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草木青,研讨意正暖。3月29日上午,节日课程微项目组领衔人、主持人及主要成员相聚东皋幼儿园开展第十次研讨活动,聚焦文章共读、交流分享、优化课程价值等内容,进行了“六一”课程前审议,进一步明晰节日课程的实施思路。
01
活动伊始,大家在东皋幼儿园朱倩老师的领读下,共读文章《您的幼儿园,对幼儿“友好”了吗》,老师们结合工作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友好”进行解读,畅谈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
回归到“儿童优先发展”定位,怎样既尊重儿童,从儿童视角出发,又要让儿童更好成长呢?
【关键认知】
1.给予儿童参与决策的权力;
2.保障儿童生活环境的安全;
3.提供儿童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4.满足儿童各类行为活动的需求。
一个幼儿园对儿童是否“友好”,从儿童活动的状态、儿童与他人的关系,能非常容易地看出来。儿童对一所幼儿园、一个班、一个老师的态度,反映出的,就是老师、班级、幼儿园是否对儿童友好。
毋庸置疑,“六一”是孩子的,那么也就要更好地回归孩子,从决策权、参与权、话语权等儿童权益满足的维度,让“六一”变得更加友好。
02
1.回顾思考
老师们回顾上一轮“六一”课程实施经验和研究成果,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为本轮“六一”课程的深入展开相互碰撞与互相启发。
【敲黑板】
①善于发现偶发的教育契机,以幼儿的视角审视,以幼儿的立场追问,节日是原点,但一定不是终点。
②及时共享课程进展与动态,以便对相关内容、策略等做出选择与调整。
③突破节日课程有准备环境的创设局限性,从多元维度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行动力。
④园所课程教研常态化、多样化、生活化,充分挖掘、整合资源,不断满足幼儿到真实情境中学习与探究的需求,让课程更儿童。
2.话题研讨
聚焦本学期项目计划,围绕关键词“儿童”,老师们对新一轮“六一”课程进行前审议,在话题研讨中达成以下共识:
1.关于经验:链接《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分析,对照小、中、大幼儿的发展目标,提升幼儿经验。
2.关于资源: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课程资源,挖掘更多有效的新资源,如:社区改造、周边学校建设、城市规划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深化对课程资源和游戏活动多样化的共识。
3.关于课程:在课程行进中,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尊重和采纳“儿童视角”的呼声,开展适合各园的园本节日课程。
03
在领衔人刘娟娟园长的引领下,老师们聚焦课程实施经验,在一步步的推敲与斟酌后,最终确立了新一轮“六一”课程的价值和目标。
【价值梳理】
1.了解儿童节的由来,感知节日文化的多样性,体验被尊重的幸福。
2.感受节日的美好,经过努力增进节日参与感、氛围感、愉悦感、仪式感。
3.自主自信参与整个儿童节活动,提升统筹规划、交往合作、表达表征、探索创造能力。
4.满足个体需求,促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研究目标】
一、幼儿层面
1.通过阅读、调查、欣赏等了解“六一”节,感受“六一”文化的多样性,尝试用语言艺术、图画符号等表达节日愿望或感受,倾听、交流,并接纳好的方法或主意,主动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2.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情感,在成人协助下主动积极地用自己的方式度过儿童节,伴随着更多内心愿望的实现,建立对家庭、幼儿园的归属与爱、以及对父母、老师、同伴的亲近与依恋,同时感受“六一”的美好和特有的仪式感、幸福感。
3.主动参与节日环境的布置及整理,自主选择游戏主题和游戏方式,自觉遵守共同约定的规则,在活动中提高交往能力、审美素养。
二、家长层面
改变儿童观,重视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并有效回应,建立更亲密、更温暖、更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三、教师层面
改变课程观,发现特定主题的独特价值,从具体事件中发现儿童、支持成长。
四、园所层面
优化园所课程生态,丰富园所课程文化。
04
活动最后,领衔人刘娟娟园长进行了总结和后期项目的部署:
1.教师要边阅读边反思,用科学的方式助力幼儿的成长。
2.立足儿童,深挖课程价值,让幼儿的学习走向深度。
3.链接指南,预设适合各园的课程脉络,为下一次研讨做好准备。
每一次研讨,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学习,都是一种突破。让我们携手同行,在节日课程建设的路上一起思考,在思考路上并肩前行,在前行路上共同成长,期待下次的美好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