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材料,大智慧
——基于幼儿主动学习优化支持性环境之材料研究
《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促进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为了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水平,更好的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发挥区域游戏的教育价值,10月18日,鸣凰实验幼儿园艺术园开启了一场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关于材料投放的教研活动。
大1班、中4班、小3班的老师根据幼儿当下的兴趣确定了各自的班本戏剧课程:“我看起来很好吃”、“一个瓶子”、“爱吃水果的牛”,充分利用教室空间根据主题设置了多个项目组,并与幼儿一起搜集、投放多种游戏材料。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与材料对话,与同伴互动,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开放班级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班级戏剧主题项目式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空间调整;观摩的老师结合本次研讨主题,采用定点、扫描、追踪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
观摩结束后,老师们集中会议室进行思维的碰撞。三个班级针对本班戏剧主题项目式的区域游戏分享了选择材料、投放材料时的前期准备和思考。
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用团讨的形式及时补充、增添幼儿需要的材料,并根据幼儿的需求与其一起不断调整教室建构区的范围与位置。
根据主题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在游戏中幼儿情绪高涨,但因为幼儿能力略弱,游戏推进较慢,但也能跟随幼儿表现不断进行调整。
在设置区域时将戏剧元素融入到主题游戏中,但因为在小班初期,游戏材料略显单一,有待教师多思考,并不断向幼儿展示材料多变的趣味性。
现场观摩的老师也结合研讨主题介绍本班材料的投放、游戏的推进策略,与此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1.如何让小班幼儿开展沉浸式建构游戏?
2. 怎样处理表演区同种表演节目的单调性?
3. 戏剧如何能与益智区相结合?
可以说班级环境中的每个角落的一景一物,其实都是我们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和专业能力的一种外显。学无止境,研讨活动最后主持人还与老师分享了有关“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材料投放的策略”。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受益匪浅,对于材料的投放,支持幼儿主动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是一份新的收获!
排版:孔秋莲
照片:丁莉霞
审核:周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