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儿童是文化的产物
具有文化的属性
美国文化学家怀特曾指出:
每个儿童都降生于先于他而存在的文化环境中。当他一来到世界,文化就统治了他。随着他的成长,文化赋予他语言、习俗、信仰、工具等等。
每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甚至在他出生之前就是具有较多文化性的生命。经过文化的模塑和熏染,儿童便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文化品性的生命体。
02.儿童是儿童文化的创造者
具有儿童文化的品性
(一) 整体的感知和表达方式
(二) 诗意的超现实的灵性
一张纸可以是轮船承载着梦想,也可以是公主舞动着美丽;
一片树叶可以是传达感情的动物,也可以是吹着口哨的士兵······
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史诗,都是描绘生命的历史、描绘精神历史的诗篇。
(三) 奔放纯真的品格
儿童不像成人那样生活在“处事哲学”的生存之道下,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可以不加思考地表达自己最内心的想法。
(四) 自由浪漫的游戏精神
儿童游戏中充满着快乐和自由、充满着梦想和神奇、充满着想像和创造,每一个事物和工具的表征及意义都会因儿童探究!幻想的天性而得以延展、丰富和重构。
(五) 自主开放的建设性
一方面儿童文化在儿童个性生长中不断充实和延展;
另一方面发达的媒介资讯不断影响着儿童文化的生成和建构。
03.从儿童的文化品性
反思今天的幼儿园课程
(一) 课程开发及课程内容缺乏儿童文化的品性
新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的开发和内容上注意到了儿童的声音,意识到了儿童在参与课程建构方面的必要性和发言权,然而,这仅仅是专家、教师在编制课程。
挑选内容时注意到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表达,至于儿童在探索、疑问、发现,争执中所迸发出来的灵感,所显露出来的知识点并没有提升成为很好的课程开发点和有价值的课程内容。
尽管理论上课程开发的向度是以儿童为首要基点,但在实际的内容选择上依然是成人认为儿童应该掌握什么,由此决定课程应教什么。
(二) 课程实施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识和培育
儿童在某一关注点上发生了激烈的讨论,教师也认可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和扩散的思维,给予了他们表达想法的机会和权利,然而,随后教师又很快把课堂注意力转移到即将完成的教学任务上。
儿童的愿望、想法、灵感所隐含的教育生长点并没有得到开发和提升,教师依旧关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至于儿童展示了什么样的文化性格,自主建构了什么样的儿童文化,教师更是没有给予关注和思考。
(三) 课程评价缺乏儿童文化的参照点
然而,课程评价关注的依然是课程文本的实施情况,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是否立足于儿童文化的土壤,是否培育、挖掘了儿童文化,是否促进了儿童文化的自主建构,这一切都没有进入课程评价的范围之中。
04.建构具有儿童文化品性的
幼儿教育课程
(一) 提升理论观念–承认并培育儿童文化
1.课程内容的开发要以儿童文化生长为依归
儿童在游戏中、活动中、课堂上发生的争论、疑问和思考以及儿童在与教师、同伴、环境的交往互动中碰撞迸发出来的灵感和新奇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内容。
2.教师要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
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要关注儿童与同伴、儿童与文本的观点更迭和思想冲突,通过启发和引导促使儿童在自身文化和外部文化的矛盾冲突中达到“自组织”,从而实现儿童自身文化的更新和改进。
■ HOPE EDUCATION
教师要鼓励、支持儿童与同伴、与教师、与环境的对话和交流,同时要创设丰富多元的、有利于儿童文化发展的环境,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滋养儿童的文化理解,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进步。
(二) 消解话语霸权–建构儿童文化课程
一方面要给教师课程开发和建构的权利
给他们生成、创新课程的机会和空间,在课程的实施、评价等方面采用开放灵活的机制,淡化评价的功能痕迹,关注教师对儿童文化的培育和提升。
另一方面教师要解放思想
超越课程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工具价值取向,把儿童看成是文化建构的主体,给予儿童表达、提问、探索的空间,扶植、培育并提升儿童文化。
【1】《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2】幼小衔接,需要关注的九大问题!
【3】15个任务清单,让幼儿轻松地从幼儿园走向小学
【4】【再议】如何理性应对幼小衔接?
【5】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强烈推荐!)
【6】华东师大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和老师却还没跟上!
【7】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8】纪录片《幼儿园》:审视孩子,也是审视我们自己
【10】“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你的回答很重要!(建议转给家长)
【11】小猪佩奇,道破“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八大痛点!
请【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声明:
本平台只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