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带大家解读了小美美术创作的发展,在案例中,想必老师的师幼互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那么,老师是如何理解和尊重小美的发展,案例中有哪些师幼互动策略呢?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解析。
小案例回顾
小美(4岁)在画画,老师蹲在她旁边,认真看着她。
下面是她们的一段对话:
老师:“这部分很有意思。”(老师指着小美画的一部分。)
小美:“这是我妈妈,这是她的嘴。”(小美把画笔停在画纸上,加了两条长长的柱状物。)
小美:“这些是她的腿。我现在正在画草地。”(她用画笔蘸了些绿色的颜料,沿着画纸的底边画了一条波纹线。)
老师:“你加了草地。”
小美:“我想要画一条人行道。”(小美用画笔蘸了些黄色颜料,小心翼翼地挨着草地画了一条直线。)
老师:“我看到你给人行道换了颜色。”
小美:“现在,我准备在这儿画个太阳。”(小美蘸了些黄色颜料,在画面的左上角画了一个小圆代表太阳。然后在太阳的右边沿着画纸上沿加了一串黑点,然后从每个黑点开始竖着画了一条条长长的黑线。)
小美:“那是雨。”
老师:“下雨了。我很好奇,妈妈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小美:“她会被淋湿!”(小美笑了起来。)
老师:“她肯定会被淋湿的。”(老师也随着小美一块儿笑了起来。)
小美:“这是她的头发。”(小美小心翼翼地在妈妈的头顶上画上了头发。)
小美:“这些是她的鞋。”(她在每条腿的底部加了一个黑色的半圆。)
老师:“如果下雨的话,她需要穿上鞋子。”
小美:“我们应该在这儿画一条彩虹。”(小美指着太阳和云彩的上面。)
老师:“太好了,天空上有一道彩虹。”
(小美用画笔依次蘸了三种颜色,画出了一些曲线来表示彩虹。)
小美:“彩虹!”(小美在一排云彩的上端加了更多的点。)
老师:“这些看起来像是不同颜色的云彩。”
(小美又加了一些竖条,代表雨,从每一朵云彩中飘落下来。)
小美:“现在,我完成了。”
老师:“是的,你已经完成了。”
小美脱掉罩衣,把画放在桌子上晾干。
(参考自《高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老师们的思考分享
想必老师们看到这样的小案例也会感同身受。因为在幼儿园里,可能老师经常会看到孩子画画,却不知道如何支持。
针对昨天的小练习,“研习群”中的老师们也分享了他们的想法与理解,节选一部分分享给大家:
以上老师们的分享已经对案例中的师幼互动策略做了一个大致的分析。下面小编就结合老师们的分析,为大家做更全面的解析。
师幼互动策略解析
师幼互动策略一:“表达兴趣”法——“这部分很有意思。”
策略解析:这个策略是老师对孩子的作品表达欣赏、认同。这个策略在老师想知道孩子画的什么或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作品时很有效果。
●常见误区:有的老师看到孩子画画会习惯性地问类似:“你画的是什么呀?”等考问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会终止谈话,特别是表达能力并不好的孩子,会带给他们挫败感。
●策略运用:案例中老师以“这部分很有意思”开头,以一个非常自然的方式开始对话,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孩子作品的兴趣。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对我的作品很感兴趣,我是被关注的。所以,他就会很乐意介绍他的作品,而介绍作品的过程就会带来思考和提升。
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是“我很好奇你在画什么?”、“这部分很有意思,你可以讲一讲吗?等。
师幼互动策略二:描述法——“你加了草地。”、“我看到你给人行道换了颜色。”、“这些看起来像是不同颜色的云彩。”
策略解析:老师用客观描述的方法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客观评价),而不是用老师的标准去评判。这样既尊重孩子的发展水平,同时又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作品。
●常见误区:老师在评价孩子作品的时候,常常会用类似“你的草地画的好漂亮……”、“哇,你真棒”、“你画得真像”、“xx不是这样画的”等主观性的语言来评价,这种做法会“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策略运用:可以用“我看到你…”、“这些看起来…”等开头来描述孩子的作品,正如案例中那样。
师幼互动策略三:重述重构法——“她肯定会被淋湿的。”,“太好了,天空上有一道彩虹。”
策略解析:这个策略不仅能让孩子乐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老师的重复重构能帮助孩子重构自己的经验,有利于他们美术水平的提升。
师幼互动策略四:延伸法——“下雨了,我很好奇,妈妈接下来会怎么样呢?”、“如果下雨的话,她需要穿上鞋子。”
策略解析:这个策略是需要老师有一定的经验才能灵活运用,这个策略能引导和拓展孩子对作品的思考,提升他们的美术水平。
练习题
给下面这条观察记录中云云的“美术”发展水平做一做评估,并写一条“美术”指标的观察记录分享到群里或留言到文章下方。
“美术”指标的观察记录:
以上案例中,看似老师并没有怎么支持孩子,经过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老师的每句话里都蕴含着教育方法。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每句话,每个行为都是在实施教育。所以,学会观察儿童,解读儿童是幼儿教师最最重要的一件事。
最后把虞永平教授这几天在南京的讲座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成人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蹲下身(特别是蹲下心)去倾听儿童,观察儿童,理解儿童。
读懂儿童,从现在开始!
温馨提示
需要学习更多解读儿童发展水平的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研习。
想了解更多“读懂儿童”的文章内容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读懂儿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