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张清:浙江省海宁市桃园幼儿园北湖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幼儿园中,打造自然角便是满足该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自然角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每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还为幼儿提供了了解动植物生长特性等方面知识的常规性活动区域,有效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一、幼儿园自然角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一)内容重复单一化

在幼儿园,我们不难发现,自然角中摆放的大多是观赏性植物,并且从开学初一直到开学结束,这些植物都不会发生变动,即使因为植物周期或是照顾不到位需要更换植物时,教师也往往只是更替一样的植物。

这种单一重复的观赏性植物,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不大。

(二)环境简单成人化

幼儿园每个班级都会配备一个或多个植物架,开学初,教师给幼儿布置带植物的任务,幼儿把植物带来后,放在精美的植物架上就算完成了任务。最后教师在自然角里放上“自然角”几个字就算完成了自然角的环境布置。

整个环境创设过程主要由教师一手包办,呈现出成人化的风格。

(三)管理缺少自主性

自然角里经常发生植物因幼儿不断浇水而涝死,幼儿不停地给小金鱼喂食,导致小金鱼胀死的现象。所以,自然角的管理工作一直是让教师头疼的问题。

在管理自然角这一工作上,教师通常会告诉幼儿管理的方法,但是幼儿在操作中经常会“忘记”教师讲过的方法,导致教师无法完全放手让幼儿自主管理,最后仍是由教师来管理自然角。

比如,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多是教师或保育员给植物浇水、晒太阳等,即使有的幼儿经常结伴去自然角玩,教师也会提醒幼儿,让幼儿只是单纯地观看,不要用手碰,生怕幼儿把植物弄死了。即使安排了幼儿浇水,教师也会限制幼儿浇水的量,害怕幼儿浇得过多使植物涝死。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二、创设和管理自然角的策略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要想真正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教师在创设和管理上就要做到放手,让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创设、自主管理,给幼儿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一)自主确立内容

自主选择内容。

首先是选择种什么。教师在开学初会让幼儿带植物到班级里,家长们没有与幼儿商量,通常是抱着完成教师任务的态度随意购买一盆现成的植物,让幼儿带到幼儿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开学初开展一次亲子护绿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家商量好要种什么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所需的条件,通过与家长一起讨论,幼儿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通过自主选择过程对植物产生了兴趣,为之后的管理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了解怎么种。以前家长买的是已经成熟的植物,这些植物不需要二次种植。其实,对幼儿来说,学习种植植物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先让幼儿自己说一说想怎样种,为什么要这样种,在此基础上,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每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与种植方法。

在讨论与了解之后,教师邀请家长和幼儿将植物或种子以及植物生长所需的物品带到幼儿园,在园内统一种植。幼儿依据之前和父母讨论的方式来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各类植物不同的种植方式。

最后是选择种哪里。买来的植物一般都有精美的花盆装着,但其实种植的容器可以是丰富多样的,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可以拿来当作植物的种植器皿。教师可以将“种哪里”这个问题交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决定。

经过一番挑选,幼儿选出废旧的烧水壶、小时候的雨鞋、红酒盒子、水果罐头、洗衣液的瓶子,他们与父母一起将这些物品改造成种植器皿,甚至鸡蛋的蛋壳也成了幼儿种植植物的器皿,多样的容器使得自然角变得生动起来,充满了童真童趣。

自主调整内容。

首先要注意主题性。自然角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一个板块,具有教育意义。因此,自然角也要跟进幼儿园教学主题的变化,时刻进行调整。

比如,在主题“常吃粗粮身体棒”的活动中,幼儿带来了很多的粗粮,活动结束后,大家把粗粮堆放在教室里,显得有些杂乱。对此,有幼儿便提出可以把粗粮放到自然角的豆类展示台。

这样根据主题来调整自然角,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延伸主题内容,让幼儿进行深入地讨论,更好地融入主题活动。

其次要注意季节性。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周期和适宜的季节,所以教师要根据季节及时更替自然角的植物。教师可以在季节更替的时间段与幼儿说一说适宜该季节生长的植物,并延伸话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比如,春天到了,父母和幼儿一起抓了很多小蝌蚪,幼儿便想着把小蝌蚪拿到幼儿园,让同伴们一起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教师便可以及时开辟一块地方方便幼儿观察与喂养蝌蚪。

最后要注意灵活性。自然角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动态、成长”的区域,所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时调整自然角的内容。

比如,在春天养蚕宝宝的时候,幼儿问教师:“老师,我想把蚕宝宝带来幼儿园给小朋友看看,可以吗?”教师同意后,与幼儿一起商量养蚕宝宝的地方、如何照顾蚕宝宝等一系列事情,并计划在自然角开辟养殖蚕宝宝的区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及时调整自然角,一方面丰富了自然角中的物种,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幼儿分享、观察的愿望,让自然角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自主创设环境

重视趣味性。

在环境创设方面,充满趣味性的环境创设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创设环境前与幼儿商量,根据幼儿的想法来创设环境。比如,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将各种农作物摆放在一个大盒子里,盒子四周贴上绿色皱纸当作农田,营造出丰收的景象;把水果、蔬菜等制作成各种小动物造型,摆放在板上,旁边适当贴上花、树、草等图案,营造出小动物在森林里开舞会的情景。

在后期加工方面,幼儿园使用的种植器皿大多是废旧材料,为了让其更美观,教师通常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适当地装饰与加工种植器皿。比如,将废旧的烧水壶刷上白色涂料,幼儿可以在烧水壶上随意涂鸦、粘贴,在花盆上系上漂亮的蝴蝶结,或是给废旧的铁管包上漂亮的包装纸,将洗衣液的瓶子裁剪成各种好看的形状等。通过后期加工,整个自然角更富有童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自然角的环境创设。

在标志方面,教师一般会在自然角中放置一些幼儿需要知道的制度说明,但是这些制度有时候是以文字或其他成人化的方式打印在一张纸上,幼儿难以理解也不会去看。对此,教师可以把这项任务交给幼儿,让幼儿商定管理的制度,决定记录植物生长过程的方式。幼儿一般会采用绘画或图示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方式不仅更容易让幼儿接受,也更添趣味性。

注重层次性。

首先,按植物名称摆放。在布置自然角时,除了考虑到摆放的位置、层次、疏密等,让植物摆放得整洁、美观,很好地体现出欣赏价值外,我们还需要让其体现出学习的价值。教师可以标记每个植物的名称,让幼儿将植物分类,根据植物的名称摆放,以此让幼儿更加了解每个植物。

其次,按动植物习性摆放。这一摆放方式比较常见,我们一般将自然角分为水培区、种植区、观赏区、饲养区等,按照动植物的不同习性分类,能够帮助幼儿区分植物的不同属性,在整体观感上也能给人带来整洁、清晰明了的感受。

最后,按植物周期摆放。植物的周期长短不同,照顾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摆放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植物周期的长短来分类摆放,分为短周期、中长周期和长周期等,这样在照顾管理时,幼儿也能够加以区分,对照不同周期植物的照顾方法来养护植物,以此更好地管理自然角。

(三)自主管理记录

拓展管理形式。

一是个别管理。为了方便,自然角通常是由教师和保育员负责日常管理。其实,教师可以将自然角还给幼儿,采取个别管理制度。因为在开学初每个幼儿都与家长一起了解了自己带的植物,熟悉该植物的照顾方式,所以,每个幼儿负责照顾自己带的植物,并做好养护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心。

二是小组管理。对中班幼儿来说,完全采取个别管理的形式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管理的形式,让小组轮流负责管理自然角,利用小组氛围带动每个幼儿参与自然角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小组中由幼儿自行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比如一人负责水培区,一人负责种植区,一人负责记录等,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自然角的管理工作。

三是集体管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自主管理自然角有一定难度,对此,我们采取了集体管理的方式,即值日生工作的办法。每天来园后,幼儿可以自行选择值日生工作。这种基于幼儿兴趣的任务领取方式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三种形式不一定是独立存在的,可以区分,也可以融合,教师应根据班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的方式,重点是要放手让幼儿自己管理,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明确管理价值。

对于种植类,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自然角内各种种植类的内容,比如,小班幼儿比较熟悉的种子发芽,土豆、红薯等根类植物发芽,他们可以观察发芽的现象和过程,了解植物的名称、外部形态以及生长变化过程,让幼儿萌发照顾和观察植物的兴趣。

中大班的幼儿一般会主动观察和照顾动植物,教师可以适当提供有刻度的尺、简单的记录本,让幼儿尝试通过测量、观察、记录来感受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在幼儿记录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记录的方式,只需要给予适当指导即可。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中大班幼儿在种植中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对植物的不同作用,还可以开展一些种植实验,比如分别把植物种到水里和土里,看看用哪种方式植物发芽的速度更快,以此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对于实验类,这一类种植活动多出现在中大班,中大班幼儿乐于深入探究种植活动,而实验类的种植能够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及其生长规律,也能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科学的实验方法。

比如,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类似“植物会呼吸吗”的实验。该实验分别选择三种叶子:刚摘下来的、刚飘落的叶子和枯叶。实验发现,刚摘下的叶子表面有很多气泡,刚飘落的叶子表面有少量气泡,而枯叶没有气泡,这类实验告诉幼儿,植物是会呼吸的。

又比如,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在装有白菜和芹菜的瓶子里分别滴入食用色素,白菜的茎会发生变化,而芹菜却不会。这种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的实验过程,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养成探究习惯、学到探究方法,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品质。

对于饲养类,自然角中一般都会养殖一些小动物或昆虫,幼儿平时主要是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比如它们喜欢吃什么、多久吃一次东西、怎么行走、怎么睡觉、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等。在喂养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先讨论它可能喜欢什么,并在记录本上记录下来,最后进行实践验证,从而帮助幼儿后期自主管理饲养类的动物。

提升管理质量。

一方面,教师要用奖励激发幼儿自主管理的意识。对幼儿来说,一次两次的管理工作不是难题,难就难在长期管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一天两天,甚至一周也不能看到成果,对幼儿来说,坚持管理肯定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管理与记录,我们设立了“护绿小卫士”的称号卡,完成任务的幼儿可以获得称号卡,积累称号卡达到一定数量的幼儿在学期末可以获得“护绿卫士”的奖状。

此外,在平时管理过程中,教师也会适当通过给予贴纸等奖励,帮助幼儿延长管理的兴趣,提升管理的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示范来引发幼儿自主管理的行为。教师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我们利用这一特性,在自然角的管理板块中,加入教师的一方天地,比如“X老师的小氧吧”等小区块,并告诉幼儿这是教师负责的区域,教师会和他们一样参与管理与记录。平时教师去浇水的时候,会通过自己的行动提醒幼儿应该去照顾自己的植物,以此督促幼儿持续管理自然角。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三、实践效果与不足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自然角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以此发挥自然角在教育中的价值。

(一)实践成效

内容丰富。因为前期活动开展得比较充足,幼儿对参与自然角管理工作的热情高涨,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所以,自然角中动植物的种类十分丰富、全面,还能够根据教学主题、季节等的改变及时作出调整和更换。

环境层次分明。在环境创设上,各班能根据幼儿的需求,划分区域进行后期加工。幼儿可以根据划分的区域了解不同植物的名称、属性、种植方式等。自然角整体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在兼具观赏性、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和观察的愿望。

幼儿学会自主管理。教师在相信、放手原则的基础上,让幼儿自主参与自然角的管理工作,灵活运用个别、小组和集体管理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长期管理的责任意识,以此更好地开展自然角的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无法全面照顾植物。虽然中大班可以采取自主照看植物的方式,但由于每个幼儿带来的植物生长周期不同,照顾的方式也不一样,幼儿可能无法全面地照顾到每种植物。

比如,有的植物需要每天浇水,有的植物可能一个星期只需要浇一次水,但有的幼儿没有“一个星期”这个概念,通常会忘记浇水或是和其他幼儿一起,每天都给植物浇水,这对于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有的植物很容易枯萎。

在这一方面,由于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幼儿的要求,后续可以利用一些标记帮助幼儿管理,或是邀请家长适时提醒幼儿科学管理。

后续跟进不够。在将管理权放手给幼儿后,幼儿能够及时记录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但是教师却没有做到及时跟进与反馈,没有帮助幼儿延长探索的兴趣,挖掘探索的深度,对此,教师应勤反思,后续还应加强跟进与反馈。

其实,现在大多数幼儿生活在城市中,离大自然越来越远,所以,幼儿园的自然角其实是幼儿接触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一个很好的场所。

教师不要让自然角成为活动室的摆设,而应科学利用这一场所,让幼儿参与其中,自主、自发地去创设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然角的价值。
文来源于《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第35期(12月出版)

◆  ◆  ◆  ◆  ◆  


想掌握学前教育大咖的最新资讯吗?

想一键获取各种学前教育资料吗?

想近距离了解《当代学前教育》编辑部吗?

那就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当代学前教育》交流群吧~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拓展阅读:
虞永平:幼小衔接应回归常态
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这10点教育心得,关乎孩子的未来
钱志亮:自我牺牲式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刘    焱:当前关于游戏和教学常见的认识误区
董旭花:“自由”的游戏不等于“自主游戏”
张   晖:幼儿园课题研究值得关注的八个问题
姜   勇:谈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
叶平枝:新冠疫情背景下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再思考
华爱华:幼小衔接不是抢学,游戏才是幼儿的正当行为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当代学前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实践探索】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