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游戏之问#教学#环境#游戏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刘焱提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需要和权利,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社会、幼儿园、家庭都应当保障幼儿权利的实现。
这个主张到今天仍旧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游戏在幼儿的生活当中有如此地位,那么面对现在老师仍旧高控、幼儿不能在游戏中充分实现自主性的情况。闻名全国的安吉主张: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最大程度放手、最小程度干预。
自主就等于自由吗?为了保障幼儿的自主性,老师又需要做什么呢?在幼儿游戏活动时,有没有关于教师何时介入的标准答案呢?
针对这些问题,2021年4月14-15日,由育儿周刊社主办,在绵阳花园实验幼儿园开展了“解锁户外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支持——‘幼儿园游戏之问之策’工作坊”的活动,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的董旭花教授、绵阳花园实验幼儿园园长何云竹与100多名与会人员观察、讨论、实践,试图找出其中的奥秘!
董旭花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授
教育部国培专家
何云竹
绵阳花园实验幼儿园园长
教师管住手脚
孩子就能自主游戏了吗?
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当中,老师们会有很多困惑:自由游戏等于自主游戏吗?教师放手后幼儿就一定能自主游戏?应该如何把握幼儿自主与教师支持的“度”与“平衡”?关于自主性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不依赖、不盲从、不任性。自由是自主的前提,但不是充分条件,幼儿自主性的发展需要成年人的支持和推动。
每个孩子的自主性水平是不一样的,霍沃斯把个体的自主由低到高分成了4个等级:最小自主、过渡自主、常态自主、超常自主。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清晰地意识到孩子的自主性水平处在哪个阶段,自主性不高的孩子就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支持。
老师放手才会有孩子真正自主的游戏,才会有自主游戏的快乐,才会有自主游戏中的创造和生生不息的力量,幼儿才有机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只有在自主的活动当中,孩子才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存在:我喜欢什么,我能干什么?沉淀自己成长的力量。
但教师仅仅放手是不够的,更要高度关注孩子的自主性发展,而不仅仅把眼光聚焦到游戏是否精彩和游戏中是否具有深度学习。幼儿时期的自主性会成为一个人自我概念和人格的一部分,并激励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倾向,影响其一生。具有自主性的幼儿会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因而具有更高水平的自尊和自信,也更幸福。
孩子自主游戏和教师指导的“度”与“平衡”也没有明确的指标,须因情境而异、因人而异、因发生的问题而异。我们必须回到游戏现场,去谈现场发生了什么事儿,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不描述现场,单纯地问怎么指导是毫无意义的。参加工作坊的老师与园长们现场观摩花的户外游戏,发掘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视频由本次工作坊与会教师提供
上述视频中的孩子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自主推进、演变游戏情节;自由选择和支配材料;自由选择和把控游戏空间;自主结成游戏伙伴;当有矛盾的时候协调达成一致,和谐解决问题。在游戏中高度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视频由本次工作坊与会教师提供
孩子们在水渠玩推球,首先可以看到孩子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其次是孩子自主地选择材料。孩子如何自主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是非常重要的,视频中孩子搭建坡道玩小球带给孩子学习的创造性;在游戏过程中,小伙伴之间自主合作,探究解决小球滚动中遇到的问题。
自主性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品质之一,能为幼儿进入小学,乃至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环境
怎样才算有灵魂?
一个幼儿园的环境,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必须得有灵魂,作为管理者在规划设计幼儿园的时候,先进行一个深入的思考:我想要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我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可以采用画像的方式来了解全体老师、幼儿想要一个什么的样幼儿园。这跟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方向和培养目标息息相关。绵阳花园实验幼儿园的初衷是为孩子们打造一所花园、乐园、学园,这是全体老师和孩子的心声。
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游戏地图
在花的园子里,孩子们对于环境创设有自己的想法:大班的孩子吐槽铜墙玩壁的投掷区,他们觉得那几个平方太小了,游戏太幼稚不好玩,于是孩子们就设计了图纸进行改造;孩子们对幼儿园后面铜墙上那几个平方的植物感兴趣,所以幼儿园也没有刻意建造其他大型的绿化区。孩子们就喜欢小的。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要为了创设而创设。它不是一个碎片化的复制粘贴,一定要考虑儿童对环境创设的想法和意愿。以儿童优先,用儿童视角,尊重儿童,去倾听和收集孩子们的想法进行讨论;去观察孩子们在与环境互动之中的一些现象;去跟进和留意孩子们内心的一些活动以及活动的发展。
把孩子们的需要、生活、实践活动、交流交往这些关键要素考虑进去,因此花打造了五大园级功能室和20余个户外游戏区。
五大功能室并不是独立的,也不只是一个兴趣房间,而是和班级、户外活动建立联系、有机整合、互相交替,成为孩子们环境创设、材料研制、游戏生发的基地。而户外游戏区,这样的环境不仅仅是用于孩子的游戏环境,幼儿的生活、学习都可以在这个地方生发出丰富的活动。花户外游戏区域辅助材料的投放,都是花的老师和孩子们基于孩子的需要来制定的。
就花的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而言,所有与会人员在现场实地观察之后对最喜欢的区域进行投票。沙水区以73票当选为“最佳”。
视频由本次工作坊与会教师提供
从专业思考的角度来看,这个空间其实是给孩子提供了多样的活动:视频中的孩子使用地垫在上面划船,孩子们可以在其中探究重量、沉浮以及平衡,充满了挑战和冒险。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使用各种各样的辅助材料,从而产生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长久地吸引着孩子们。
视频由本次工作坊与会教师提供
而花另一个最受欢迎的地方是石区。一个简单的挖地道游戏却能涵盖五大领域的内容:健康方面对手臂大肌肉运动、上肢的力量与协调、下肢力量都有发展;游戏的过程也是语言交流的过程;石区作为一个自然区域,也让孩子们乐于亲近自然;挖的过程中还体现了数学的空间思维;也有分工与合作;石头上也有孩子们艺术创作的痕迹。而孩子的热情参与,才是得票率高的关键。
什么样的户外游戏环境才是适宜的呢?看孩子们的表情就知道了。
观察是为了解决“我”的问题
面对每天和你朝夕相处的一个个可爱的幼儿,你真的了解他们吗?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都学过儿童心理学,但是书本中并没有告诉老师每个鲜活的幼儿的特点,如果想具体地了解某个孩子,就应该静下心来去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
观察中的“观”是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感知觉活动。而“察”则带有细察、省察的意味。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所以观察的过程不仅仅是看到事物的发生、发展,还要需要思考其动向和本质。如此说来,观察不仅仅是看。
在观察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对于小班的孩子,可能更多关注他能专注地进入游戏吗?他感兴趣吗?他的情绪状态如何?大班孩子游戏的时候,更关注幼儿对于问题解决,解决问题时运用的策略,独立性、出发点等。
每个幼儿园发展的阶段不一样,研究的重点不一样,也可能导致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如幼儿园申报的研究课题是“游戏中的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研究”,那么相关课题组的成员就可能更多地关注自主游戏中的伙伴关系;新手老师特别多的一些新建园,材料投放的适应性是幼儿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所以这段时间老师和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就是孩子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在观察的过程中,年龄、游戏性质和研究重点的不同,观察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但其中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观察内容可能不一样,观察内容也可能大致一样。无论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科学探究游戏、大肢体运动游戏、包括涂鸦的游戏,可能都会关注:孩子感兴趣吗?孩子投入吗?孩子专注吗?孩子持续游戏了多长时间?
董旭花老师说:“观察不是为了写一大堆的观察记录,观察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老师自身的问题,解决‘我’的问题。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教育、课程,让老师的保教质量提升,在观察之前清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就重点观察什么问题。”
观察是基于“我”目前的工作去解决“我”的问题,目的就尤其重要。在观察进行之前,结合班级工作现状,确定观察目标,再根据目标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之后确定观察时间、长度和次数,最后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地点,以及所需工具;接下来就是找准位置,聚焦对象。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对话和对话的语境,在不打扰的前提下,也可以在现场和孩子聊一聊,或者借助拍摄的视频、照片让孩子回顾。观察过程中,拍照、摄像、文字记录这几种手段可以在现场同时使用。
而观察完成并不等于结束。可以让幼儿绘画游戏故事,叙述游戏故事。这些必要的步骤既可以帮助幼儿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游戏过程,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读懂幼儿、了解幼儿。分析观察所获得的资料,之后进一步搜集资料,尝试探究其中的原因、本质、因果关系。最后反思与跟进教育行为。
什么时候介入幼儿的游戏
才是合适的?
教师介入幼儿的游戏,如果时机太早,可能会导致教师看不到幼儿实际的问题和行动,剥夺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时机太晚,幼儿可能会因矛盾导致游戏进行不下去而放弃,或者因能力不足而放弃,或者因失败、沮丧而放弃。
让老师放手,并不意味着老师什么都不管。尤其是让3-6岁的幼儿自己进行游戏反思,自己制订游戏规则并自我约束,是有难度的。
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老师必须要介入:幼儿主动寻求帮助,但并不是只要幼儿寻求帮助老师就一定介入,在介入之前反问自己真的有必要吗;孩子有明显的安全危机时;当孩子因矛盾困难冲突无法继续游戏时,老师的介入就是在孩子放弃之前,所以老师必须对班级每个孩子有准确的了解;孩子长时间的单一重复或无所事事时,辩证地看待孩子的重复,孩子的学习必定要经历重复,没有重复,就没有孩子真正的学习,但是长时间单一的重复,就需要老师的介入;当孩子打人、骂人,有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行为时,也需要老师立即介入。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这几种情况,老师就需要控制自己,控制自己,控制自己。
我们要尊重幼儿自主的权利,老师要放手,但是孩子自主的能力需要教师支持和智慧引导。
老师可以对幼儿进行指导。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引导幼儿游戏过程中协调伙伴关系;引导幼儿解决矛盾冲突,调整游戏行为;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游戏,提高元认知的能力;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等。
指导幼儿承前启后地续接游戏经验。游戏要成为一个螺旋式上升,推动孩子发展。老师要有意识,昨天玩的是什么,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好的经验,在今天游戏前简单回顾。承接前边的经验,尤其星期一。
有目的的介绍新玩具或者启动对旧玩具新玩法的讨论。这些在游戏前都可以,当然也可以提示常规。但不是在每次游戏前,上述流程都要走一遍。根据教师班级情况、幼儿的游戏状态来决定。教师要在实践当中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是放手,需要在放手的同时进行专业的观察,基于专业的观察和分析来支持和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可以采用游戏者的身份进行平行式介入或交叉式介入;也可以非游戏者身份介入指导,适当改变环境或调整材料,给出建议,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让孩子画自己的游戏故事、讲述游戏故事。看起来是绘画,但实际上是孩子把游戏的整个过程,经过大脑的加工变成一个平面图。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概括、表达、符号表征等方面大有益处。而叙述游戏故事,把头脑中已经有的东西,变成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对思维的一个挑战。
引导孩子分享、交流、讨论,这个过程是帮助孩子梳理、概括、提升经验。让孩子有所学习、有所悟、有所提升。引导孩子讨论游戏中的问题,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多元策略,提升孩子后续的游戏水平和实践智慧。同时,引导孩子讨论游戏中的创造性:创造的游戏主题、创造性的结成游戏小组、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等。安吉游戏提到:无论是游戏之后的绘画、交流,其实都是反思。反思可以提升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作为成年人总忍不住想要“教”孩子。在介入之前老师需要慎之又慎,谨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老师太过主观。多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孩子自己是否意识到问题?根据他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他能独立解决吗?我的介入会不会剥夺孩子独自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机会?老师需要在瞬间做出专业的判断,这需要教师有丰厚的专业知识。
为期两天的工作坊,12个小组,100余名教师、园长就游戏相关问题探讨、交流与学习,对于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环境到底应是怎么样?怎么样才是介入的最好时机?在幼儿园的游戏观察中到底应该观察什么内容等问题,并没有一个参考答案。对于这些问题,每个幼儿园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的都应该有不同的答案。这些问题就像我们面对一个个生动的儿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
而工作坊通过现场的观察、互动和讨论,为其他幼儿园在课程架构、环境创设等方面转变思维方式,从另外的角度去思索在现有情况下如何促进幼儿园和儿童的发展。
十年学前丨冯晓霞:片面理解特色,很容易以牺牲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代价
忙到吃饭都觉得浪费?找回对时间的控制感,缓解高强度工作带来的职业倦怠
连续12年保证大班娃娃不流失,这个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做对了什么
音乐也可以画出来?美术活动的这些新思路必须让你脑洞大开!
我就知道你“在看”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幼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