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杭州市西庐幼儿园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5MjA5Mw==&mid=2247506076&idx=1&sn=8ed9ad3916c77dacf1f4a46e728f062f
建构区里的
拆塔行动
续前
西湖区西庐幼儿园大一班建构区的孩子们完成雷峰塔作品时,向中二班和建构室借用了部分清水积木。近期,借出班级的孩子们要求建构小组归还这些积木,孩子们面临拆除雷峰塔的任务。如何借助拆除作品的契机,引发孩子们进一步游戏与学习行动呢?我们对此进行了活动预设与分析,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
问题预设如下
1.建雷峰塔总计用了多少块积木?
2.雷峰塔每一层有多少块积木?
3.怎样分类与统计更方便计数?
4.如何按清单归还?
游戏生长点
1. 幼儿从生活中获得最初的有关数、量、形、空间、方位等方面的经验,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拆除雷峰塔在已有建构的经验基础上,这样的活动是有前经验支持的延展学习。
2. 以真实拆塔行动为背景,让幼儿学习用数学的方法和思维对计数进行认知、改造、分析、整理和组织,体验真实操作到数学抽象的转换过程,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拆塔行动组
成员:葫芦、小宇、乐乐、冉冉、小宝
第一次的拆塔行动
?
初次统计记录
2.这一层究竟几块积木?
小宝和冉冉一边拆塔一边计数,“1、2、3、4……28”,乐乐负责接过积木,分类放进不同的筐子,并整齐整理。葫芦在一旁负责在白纸上画表格,观察大概拆除的积木形状和种类,在绘制的表格中一一做好记录。等到最上面一层全部拆除完毕,葫芦问乐乐数量,乐乐问小宝,小宝看着冉冉,冉冉瞪大眼睛说“27?”,小宝又说“不对,28?”四个人都不清楚到底是多少?
幼儿发现:
在计数时,虽然四人都有分工,但有效合作是需要互相提醒和配合,各干各的不是真正的合作。为了准确计数,需要对拆除、计数、分类与整理、记录保持在同一工作节奏上。他们又一次对四人分工和具体合作进行了“协商”,特别明确了拆塔流程:负责拆除的幼儿要按种类拆除并清点,整理的人同时计数,记录者“监管”计数并及时完成书写记录。
教师思考与支持
绘画故事
大班下学期,大部分幼儿在按物点数、分类统计、数字书写等能力已基本达成指南的发展指标,且合作能力强。但在实际运用中,因缺乏对生活学习场景预判,导致第一次计数失败。幼儿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因此,教师可通过观察幼儿游戏并及时发现问题,采用“问题”的引导方式,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找到问题成因,放手让幼儿自己解决、协调合作。事实证明,只要分工与合作任务被进一步明确,大班幼儿可以完成一定数量的按物点数、分类统计的数学学习。
第二次的拆塔行动
整理计数的方法
幼儿发现:
计数时可以按层、堆为数量单位,如10个为一层或一堆,方便累计计数;以2为进位、10为进位的点数,可以更快完成计数。
教师思考与支持
绘画故事
大班大部分幼儿已掌握基本的10以内心算、目测点数能力,还会以“2”为进位进行点数,且点数准确率高。并已初步萌生了运算的想法和10进位运算的兴趣,如将积木整理成若干层,层数数量相加等于总数。受抽象数字运算能力的影响,虽然幼儿已有运算的意识,但还不能达到超出10以上的加法运算。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教师引导幼儿以“2”为进位的点数,支持幼儿顺利地完成了94的数量计数。
第三次的拆塔行动
1.有争议的圆柱体
第四次的拆塔行动
最终四张记录单的积木总数为124块
幼儿发现:
准确计数必须准确对应,建构雷峰塔塔基时用到建构区大部分不同种类的积木,计数必须对应积木种类,而总计数是每一种类积木之和。
教师思考与支持
绘画故事
大班幼儿对分类计数和总和计数已有认知,也会灵活运用生活中的运算经验,比如计算工具的使用。教师应支持并尽可能提供幼儿学习的机会,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芮老师的支持下,孩子们获得手机计算器的支持。操作中,他们对手机机器算的使用真实地体现了对数字、加号、等号、连加的认知基础和操作经验,顺利地获得得出算式得数。
拆搭统计图
幼儿发现:
摞起来的雪花片容易倒,数量多的积木数用建构一个数量为10的花,计数时更快速;不足10的计数必须保持手口一致的点数,可以保障准确性。
教师思考与支持
揭晓时刻!!
第一层:227块
第二层:74块
第三层:108块
第四层:100块
第五层:54块
第六层:22块
塔顶:36块
孩子们建造的雷峰塔
总计用了627块积木!!
大班幼儿已能以物代物的理解数量关系,为方便及高效完成计数任务,结合生活经验用雪花片作替代物完成计数,实现了数量与抽象数字转换关系的深层次理解、物与物转换的守恒数量规则。为满足幼儿运算的愿望,教师也适时的提供了手机计算器的方式,帮助幼儿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成就感。
归还积木
按照借物清单,孩子们分别归还了借来的积木。
圆满完成任务!
活动感悟
本次活动,我们从担心孩子们可能没办法完成拆塔统计和计数任务,到每一次都惊喜地发现他们努力地在进行创造性学习。让我们意识到:尊重幼儿在数学领域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支持儿童个体在深度学习中的想法和做法,多观察、多思考,适时组织团讨、支持幼儿个性化和小组式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真正遇见每一个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迸发”的能量与成长。
1、2、3、4、5……
2、4、6、8、10、12……
我们班有37张小椅子、74个水杯、296块小毛巾
园子里有8棵银杏树、25棵竹子、60棵郁金香、90个篮球……
孩子们的计数游戏还在疯狂进行中~
精彩视频回顾
版权说明
本文系杭州市西湖区西庐幼儿园原创作品,版权归杭州市西湖区西庐幼儿园和《西湖儿童研究》公众号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往期链接

XIHUERTONG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个爱分享有态度的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湖儿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