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大班阶段幼儿分享行为现状的分析,探寻分享意识淡薄产生的原因,认为幼儿缺少分享行为有家庭结构、家长观念、教师理念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提出在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过程中,应注意为幼儿创造分享环境、注意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 分享行为 原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45
根据美国经验主义儿童心理学者罗茨特所述,分享是个体人格构成的重要部分,是指将情感和物质与他人一起感知、体验和共享。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分享是良好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和发展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以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目标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所以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课程。
但是,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果来看,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大班幼儿在行为过程中缺乏自觉主动的分享行为,与他人分享的意识淡薄,在心理状态中处于自我支配为中心的阶段。笔者在本市某一幼儿园对大班年级幼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并采用访谈等调查方法与一线教师进行了交流。就该校大班年级幼儿的分享行为获得以下数据:在75人中,一旦拿到玩具就独自一人玩耍,完全不允许别人共享的幼儿占49%;见到自己喜爱的玩具就想获得,如果已经被他人占用就会发脾气、情绪低落或者用哭闹行为来宣泄的幼儿有3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32%。这些结果表明相当数量的幼儿未能表现出稳定的分享观念,其分享行为也没有体现在学习和日常活动中。
1 幼儿分享观念淡薄的原因
从大班阶段幼儿思维与行为特点来说,他们尚不具备移情与换位思考的能力,不能理解他人的需求,同时也缺乏分享的技能。此外,这一现象也与社会家庭的构成特点以及目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存在一定关系。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除了年龄因素决定了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能力之外,主要还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1 家庭结构影响了交流环境
环境行为理论指出,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心理、思维和行为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阶段的幼儿大多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普遍存在对子女的溺爱行为。祖父母主导负责幼儿日常活动的家庭中,溺爱现象则更为明显。幼儿受到过分的保护和依从的客观现状往往使幼儿失去了很多与他人进行理往的环境和机会,从而萌发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和心理。同时,由于家庭环境相对闭塞,幼儿很少有机会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和交流,这也使得幼儿遇到需要分享的状况时会出现不适应现象。
在一次以“看医生”为主题的角色游戏中,欣欣一开始扮演护士角色。当教师要求角色互换时,她立即表现出烦躁情绪,拒绝将护士帽交给第二轮表演的涵涵同学。这时候,涵涵也立刻上前争抢,双方有了肢体上的冲突。老师将两人分隔开之后,欣欣就开始大声喊叫,并且在之后的游戏中一直闷闷不乐。观察到这一典型案例后,笔者与教师和家长分别作了交流,发现欣欣与涵涵均为独生子女,在课堂时间外,很少与同龄人一起玩。父母工作较忙,平时由祖父母照顾起居和负责接送,在家中比较任性,时常发脾气、摔东西。
1.2 家长教育及行为误区产生误导
家长教育观念作为行为发生的心理来源,以教养行为为中介,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特征的发展。虽然幼儿有接受幼儿园教育,但是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还是与父母(抚养者)在一起。他们在行为和情感上依靠并且有意识地借鉴父母的行为方式,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式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尤其是个性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会产生很明显的或正面,或负面的结果。
在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后,教师安排孩子们进行自主游戏。强强拿到了玩具消防车,在游戏中,很多幼儿都围着他。希希提出了借用玩具的要求,强强完全不搭理他,之后迅速地转到另一张桌子玩耍。笔者问强强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他的回答是:爸爸说过,要保护好自己的东西,不能让别人把东西弄坏了。
一些家长在教育幼儿注意财产安全的时候只注重传达教育目标,而忽视了教育观念和方式。还有一些家长,他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就缺少分享的意识和行为。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也受到了这种不良影响。家长教育观念和行为上的这些误区,使得很多幼儿占有欲很强而缺乏分享意识。
1.3 幼儿教师教育中的不足
在学龄前儿童教育中,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这种核心作用体现在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说明,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他们的活动与教育方法往往会在幼儿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成为方向性的引领。教师要对幼儿正确行为习惯作出引导,就必须能够及时接受并且对幼儿行为作出恰当的反馈。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会忽略这些因素。
在一次主题为“交通工具”的建构游戏中,孩子们选用积木搭建各种交通工具。小锐搭建一列火车,他很快就把手上的材料用完了。他焦急地看着未搭完的火车,然后环顾四周,发现小洋身旁还有很多积木。小锐就走了过去,向小洋借积木。小洋一把将身旁的积木拢在一起,对小锐说:不行,我自己要用。小锐失望地跑到老师那,告诉老师自己没有材料搭火车了。老师让小锐向别的小朋友借一下,小锐辗转了好几个小朋友终于借到了积木,但同时游戏的时间也快要结束了。事后老师没有再提到这件事。
教师没有抓住这个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小事就让它过去了。由于一些教师缺少对分享意识教育的认识和经验,同时在这一方面意识不强,在幼儿园中,关于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分享意识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真正能做到指导幼儿体验分享并会坚持分享的教师并不多。这些教育中的不足,也是很多幼儿分享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
围绕上述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观察,从幼儿性格、心理需求、选择能力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班阶段幼儿年龄小,在认知、理解等方面能力相对较差,情感上还处于情绪化、感受化的阶段,对于社会领域的集体活动中,容易受到倾向性引导。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认为培养幼儿分享意识有效的方式便是以多种途径渗透教育。
2.1 营造提倡分享的氛围
在有意识地创设分享机会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通过体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互动行为而产生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创设活动环境,鼓励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感知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需求,逐步形成分享意识。在这一点上,还应该特别重视学校和家庭相互沟通与合作,以便形成两者间的合力。
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将每阶段中的某一天作为专门的分享日。在这一天可以以分享玩具,分享故事等为主题开展活动与游戏。家长也可以引导幼儿从他们的书籍、玩具中挑选一部分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2.2 通过言传身教正面引导
教师和家长都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他们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和情感体验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从引导者的身份出发,教师和家长都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在分发物品时,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的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传递给幼儿,使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类似的行为。同时,教师和家长可以抓住恰当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
3 结语
通过观察研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时要注重到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考虑到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从幼儿的感受出发,激发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的行为。通过行为设置和榜样树立,引导幼儿接受感性的认识,得到行为上的熏陶。同时还要注意到,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并不局限在幼儿园,教师应该取得家庭、社会的配合。
参考文献:
[1]李德显.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2]曾英.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J].西华大学学报,2005,(12).
[3]顾艺文.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J].早期教育,2007,(4).
[4]何婧.浅谈幼儿的分享意识[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作者简介:王伟红,宁德技师学院,福建宁德 352100
【大班幼儿分享行为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