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育教学】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如何有“质”又有“量”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教育教学】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如何有“质”又有“量”-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向巧: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幼儿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对于幼儿园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国家政策的要求、学前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以及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需求,本文提出应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展开评价,主要包括结构性质量评价、过程性质量评价和结果性质量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在“量”上要注重评价对象要全面、评价机构要多维、评价要定期;在“质”上要注意评价标准完善、评价内外部结合、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基于文化、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


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入园难”和“入园贵”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什么样的幼儿园是好幼儿园,我们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当前,学前教育领域呼唤着一个全面系统、真实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产生。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背景下,形成一个有“质”有“量”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我们完善幼儿园评价、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缘由




厘清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缘由,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还对我们进一步明确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意义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国家政策文件要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就已受到关注并迅速推进。90年代初,《幼儿园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就进入到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探索阶段。进入21世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首次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颁布的《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及《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指出,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重点工作是建立健全评估监督体系。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十分重视幼儿园教育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由国家的政策文件引领。


(二)学前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一直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为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知道已有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在学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应运而生。


(三)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手段


学前教育评价具有鉴定、诊断、改进、激励、导向功能。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我们发现目前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例如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有助于准确判断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与我们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且评价的结果还有助于为幼儿园提高教育工作质量指引方向。可见,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



结合新时代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根据已有学者刘霞、文明等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划分,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应该包含结构性质量评价、过程性质量评价和结果性质量评价。


(一)结构性质量评价


结构性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资格、班级规模、师幼比、教师的稳定性、幼儿园管理、教育经费、园舍场地、人员配置、设施设备的评价。结构性质量评价是对幼儿园的“输入条件”进行评价,不以情境为转移,有助于保障学前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为幼儿将要体验和经历的环境进行了初步审查,建立有序开展学前教育的框架。


(二)过程性质量评价


过程性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对师幼互动、课程与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健康和安全工作、家长的参与以及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记录的评价。过程性质量评价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关键部分,它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教育活动及后续发展。


(三)结果性质量评价


结果性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身心健康与动作、认知与探究、语言与交流、社会性与情感、美感与表现方面的评价。结果性质量评价是真正以幼儿为主体的、充分尊重幼儿的评价,正视幼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助于检查幼儿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发展目标,最终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个部分的评价共同形成了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三个部分既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又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结构性质量评价为保障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结果性质量评价对于一段时间内的教育结果进行检测,确定幼儿与发展标准之间的差距,过程性质量评价则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既受结构性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又影响着结果性质量评价。在这几种评价的相互作用中,幼儿园教育质量才能够有所提升,幼儿才能受到科学的教育,得到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



在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中,量是质的前提,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必须有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在厘清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缘由与内容之后,如何进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显得越发重要。在“量”的方面要注重普及性和多样化等,从“质”的角度要注意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等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的实践


评价对象全面。当前,开展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幼儿园大多是示范性的公办园或者普惠性的民办园,只占全部幼儿园的一小部分,不具有普及性。所以,我们应当在所有的幼儿园里推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全面性。


评价机构多样。单一机构的评价具有片面性,得出的结果不足以全面反映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多机构评价有助于弥补各机构评价方案的不足,所以我们要结合多方的评价,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互补、全面。


定期开展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具有时效性,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会随着国家经费的投入、幼儿园学习环境的改变、师资水平的提升等而有所变化。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应当根据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的可观察测量效果的期限等,定期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的时效性。


(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质”的实践


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标准应当分为基本性标准与发展性标准,基本性标准力求所有幼儿园都能达到,发展性标准要求部分幼儿园达到。同时,我们要关注到评价标准运用地区的差异,以及地区差异带来的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限制。另外,我们需从国家、省(市)政府、幼儿园三个层面建立三级评价标准,并进行完善,保证评价的系统性。


评价内外部结合。外部评价是指非幼儿园自身的评价,主要包括由政府组织的评价、社会中第三方机构的评价等。内部评价是指幼儿园内部的自评,包括由领导者组织的评价和保教人员自身进行的评价等。在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时,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倡导让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弥补政府组织的评价与幼儿园自身开展评价的不足,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评价主体多元。我们常见的是由国家和政府、幼教专家团体以及幼儿园保教工作人员所构成的评价主体。在新时代关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中,家长与幼儿也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符合国际教育分权,即教育民主的大趋势。美国儿童教育家丽莲·凯兹提出,有意义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应关注“身为一个小孩,在幼儿园里感觉如何?”幼儿园的教育只有真正从幼儿视角出发,为了幼儿的发展,才能成为有质量的教育。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时,我们强调多主体参与,特别需要重视家长和幼儿的参与,保证评价的真实性。


评价基于文化。普适性的评价标准一定要考虑到文化回应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幼儿园教育是基于本民族的文化开展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时,我们要灵活运用标准,对幼儿园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中的这些文化因素进行关照和回应,避免用完全统一的标准对各民族地区的幼儿园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的多样性。


反馈评价结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结果的反馈关系到评价目的的实现。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许多是“空有其表”,评价结果仅呈现在纸质文档资料中,没有用于指导实践。新时代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还需要认真研读评价的结果,对照标准找寻幼儿园在当前教育中与优质的幼儿园存在的差距,积极运用评价结果指导实践,保证评价的实用性。


总之,我们要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缘由、内容以及实践层面着手,有效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要求,完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质”和“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R/OL].[2008-04-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0107/t20010702_81984.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ER/OL].[2012-03-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1/s6500/201202/t20120212_136728.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ER/OL].[2018-11-15]http://www.gov.cn/xinwen/201811/15/content_5340776.htm.

[4] 王坚红.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刘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6] 文明.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7] 胡慧闵,郭良菁.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刘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9] [美]丽莲·凯兹.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M].廖凤瑞,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 李召存.探寻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J].教育研究,2017(4).


本文来源于《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2021年第29期(10月出版)。 


◆  ◆  ◆  ◆  ◆  


拓展阅读:

虞永平:什么学习内容对幼儿有价值?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叶平枝:从师幼互动看教师的“为”与“不为”

刘晶波: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

刘焱:融合课程与游戏的实践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沈颖洁: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支持儿童深度学习

孙蔷蔷:幼儿园该如何自我评估园所保教质量

秦元东:活动区与材料区——游戏空间规划的来龙去脉


【教育教学】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如何有“质”又有“量”-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育教学】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如何有“质”又有“量”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