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九月初,孩子们升入大班,在“我上大班了”主题活动中,以团讨的形式纷纷讲述自己心目中“大班小朋友”应有的样子——本领越来越多、会叠被子、会整理自己的柜子、排队整齐……
然而,开学初的情况是……
原因分析:两个月的暑假生活过后,孩子们在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过多地依赖于成人,因此开学初孩子们容易在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方面进入一个“倒退期”。
商讨观察内容
作为“小小观察员“,可以观察哪些内容呢?
观察游戏结束之后材料有没有收拾好。
看小朋友的个人储物柜,里面的东西乱不乱,衣服是不是叠好放的。
可以看小朋友的水杯带子是不是卷起来放在水杯车上的。
小朋友们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看他们有没有洗手和擦手。
“小小观察员”观察内容思维导图
确定观察人员
每个小朋友都想做“小小观察员”,那么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想当观察员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报名参加。
每个观察的内容有固定的观察员。
可以选出一个主要的观察员,其他小朋友也可以进行观察,观察到的内容可以告诉观察员。
观察进行时
确定了“小小观察员”的观察内容与人员,接下来就正式开始实施啦~
做完游戏计划之后,8号小朋友的橡皮、笔袋、计划本、椅子没有收拾。
放完自己的东西之后,柜子门没关。
水壶的带子没有卷起来,而且没有放在水杯车上。
帽子怎么画?
我画出来的内容小朋友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画的内容其他人看不懂。
把画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
用手机录音记录看到的内容。
用手机拍照,然后贴在画的内容旁边。
看到了问题,但有些东西不会画。
制作班级素材本,将一些物品画下来供大家参考。
老师的话
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思维水平,使幼儿更加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记录则能将幼儿碎片化的思维内容进行内化和输出,将信息传递出去。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能够进行一些逻辑思维活动等,但是将观察到的具体、形象的现象和问题,转化为较抽象、概括性的记录文字和符号,还存在一些困难。通过分析观察过程中的问题,我们提供了多元的材料——记录纸、有拍照和录音功能的手机以及物品素材本,供幼儿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拍照记录:
录音录像记录:
现场直击:
柜子门虽然关起来了,但是柜子里的东西还露在外面。
小朋友玩的益智区动物数独材料,在收拾的时候不盖盖子就直接送回了材料柜。
有些小朋友会忘记在签到表上签到。
建构区的小朋友收拾积木要很长时间。
拍的照片有些很模糊,看不清楚。有的照片还有手指挡着。
大家利用晨谈时间一起讨论拍照的方法。
请会拍照的小朋友来拍或者教大家怎么拍。
同一个问题,发现了好多次,怎么办?
观察员观察到后可以帮忙解决,或者找到本人让他自己收拾整理。
对于一直会出现的问题,可以用游戏分享、晨谈、集体活动等时间,大家一起商量。
观察到的好的方面可不可以记录下来呢?
观察到好的方面也可以进行记录表扬。
老师的话
记录具有支持幼儿自我表达、过程性表达的功能,大班幼儿处于合作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交流与分享记录的结果、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都是促进他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积极搭建平台,让孩子们聚焦于分享与交流,增强记录的互动性。
当幼儿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疑惑时,我们就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进一步增强幼儿记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现:值日生忘记值日,没有给乌龟喂食。
策略:值日生之间相互提醒。
发现:在户外玩游戏时,小朋友喜欢玩追人游戏,而且跑得很快。
策略:告诉他不要跑,让跑的小朋友在旁边休息一会。
发现:建构区的小朋友喜欢把所有积木推倒之后再收拾,垫子上都是积木,要很久才收完。
策略:每个小朋友分工合作收,用篮子运送数量多的积木。
发现:集体活动比较吵,有小朋友喜欢讲话。
策略:老师提醒或者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提醒。
有记录、有照片,所有的东西都在一张纸上,看起来很乱。而且打印下来的照片会把画挡住。
制作表格。
用思维导图。
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表格?
每天的来园统计表。
有签到表、天气播报表还有新闻播报表。
这些表格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都有格子,而且表上也有字。
都需要小朋友自己去记录。
都有时间和日期。
不同之处又有哪些?
每张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签到表是用来签时间的;来园统计表是用来统计每天来了多少人,没来多少人;播报表是写温度和新闻的。
每张表的名字不一样。
表格格子的颜色、大小不同。
表格异同思维导图
设计一份“小小观察员”表格,需要有哪些内容 ?
要有观察的内容、拍的照片。还要有写解决方法的格子。
要有时间和日期,还有观察人的名字。这样大家就知道是什么时间、是谁记录的。
要有格子,格子的大小也要不同。需要写很多的格子要大一点,不需要写很多的格子小一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老师的话
对幼儿来说,没有经历、没有接触、没有体验过的规则是很难理解的,自然也没有遵守的意识。反之,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知信息去制定,他们就会对此具有认同感,强化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愿望。
幼儿在“小小观察员”活动的推进中,不断生发出新问题,如记录纸张的凌乱,我在了解幼儿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整合他们零散的表述内容,系统呈现他们对表格的已有认知,逐步引导其制作“小小观察员”表格,推动他们的深度学习。
“小小观察员”的收获
老师的话
原来,孩子们也和成人一样,在做一件事时,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感到紧张、害怕,当然也会因为取得一些成绩而感到开心。
其实,“小小观察员”不仅能够帮助班级解决问题,作为老师,我们也更需要关注“小小观察员”的活动能够让作为观察员的小朋友收获什么;同时也要带动更多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进来。
教师小结
单位 |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