引幼儿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参与文化的建构,值得有志于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士深入研究。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在参与文化活动中主动学习,在感受前人对美且善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构建其对自己的意义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认同感”。


对于幼儿来说,优秀的文化应该是可亲的、吸引人的,而不是枯燥的、必须通过意志才能忍受的。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指南》中有关“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建议,本身意在使中华民族“慈幼”的优秀传统文化萦绕在幼儿身边。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郭良菁教授,内容有所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精品文章 特别推荐

【0】虞永平: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四大问题

【1】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4】王海英: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当回归儿童立场

【5】刘占兰:如何深化教研,实现幼儿教师知行合一

【6】丁海东: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的意义、类别、体例与特点

【7】张斌:园本课程的内涵及开发策略

【8】鄢超云:什么是幼儿学习品质?

【9】王春燕:在对话与共生中整合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10】张俊:只有先解放教师,才有可能解放幼儿


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星标】或文末点【在看】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版权说明

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AD:【优师教研】行业大咖,精彩案例,优质课件,助力全国300万幼师专业成长
幼师课件网 » 郭良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