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郑三元·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295篇
6630字|阅读时间约13分钟
我们一直在倡导:
儿童是教育的中心,要以儿童为本?。
但是我们很少去解释为什么要以儿童为中心,为什么童年应该在人生各阶段占有一席之地。
童年充满奇幻的色彩,它远离理性,没有秩序和规则的霸权,也没有利益得失,它只有充分地游戏、单纯的想象。
一切事物都有它们自己的价值,都是值得敬畏的生命,包括一棵树,一只杯子。这是一个充满情感、柔软的感性世界。
当我们承认儿童在成人世界中的位置,承认童年的价值,其实就是在承认人作为人的价值,就是那些涉及心灵的精神世界,比如怜悯、想象甚至是幻想。
规则、效率、成败褪去耀眼的光芒,人作为一个情绪集合体,像整个世界展现自己,也以更辽阔的胸怀拥抱这个世界。
教育回归人文性,课程回归儿童生活,是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并立于我们教育领域的可能,那些被称之为“不成熟的状态”便是无限可能的状态,也是最美的状态。
因为创造力源于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而好奇是对“无知”区域的不断探寻。
当我望着那被围墙紧裹的幼儿园,当我走近那紧锁着门的活动室,当我敲开活动室的门终于看到那些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们时,我的心情一步步地变得沉重起来。
狭小的户外活动场地,除了几件大型玩具及几盆花草外便无他物;
活动室严格说来像教室,几十张桌椅已占去绝大部分空间,室内区角活动基本上没有开展。
这里的大部分班上、下午加起来要上三节课,幼儿大部分时间坐在活动室内,除了做操外,其他户外活动开展得很少。
看着眼前这些被“保护”起来的孩子,我不禁想起那些从小就坐在玩具堆中很少出门的孩子,那些成天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剧、娱乐节目,唱着卡拉OK的孩子,还有那些在摄像机镜头前模仿成人的动作载歌载舞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吗?
如果说不是,难道我们眼前的幼儿生活不是既成的事实?
如果说是,那么这种生活现实是幼儿生活的真谛吗?
01
我苦苦地追寻她
我终于在儿童的生活世界里发现了她
在那里,幼儿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谓科学、客观的标准去看待事物的,不是按习惯性的常规或“理论框架”来分析事物合不合理、对与不对,而是按自身的感受与需要直言不讳地表达事物可不可爱,以及自己喜不喜欢。
他们看待事物时首先不是考虑遵循规则,而是凭借臆想或即兴、奇异的想法,因而他们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富于变化的,就像“1+1”不一定等于“2”,而潜藏着无限可能性一样。在那里,儿童的细腻与敏感将告诉你许多令成人惊叹的发现。
在那一种生活世界中,幼儿以全部的情感和能量来探究自己和世界,就像西西佛斯一样永不知足、不知累。
如果说幼儿对于外界的思维也有逻辑的话,那也不是规则的逻辑。
而是诗性的逻辑,即感性直觉的逻辑,音乐性的逻辑,想像的逻辑,内心自由的逻辑,酒神的逻辑,审美和艺术的逻辑,它是儿童感性丰富性的具体体现。
这种诗性逻辑是创造性发展的源泉。
杜威说: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
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
当妈妈告诉孩子春天来了,孩子问:“春天是谁?是坐车来的,还是走路来的?”
当教师说:“今天是七月一日,是党的生日。”孩子问:“党的家在哪里?党有外婆吗?”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拟人化的世界。
幼儿一本正经地给小布熊喂饭,把小布熊当成了同自己一样的人;
树脂冒出来,幼儿说树在哭,树同人一样是活的;
窗户是房子的眼睛,房子也是活的。
儿童可以与它们展开对话。
成人认为房子只不过是由建筑材料堆积而成的死的东西,而树也只不过是一种植物罢了。
儿童的生活世界既没有地域概念,他的玩具可以丢得到处都是,也没有成人世界中的秩序概念,他往往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
同时,儿童还没有钟点的概念,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兴趣的活动的时候,往往忘记了时间,有时还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某一活动,全然不顾还有别的事要做。
儿童的生活世界其实就是童真、童趣与童话般的世界。
儿童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轻松自在的,天真烂漫的,诗情画意的,多姿多彩的,这种生活令我欣喜与激动,令我向往与陶醉。
02
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有理由让儿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无意的影响、无形的渗入使不少幼儿变成小成人。
囫囵吞枣地模仿成人的言行,愈来愈远地离开了人生中最可宝贵、最可珍惜而又最短暂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现在的成人社会太早地框着我们的孩子,可爱的童心,可贵的童真,都被淡薄遗忘了。
我们不能不负责任地反思:“在今日商业文化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的社会,我们太自私了,太短见了。”
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自由自在的同伴交往存在严重不足:
在幼儿园面对的是教师和被组织起来的孩子,一回家便处在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包围”之中,就连电视书刊中的小伙伴,也多半是由成人的意愿和想像塑造出来的形象,这是与孩子自己的世界全然不同的。
本来属于儿童的生活空间在一点点地被侵占,他们的生活空间日益变得狭小。
父母和教师这样给孩子施压:“你呀,什么都不会,真让人着急!”于是,幼儿被要求学各种“特长”:乐器、舞蹈、绘画、识字、书法、电脑、英语等,许多要到小学才学的内容也被提前到学前阶段进行,这方面的证据俯拾皆是,毋须多说。
由于社会对儿童过高的期望,致使儿童应有的游戏时间被过多的“学习”挤占了,然而这些学习并非都是幼儿自愿的。
一个孩子如是说:我不喜欢学钢琴,也不喜欢美术。不好玩。开始的时候有点喜欢,上着上着就不喜欢了。回家都晚了,动画片也看不到了。我想玩!
教师往往事先制订一个计划,安排幼儿全天的生活。
万一遇到意外的情况,教师总千方百计地将幼儿往预定的内容上引——“与老师提的问题无关的不要说”,儿童的源自其经验的、感兴趣的话题常常被忽略、制止,被当作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歪说”或“瞎说”被拒斥掉。
这是因为,教师认为教育是有计划的,而儿童异想天开的“闲聊”自然不是教育,否则“一事无成”,而于教师则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一方面强调计划的教育内容应来自儿童生活经验;
另一方面,当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热衷于表达自己的具体经验时,教师却往往对这些经验不屑一顾,并压制它,为计划“让路”。
例如,在活动室里,幼儿在教师有准备、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标本学习小动物,而当幼儿在回班的路上发现地下的小动物并兴致勃勃地探究时,教师却以不耽误时间为由加以制止。
教师把学习限于计划内的正规的学习,而对于这种来自幼儿生活事件的计划外的学习则相对忽视,这就使教育脱离了幼儿的亲身生活体验,也使幼儿远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
儿童以整体的方式感知世界,但教师出于规范控制,要求幼儿:
“带着耳朵来,而不是嘴巴来”;
“只许眼睛看,手不准动”;
“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等。
教师很少关注儿童自己的方式,也很少真正鼓励儿童用不同于教师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师对儿童实行思维“垄断”,同儿童无权决定学什么一样,是成人对儿童进行文化控制与压抑的表现。
正如有人说:
“规则一旦形成,就伴随它形成一种是非标准,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评判力就被大大地缩减了。在规则下面,世界呈现为一种刻板的现实,生命和生活的生动性、广泛性丧失了。”
为此有人呼吁:
孩子们的生活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我们‘教育’孩子,其实就是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自由生活的方式,而接受成人规则化的生活方式。
是孩子,就应该允许他们以孩子的方式生活。
03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真正为了孩子的。
因为我们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们眼前活生生的孩子,而是为了我们心目中那个预设的“理想的”、“标准的”孩子,而那个“理想的孩子”其实就是成人的缩影。
一方面,在我们这些成人的眼里:“你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乖乖地听话吧,不然得吃苦头;不能光想着玩了,其实我们也是为你们好。”
因此,“这个世界的现在不属于你们,你们得像成人一样地学习,过与成人一样的生活,你们得祛掉你们身上的野性,避免情绪化,你们时时处处都得规规矩矩、小心谨慎,凡事要讲求分寸,学会使自己变得成熟,就像我们为人处世般的老练”;
另一方面,成人在设计着孩子的未来,因为“这个世界的未来属于孩子”,然而10年、20年后,这些孩子也自然地长大成人了,“这个世界”其实是属于这些成人的,而此时的他们终于意识到,他们的童年早已在“加速成人化”的使命中悄然消逝。
项贤明指出:
教育的意义基础在于生活世界之中。
但由于人们对科学理性的盲目崇拜,把科学世界的教育当作人的全部教育,而更为根本的生活世界的教育却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忘了;
而科学世界的教育放弃了对人自身生活根本的关注,这样便发生了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的断裂。
这也意味着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世界的断裂。
韩寒,上海的一位18岁的“偏才”少年,曾被中学勒令退学,后来他考上大学反而拒绝上大学的机会,从而引起新闻媒介的广泛关注。
新闻媒体采访他时,他说:我那时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让那些所谓从事教育的大人看看,我们到底是怎么一个状态。
但后来发现其实他们根本不会倾听我们的真实想法。他们基本上是与孩子的生活脱节的。他们每个人都以教育家的面孔忠告大家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从科学理性的新神话中解脱出来,从“高处”走下来,进入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之中,关心孩子们感受到些什么,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
帮助孩子认识他们自己,发展他们自己;
让孩子回到自己的世界之中,从而使教育回归到孩子生活世界之中。
人类本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但人类早已将自己从自然中抽离出来,离自然越走越远,而这已经引起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类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也使人类品尝到由此带来的苦果。
人类抽离出自然会如此,如果儿童被抽离出自己的世界又会怎样呢?
【1】《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2】幼小衔接,需要关注的九大问题!
【3】15个任务清单,让幼儿轻松地从幼儿园走向小学
【4】【再议】如何理性应对幼小衔接?
【5】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强烈推荐!)
【6】华东师大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和老师却还没跟上!
【7】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8】纪录片《幼儿园》:审视孩子,也是审视我们自己
【10】“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你的回答很重要!(建议转给家长)
【11】小猪佩奇,道破“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八大痛点!
因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请【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版权说明
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欢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