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学前教育宣传月王老师18610206462
幼小衔接一直以来都是学前教育事业的重点关注部分,学前教育宣传月自2012年开始以来,曾3次提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普及相关的知识。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
幼儿许多习惯的培养、许多能力的习得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所以除了学科知识,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是我们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部分。
比如本次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就提到劳动的重要性,并将其独立出来作为课程在中小学开展。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劳动技能、劳动品质的培养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我们就将聚焦于如何将“劳动”与幼儿园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幼儿园里的“日常生活劳动”
劳动课程对于日常生活劳动的任务要求主要包含四个任务群: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该版块的前三点要求在《劳动课程标准》中的一年级就开始提出要求,而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在三年级才正式提出要求。在小学低年级,针对“清洁与卫生”,《劳动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掌握科学洗手法及垃圾分类,能完成扫地,擦桌椅等简单劳动。”
针对“整理与收纳”,《劳动课标》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儿童可以整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用品,并能整齐摆放,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的意识。”而对于“烹饪与营养“主要包括:“参与简单的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
这些要求对于幼儿园老师并不陌生。可以说孩子从小班进入幼儿园,教师就开始从一日流程,区角游戏或是活动组织等等各个环节在为劳动课程做相应衔接,可以说劳动课程自小班起就渗透在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中。
? 垃圾分类墙
(点击图片)
孩子从小班就在学习自我照料,很多幼儿园也在洗手池处张贴了“洗手七步法“,让孩子们在具体图示指引下掌握正常洗手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于此同时,有些幼儿园还把垃圾分类变成墙面游戏,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垃圾分类的相关常识,比如成都市第33幼儿园就为孩子们打造了这样一片垃圾分类墙,墙壁下方投放了小推车等,小朋友除了对照图墙上的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小推车玩相关的情景游戏。巧妙的把垃圾分类知识和游戏相结合。
? 收区游戏培养整理收纳意识
(点击图片)
幼儿园区角结束后,孩子们可以依据教师提供的各类标识提醒,将对应的材料放回材料框,有些老师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收区,在此环节也为孩子创设出游戏情景时,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完成收区。
例如“快递时间”(某班把收区时间换成“快递时间”这样一个游戏情景”),孩子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快递箱”(可装材料容器,帽子、框子、盒子等等)扮演快递员将材料快递送回家。孩子乐此不疲得寻找可以“快递”的材料,在他们把“快递箱”与里面的材料相互匹配过程中,其照物品类别、形状等分类存放的能力以及整理与收纳的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 小小烹饪高手
(点击图片)
在幼儿园孩子们经常会玩各种小厨房烹饪类游戏,戴上厨师帽,系上小围裙,巧利用教室里各种“食材烹饪“,比如成都市武侯二幼的孩子们会从积木区拿一些材料当作食材,并从其他去尽可能的搜集”食材“,做出各种火锅,披萨,下午茶等等,且老师在回顾环节还会跟孩子讨论后续的烹饪计划,比如准备什么样的新”食材“及”食谱“,是否有新的小小厨师加入等等。
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对烹饪以及食材加工有了粗略的了解,随着孩子们操作能力逐步增强,自我想像力与现实逐步统一,到小学低年级能完成对真实烹饪器具的操作也是水到渠成。
幼小衔接的做法
教师要相信孩子的自我照理能力,但凡孩子自己能完成的事都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让孩子在不断的操作中培养自我照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区角游戏结束后,鼓励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给孩子提供比如图片,简笔画或文字标识,在收区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整理意识。对于大班整理能力弱的孩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用操作性强的活动,如整理书包、图书、文具盒等并教孩子一些整理技巧,可围绕分类摆放,物归原处,定时清理物品等进行。
给孩子提供真实的生活化材料,比如各类锅碗瓢盆、盘子、碗、叉子、筷子、勺子、茶具等等,让游戏操作中获得更多的真实经验,为《劳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里的“生产劳动”
劳动对于孩子而言,除了体能提升、良好习惯养成、责任感的建立以外,也是帮助孩子认识大自然的良好方式。《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提到的“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认识劳动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其中设立的生产劳动项目,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运用。现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活动中这些项目也有所体现,比如专门开辟的种植区、饲养区,以及编制活动、扎染活动、木工活动等,将生活与课程充分结合起来,在劳动的过程中习得社会经验。
(点击图片)
四川师大附属启夏幼儿园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一草一木,打造一个户外生态场地,将户外的花、草、树木、沙、水、泥、石、土丘、水塘等自然材料,作为孩子们的“活教材”,让其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随时随地的探索。
比如园区专门开辟的农田和水田,水和泥土既是孩子们的游戏材料,也是体验农业劳动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孩子们当前能够接触到大自然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在城市中成长的孩子,对于这些农业劳作的认知更是少之又少。而农田水田的开辟,能够让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从植物播种到收获,比如上图中孩子正在进行的水稻的播种,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身体的平衡性,更是能够体验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点击图片)
成都市青白江巨人树幼儿园,为孩子提供了进行传统工艺活动的空间和材料。孩子从选择扎染的物品,到制作染料,到扎染晾晒全程都是自己完成,孩子们选择了自己要进行扎染的物品之后,所使用的染料也是来自大自然,在种植区选择所需的植物,充分捶打取汁,用纱布过滤,提取出植物的颜色,进行扎染活动,通过不同的固定方式染出不同花色。孩子在此过程中,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乐于动手的劳动态度。
幼小衔接的做法
充分利用园区的各类资源,将劳动与自然充分结合,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提到自然教育,强调要实现孩子与自然的有效联结,要为孩子提供释放天性的探索和体验空间。其实我们园区的很多材料都可以成为契机,比如园区开辟的农田、水田、种植区等,当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亲身参与这些活动之后,更能够充分体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发展。
开展真实的劳动情境,我们开展的活动可以结合孩子在生活中能够真实经历或体验到的劳动内容,从真实的劳动需求出发,比如饲养小动物、种植蔬菜、编制活动、扎染活动等,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更好的投入到其中。
在“服务性劳动”中包含两个任务群: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具体要求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现代服务行业中,选择1~2项与自身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实践、体验……”“以校园、社区为主,参加1~2项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利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等,满足他人需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虽然《劳动课标》首次提到“服务性劳动”是在第二学段(3~4年级),而且看似好像和幼儿园没有多大关系,却殊不知该项劳动中所涵盖的任务群却早就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处处得以体现。
? 角色扮演活动
幼儿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对各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职业属性和工作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正如《劳动课标》的“素养表现”里提到的:获得参与现代服务业劳动的初步体验,对服务性劳动的类型与特征具有初识……体验服务性劳动中的创造性及其带来的挑战与乐趣。
小男孩今天的游戏是扮演一个骑手送外卖,他兴致勃勃地穿好外卖员工作服便开始给其他区角游戏的小朋友送餐了。外卖员,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个服务行业,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也受其生活经验的影响,并通过游戏对外卖员这个服务行业有了初步的体验以及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外卖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对该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义卖活动
现在许多幼儿园都会开展“义卖”“跳蚤市场”等活动,而这就是“公益劳动与志愿者”任务在幼儿园的缩影。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举办了一场“爱心大义卖”活动,老师鼓励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物品拿到幼儿园进行义卖,而义卖所得的善款将捐给慈善机构。虽然孩子义卖所筹得的善款可能不多,但是在这过程中,孩子形成了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服务意识,同时其社会责任感也得到提升,这也跟《劳动课标》后期对“公益劳动与志愿者”的内容要求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幼小衔接的做法
提供丰富的社会角色扮演类服饰,让孩子在扮演这些职业的过程中对各类服务性劳动有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邀请部分职业走进幼儿园给孩子介绍自己的工作,又或者带领孩子去部分职业工作地进行参观,比如快递中转站、消防局等,让孩子能直观了解不同服务行业的工作内容。
在幼儿园多多开展义卖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都参与进来,让孩子在义卖过程中形成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孩子更能尊重和感恩他人劳动成果。
此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的颁布,虽然是针对中小学课程的调整,但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也有着方向上的指引,幼小衔接从来不只是知识的衔接,更多的是基于孩子的发展规律,合理的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作 | 橙子 冯然然 李芸芸
编辑 | 李芸芸
审核 | 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