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省幼儿教育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研训
暨“基于核心经验的教学与游戏”专题研讨活动
浙江省幼儿教育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研训暨“基于核心经验的教学与游戏”专题研讨活动已经召开整整一天,前期各位小编就
各领域核心经验解析的联合报告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阅读)
基于核心经验的规则游戏的设计与组织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阅读)
做了详细报道,在核心经验解析的铺垫下我们了解了核心经验下的游戏设计、组织、观察、解读如何开展,那么核心经验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与实施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一探真谛了。
这里有
最灵动的语言活动现场
这里有
最美丽女神团队的精彩研修
我们的目标是让不在现场的老师如临其境,让在现场的老师重温这个美好的上午。
——《西湖儿童研究》超能小编
镜头一 我的邻居是狐狸?
《我的邻居是狐狸》由法国作家瓦莱里·斯特吕所著,故事讲述的是兔子住在草原上,草原上有个关于狐狸的可怕传说,有一天兔子无意闯进了“狐狸”的家……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兔子眼前。故事最精彩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它用具体的故事、具体的话语把孩子发现世界的过程和外面世界的可能性呈现出来。
前阅读经验的学习
西湖区象山幼儿园的何单翡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关键画面的观察解读,鼓励幼儿大胆推测、质疑、猜想、推理“我的邻居是谁?”并说出理由,通过“兔老大”描述的狐狸和“我”亲眼见到的狐狸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真相。何老师引导幼儿说得有理有据,从而积累相关的前阅读经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镜头二 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什么日子》,是由日本作家濑田贞二与林明子合作所著的绘本,“早上,真真出门前给妈妈出了谜题:今天是什么日子?妈妈根据提示在房子的各个地方找到一封又一封信。这些信里藏着什么秘密呢?”故事设置了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吸引孩子一步步往下读,最后更有一份惊喜在等待。
说明性讲述
浙江省交通厅幼儿园的潘链娣老师通过找物品的游戏引出主题,在她准确的提示下,孩子马上找到了礼物盒,瞬间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使用凭借物帮助孩子理解讲述过程中规范准确地描述信息的重要性,并尝试运用说明性语词进行讲述。运用现场实验及对比图示的方式(找磁铁),在幼儿的观察对比和思考中显而易见地发现:笼统的信息描述与精准的信息描述之间的差异。以帮助妈妈找到真真的六封信的故事情境,通过集体、分组多形式地运用方位、序号、颜色、形状等准确的语词和简洁的句子讲述,试图让幼儿在游戏中“无痕”地学习运用。孩子在教师搭建的解读提示卡支架下不仅清晰感受说明性表述的重要,大胆尝试表述,更在环环相扣的情节中用独白式语言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镜头三 挠挠大怪物
《挠挠大怪物》由法国作家爱德华·蒙松所著,这是一本超好玩的互动游戏书,让孩子边读边动手玩起来。它可以满足孩子支配事物发展过程的心理,能引导孩子探求形象的结构组合。
说明性讲述
西湖区留下幼儿园的杜琴华老师事先让幼儿分组自己创造大怪物,在分享大怪物绝招中初步感受说明性讲述;接下来在“太空舱游戏”中,孩子用语言指挥教师调整,通过“语言提炼、计时控制、暂停奖励”等教学策略,引导幼儿对图形颜色、形状、数量、位置等信息进行讲述,教师予以调整。杜老师另辟蹊径,以外太空星球为游戏背景,逆向操作,带领幼儿发挥无限的想象,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说明性讲述。环节间的讲述要求层层递进,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获得内隐于浓厚的游戏情境中,孩子的说明性语言自然而然地获得、提升并完美呈现。
二、基于核心经验的说明性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
现场教研
省交通厅幼儿园
潘链娣老师
留下幼儿园
杜琴华老师
西湖区紫荆幼儿园
叶茵茵老师
枫华府第幼儿园
孙兰飞老师
西溪花园幼儿园
倪晓明老师
当聚焦儿童语言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我们致力于帮助儿童积累关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学语言的多种核心经验。其中讲述经验作为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思维表征形式,既能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同时又促进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读写能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儿童未来学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预测变量和基础。审视现状,说明性讲述这一核心经验相较其他的经验而言,幼儿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原因在于幼儿对此类活动接触甚少,教师重视和研究不够,自身素质较弱。因此,本研讨尝试以《挠挠大怪物》《今天是什么日子》两个说明性讲述活动来引发反思、归纳策略,基于说明性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讨如何落实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
干货有三 ↓ ↓ ↓
说明性讲述是独立讲述的一种类型,是用简单明了、规范准确的独白语言,说明与解释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或操作过程的讲述形式。
学前阶段儿童说明性讲述学习的核心经验,主要包括以独白语言的形式进行说明性讲述,使用客观、规范准确、简洁明了的说明性词句,以及理解说明性讲述的内容组织方式等。
它是一种要求讲述者脱离情景场合,独立构思讲述内容,并用简洁明了、规范准确、客观、有条理的讲述方式。它与口头语是截然不同,独白语言较为理性,较少使用生动形象的形容词,不需要丰富的感情色彩,而是从客观的角度表述。
说明性讲述在运用时要求词句规范准确、简洁明了,但却要求保持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如在初始阶段,能够规范用词而非口语化;在稳定阶段能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或者简单句讲述直观的事物特征;在拓展阶段能准确地用名词、形容词、方位词等词汇讲述事物的各种特征。
是指如何组织自己所要讲述的内容,思考怎样才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讲述。掌握好内容组织方式,不仅有助于自身在描述时更有条理性、方向性,同时也有利于倾听者清楚地接收到信息,但它同时也是说明性讲述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们可以在一日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将这种意识和方式传递给孩子,先从直观讲述事物的特征开始,逐步过渡到有顺序地讲述事物特征,进而再达到有主次、有重点地讲述。
NEXT
了解了说明性讲述的内涵后,接下来我们将目标定位与环节设计与大家分享。
目标的设计要体现核心经验,它应该是客观的、具体的,而非主观的、笼统的。要明确目标设计背后是为了达成什么、解决什么、发展儿童什么,对活动要实现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今天是什么日子》的目标为例,原目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的过程中体验故事的情趣”看似很明确了,但是通过“看、说、找”到底要解决什么,在这些过程中孩子获得了哪方面的经验?是模糊不清的。再比如像“能准地确描述事物的关键信息”,什么是关键信息?孩子理解吗?其实所谓的关键信息、重要信息都是老师主观认为的。
环节设计教师融入规范用语,将事物说清楚,口令说明白,才能让幼儿增加知识经验;环节的设计要考虑实践性,孩子只有实践之后才能将尝到的“甜头”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并愿意继续表达出来;增加体验性的和直接感性经验的环节,才能真正帮助儿童积累他内在习得的核心经验。可以参考《今天是什么日子》和《挠挠大怪物》的环节设计,如下图:
NEXT
目标定位与环节设计已经明确了,那我们该如何搭建支架?又有哪些组织策略呢?沈特团队以三个话题讨论为切入点,深入浅出的梳理出一系列优质策略,纯干货在这里,且听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话题一:如何在活动中引发独白语言?怎样才算好的凭借物?
话题二:如何激励儿童客观、规范、简洁、明了的使用说明性语词?
话题三:如何让幼儿有顺序、有重点的讲述?
1. 活动中有游戏,游戏本身就有激励作用,调动了幼儿进行独白语讲述的内部动机。
2. 活动中有合理情境,幼儿的独白语言自然而然地被引发。
1. 好的凭借物,它应该是孩子常接触,有感性经验的。
2. 好的凭借物,它应该是孩子可看懂,能感知理解的。
3. 好的凭借物,它应该是多个维度的,藏各种信息的。
思维导图 图片信息卡 说明书
特征明显的实物 幼儿作品 平面图……
激励幼儿的策略
1. 顿感——准确
教师做出“迟钝”的表现,故意做相反的操作,引发幼儿说得再精确一些,具体一些。
2. 释疑——规范
当孩子遇到的疑惑,教师及时解释、说明,并帮助他们用规范的词语来说明事物。
3. 限时——简洁
教师使用限时(限字数)的策略,鼓励幼儿用简洁的词句概括事物的特征。
4. 距离——客观
教师巧妙地以一种游戏化的方式,使幼儿与操作板(凭借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引发幼儿必须要客观地说清楚形状、颜色、方位,才能让教师执行其口令。
1. 鼓励幼儿使用“先……,再……,最后……”或者“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有序说明。
2. 鼓励幼儿有意识地去组织语言的结构,逐渐从有内容地讲,发展到有顺序地讲,以后还会逐渐发展为有重点地讲。
最后
在研讨过程中对核心经验的解读,是能够帮助我们越来越理性的去思考,我们每一个策略都指向哪一个发展点,老师们在最初设计活动时,为了让活动目标更聚焦说明性讲述,整个教学活动是直奔着核心经验而去。老师在活动中反复强调“重要信息”,却忽略了感性的一面。所以我们可以加入对生活情境的细腻描述,将核心经验内隐于情境发展之中,我们一定要铭记发展儿童能力的同时关注儿童“全人”的人格培养。
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
?理性思考的老师
?感性表达的老师
?灵性创造的老师
每一个教学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考验的是老师的“教学技术”,对儿童现有水平的了解、活动环节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甚至是活动中儿童可能给予的反馈的预设等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光是这样的准备还不足以让一个教学活动完美呈现,还需要在活动现场中有灵动的“教育艺术”,因为孩子本就是很灵动的,怎样根据孩子现场的表现进行敏锐的捕捉、及时的推进、智慧的碰撞才能让教学活动更有嚼劲,当然,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的实践、反思、提升。
为期一天半的浙江省幼儿教育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研训暨“基于核心经验的教学与游戏”专题研讨活动就这样接近尾声了,会场里坐满了来自浙江省各地市的幼教同行们,这满满当当的研修之旅究竟带给他们怎样的惊喜和感动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师们的心声。
此次研修让我们将研究视角转向教育教学的本质,核心经验深深印刻在我们脑海,我们认为核心经验最大的价值在于给予活动设计基本的指引。
专家们结合教学实际和游戏设计一一解析了各大领域的核心经验,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受益匪浅,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核心经验强调学科的特质,更细致的揭示核心技能的发展和规律;掌握核心经验就是掌握学科的内在体系,让我们眼中有目标、心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
一天半的研修就是一顿丰盛的大餐,菜多量足营养好,满满的教学活动,教育信息让我们收获颇丰。这里有最前沿的教育智慧,这里有优质策略的补给,这里给了我们满满的动力。
我们只有抓住核心经验才能让教学活动更有价值,才能读懂幼儿各种行为的独特价值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进行有效的支持和助推。
核心经验不是新鲜事,但它有着新鲜的视角,一个是优师教研,一个是专业的视角。如果我们是园丁,现在我们了解核心经验就好比了解花朵是有花期的、有自己特性的,那么我们不会着急,我们可以静待花开……
正在看:让我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核心经验的内涵;回头看:其实《纲要》、《指南》里就藏有核心经验;朝前看:让我们多听多看多思多行,让我们去发现儿童。
本次研修:是梳理更是一种引发;是抓手更是一种丰厚;是整合更是一种链接;是渐进更是一种推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016浙江省幼儿教育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研训
暨“基于核心经验的教学与游戏”专题研讨活动
西湖儿童研究
发现儿童
xihuertongyanjiu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湖儿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