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经历了大跃进等运动后,国家于六十年代初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实际是全面收缩。全国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停止招生或撤销停办。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从1961年起停止招生,1964年后就没有学生了。
1978年,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在全国率先招生。次年,南师也紧随其后开始招生。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从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逐渐走上健康、积极的发展道路。近二十年之后再次出征,一切从头开始。此时,我受命协助赵寄石老师重建学前专业。
首先对课程进行梳理和调整,一方面把“教学法”的课程名称都改成“xx教育”,比如“幼儿园语言教学法”改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等。把重点从教什么、怎么教,转移到研究幼儿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该学科的发展规律等。另一方面,也开设了一些新课程。如“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课程论“等。比如“外国幼教”,以赵寄石老师讲授为主,并邀请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访学回来的老师做讲座。我也讲了苏联的学前教育。
还增设《专业入门》。因当时社会上对学前教育专业认知度很低,且有很深误解,认为学前教育是培养高级保姆等。这是新生入学时就开设的课程,每星期一个课时,一般两周一次。邀请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园等多种岗位上的优秀毕业生谈工作的内容、意义和乐趣,并带新生参观幼儿园、幼师、儿童教育相关机构。又如,新开课程“三岁前集体教养”、年轻教师刚承担的“幼儿师范教育科目教学法”这两门课程,赵老师都分别组织了课题组,来研究课程的教学大纲等。
恢复高考是“文革”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整个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走向新秩序的开始。我们高校老师作为个体,肩负使命与责任,满怀激情地参与到历史洪流的变革当中,是人生幸事。
▲1978年,高校恢复招生
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着手筹备编写《学前教育史》。这也是有些渊源的。一是1979年4月初,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上,人教社决定组织编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二是,编写中国学前教育史是陈鹤琴院长的未竞事业。第三,日本的教育家阿部洋编写的世界幼教史里,讲中国幼教史篇幅很少。这事对我刺激很大。我立志:中国的幼教史,一定要由我们中国幼教人自己来编写。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学史使人明智。我们要成为明智的幼教人,就必须学习和研究幼教史。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里,一直有幼教
于是,我们成立了三人编写小组,由钟昭华老师带领大家,她是鼓楼幼儿园的第一任老师,一直由陈鹤琴带着她搞幼教。还有一位是吴老师。1979年接受任务再到198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这本书内容翔实,从古到今,既有文件法规,也有代表性的幼师、幼儿园的案例介绍。古代部分是由北师大负责,老区部分由寇崇玲负责,其他部分都是南师完成。然后再用了两三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版) 。该书的古代部分由胡金平执笔, 老解放区部分由寇崇玲执笔。其余近代、现代、当代部分都由我完成,我的研究生李莉也参与了部分工作。并请丁明宽教授审定。再版时,又由我的研究生李煜等其他老师参加。
后来我们又编写了《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思想史》等书。
▲第一版《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第一版《中国学前教育史》
1982年至1984年,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师训项目,首先由南师独家执行,我主要负责活动组织和后勤保障。
▲198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开启双方正式合作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向国际学习和交流。我校先后派出20多位中、青年教师到10多个国家进修、访问;联合国儿基会又选派10多位国际一流专家,如加德纳、斯波代克、丽莲.凯茨、奥德丽.M.柯蒂斯、帕克森等前来讲学,进行合作研究。硬件上我们有一批先进的电教设备和两辆汽车;有了一座民族风格的幼教楼。讲学形式多种多样。报告式、入园研讨,短期班,长期班等等。
在执行合作项目初期,教育部令南师面向华东六省一市举办两届培训幼儿师范教师的专修科。六省就是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江西、福建,一市就是上海。应各地要求,招收了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学员。两期有天津、四川、新疆、内蒙、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学员。两届学员来源也不同,有的是幼儿园老师,有的是师范学校的专业教师以及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老师。应上海市教育局的要求,第一期里录取了上海10名学员(除江苏外,其他地区的都是两人)。
我给这两届学员上过“中国学前教育史”。两届学员我都不做书面考试,而是让学生写小论文,并将优秀作业推荐给《早期教育》和《南师学报》发表。这两届学员后来都成长为各地幼师学校的校长和骨干老师。
合作项目一共有三期。第二期增加到了8所高校,17所幼师。第三期又发展了4所高校、幼师学校则是增加到了三十几所。也就是说,全国每个省的幼师都纳入了项目当中,极大地直接提高了我国各级幼教师资培养的质量,间接地提高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早期的《早期教育》杂志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幼儿园恢复了教学工作。但广大教师思想比较混乱,不知应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我们就和幼儿园老师一起编写了幼儿园的教材、教法,八十年代初又出版了三本小中大班的教材。
八十年代初,幼教工作者逐渐开始基于本土情况进行幼儿园课程实践与改革。比如,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黄文奥老师提出问题:一个内容,常识课里要讲,音乐课里也要讲,美术课也是,怎么解决这种分科和重复的现象呢?于是,南师大教科所和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开始了从分科教育到综合教育的合作研究,迈出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幼儿园
1987年,我参与了由赵寄石老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幼儿教育研究”,是课题第二负责人。课题组内还有哈咏梅、虞永平、蒋放等老师,当时在校进修的老师和研究生也参加进来。
涉及农村幼教的内容很多,我们确定做课程,针对农村幼教小学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将城市综合教育课程引向农村,研究农村的综合教育课程,并且确定将重点放在学前一年。选定以南京江宁、扬州邗江为研究基地。县乡两级的教研员、幼儿园园、老师都是课题组成员。
在具体操作上面,我们每个月都下乡一次。比如,下学期的第一个月主题是“我快要上小学了”,题目定了以后,这个月的活动就由某个幼儿园来设计,经大家研究审定后,印刷出来给老师们做蓝本。老师可以照着来,也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基本上是一月一主题,有时是两周一主题。
我们边研究边实践。构建了适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农村综合教育课程”,架构起来的农村综合教育,涵盖有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的教育思想,有生态学、哲学、皮亚杰心理学等作为指导思想。
1991年,在江阴举行的“七五”课题结题会上,赵老师作研究报告,我做工作报告。研究成果《农村学前一年综合教育课程设计》于1993年4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初步架构了农村综合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框架。
八五课题,是史慧中老师主持的——中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此课题属全国性,全国很多省都有参加,专门针对3-6岁这个群体。首先是进行儿童发展和家长的情况调查,结论是:在幼儿园和在家的儿童发展,机构教育不是关键。有些指标显示在园的还不如在家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后,出版一套4大本的丛书,这套材料非常重要。
我参与史慧中的八五课题,进行了子课题“学前儿童多种保教形式的研究”,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开拓农村资源以创造不同的教育模式。很有创造性的是邗江公道幼儿园。面向未入园的,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利用中午和放学时间到幼儿园里来做一些活动,比如唱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开展一段时间后,家长和孩子的清洁卫生和习惯都有明显的改善。
还有一种是大带小。当时的农村大多是学前班或混合班。我们的做法是,让小学生、学前班大班儿童对村里未入园的孩子开展邻里相帮活动,如做游戏、歌唱等。根据当地农村的具体情况,我们总结了正规带非正规、大带小、正常带非正常等多种形式的做法。
1995年8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在日本横滨召开第21届世界大会,在会上我作了《多种学前教育组织形式》发言。之后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国际幼教研讨会上,我也作了类似发言。九五课题是我主持的“我国幼儿园课程体系的研究”。为什么做这个研究呢?是因80年代初各地掀起课程改革热潮,国家颁布了“纲要”、“规程”,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这些内容都需要总结和升华。所以九五课题的题目是“体系研究”,涉及诸如课程目标应如何制定、课程资源如何开发、教育活动如何组织,怎样评价等问题。全国有18个单位参加,虞永平等系里大多老师也在课题组,是课题主力军。
▲唐淑在大会上作发言
总课题之下有很多子课题,如农村综合教育、语言、科学、健康、双语等方方面面,我的子课题是农村综合教育。我们平常是以子课题的形式活动,暑假里便是整个课题组在一起(也欢迎课题组以外的老师们参加),既是交流又是培训,先后在苏州、贵阳、扬州、珠海等地召开交流会。我们因此出版《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6册)(这套书获得教育部师范系统的二等奖)《幼儿园课程实践与研究》《农村幼儿园综合教育》等研究成果。
虞永平主持了十五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关于课程,可以说我们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就一直在进行研究。从七五课题到十五课题,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是涉及城市与乡村、正规与非正规、正常儿童与非正常儿童、托儿所与幼儿园、整体与各领域……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1979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前身——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新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的诞生,是我国学前教育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1979年3月,教育部与社科院联合举办第一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并在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在这一背景的鼓舞和感召下,我们九名幼教界参会代表(上海幼师左淑东校长、天津幼师张小清校长、成都幼师鲍茂如老师、西安市第一保育院林绮霞院长、天津和平保育院李石君院长、山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秀源老师、西南师院俞锡玑教授、北京师院梁志燊老师以及本人),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
筹备会上决定将研究会办事机构设在北京,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年会则在南京召开。选择南京的原因有两点:一则陈鹤琴先生是中国教育学会的名誉会长之一,理所当然也应是幼教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只有在南京开会,年事已高的陈先生才可能亲临会议。二则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纷纷“下马”,教师队伍解散,唯有南京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队伍始终没散,还增添了人员,一批老专家从70年代初便开始恢复工作,因此本届规划会议将南京确立为我国幼教科研基地。
于是,筹备研究会的任务便落到了南京幼教工作者的肩上, 而我则成为任务执行者。经过8个月的紧张筹备,1979年11月3日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7位代表出席,800多人参会。大会选出52位理事组成第一届理事会,特邀陈鹤琴先生担任名誉理事长,左淑东任理事长。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经验总结、调查报告等49篇, 会上交流发言18 篇, 会下组织参观了4 所幼儿园。其间,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托幼领导小组组长陈慕华和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发来贺电, 教育部幼教处第一任处长张逸园写来贺信,共庆我国幼教盛事!
▲2019年,在北京举行庆祝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会
研究会成立初期,有很多困难,诸如经费、编制、人员等等。在时任教育部幼教处处长孙岩同志以及前辈们的带领和支持下,我们迈出发展的步伐。我们的工作方式灵活,活动形式多样,举办学术会议、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发行刊物、出版书籍,以及通过多种活动宣传幼教科学知识。
我在研究会里先后任过副秘书长,副理事长、学术委员和托幼机构教育专业委员会(后更名幼儿园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会会刊《学前教育研究》创办后,我先担任编委,后又担任副主编、顾问。1992年2月经原国家教委同意、民政部批准,研究会由国家二级学会晋升为一级学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1989年研究会获批加入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并于2013年协助OMEP在上海举办了第65届国际学术会议,广泛参与到国际幼教科研交流活动中去,从国内走向了国际。
研究会就是学前教育宣传队,把幼教种子撒向全国, 使之在各地发芽、生根、开花,惠及千百万儿童。
与此同时,我还参与筹备并成立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发起和成立了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是第一任法人代表和副理事长,历时30多年。也在江苏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多年。
通过学会发动组织不同岗位的幼教人,共同学习研究、携手前进。
总的说来,我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我虽不是出类拔萃、最优秀的那个;也不是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人。但我愿意不断学习并乐于为大家服务:为家人、为儿童、为学生、为同事、为一切需要我帮助的人尽心尽力地认真服务,同时也向他们学习。我喜欢去幼儿园,看到孩子就如看到了未来和希望,看到教师就如看到了勤奋和创造。幼儿园是我的根植所在。我入党已65年了,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我生命力之源泉。我满足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自己喜爱而有价值的工作,过着平常而美好的生活。陈鹤琴先生对幼教人的要求是:敬业、乐业、专业、创业。我就是那个一生都在奋力追赶的人。
▲采编一行与唐老师及其先生合影留念
在唐淑老师南京家中访谈的三天时间里,每天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半,超强工作量考验着我们这些年轻人的体力与意志力。轮番上阵,间歇里喘口气。可是唐淑老师一直坐在凳子上,几乎不挪动一步,安如泰山。
又,被她超强记忆力所震惊,哪年哪月哪日哪个人哪件事,如数家珍。不禁汗颜。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纵观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从托幼服务到学前教育四十年,从教师中心到儿童中心,从分科教学到综合课程……任何一项改革,既书写在时代发展波澜壮阔的画卷中,也印刻在每个实践者的生命里。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他们是开拓者,播种者,服务者,刻着时代的烙印,也传承着中国学前教育优秀的传统,代表着一种中国精神。
希望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后来者,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携着传承与初心,砥砺前行。
最后,是一曲专属今日的教师节主题MV。
教师,可以为一个民族做什么?
回首百年风华,先生们用一生留下回答,点亮了历史的璀璨星空。
口述/唐淑
文字整理/张小满 汤成米
编辑/陈秋旭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从排版工具人到运营总监的进阶之路——人文幼学微信公众号工作坊9月重启(文末有惊喜)
听说生活中真正的老师都具备以下8大特质,你中了几条?
活动案例 | 如何让小班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这位老师用一张图开始了她的破冰行动
一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要发展哪些关键能力?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就知道你“在看”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幼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