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吴林飞·
江苏省南通高新区小学 中小学一级教师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865篇
7264字丨阅读时间约14分钟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是一个不能诉说,最好沉思的节日或者说节气。
生活其实既不浪漫,但也未必恐怖,它像一面深邃莫测的湖面,你若低头便可看见自己的样子,或奋力前行,或踌躇不前。
生活这面湖,既有生存的压力,一不小心失足落水便是“溺死”,也有无限风光,鳞波微步也好,扑腾向前也可以。要活着就得用力,用力地扑腾,用力地活。
我们接受学校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放弃生活。这便是陶行知先生强调培养生活力,整合教育内容的真义。
正文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培养儿童“生活力”的主张,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倡导五育并举,涵盖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即完整育人,育完整的人。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着眼于儿童生活力的培养,以“学科+”为思维载体,以主题统整为课程支架,构建并实施儿童跨界教育。
一、大势所趋:
基于陶行知生活力理念的
儿童跨界教育内因审视
为什么要倡导儿童跨界教育呢?这一探索有没有必要呢?
笔者认为,倡导跨界教育,实现课程统整,走向学科融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根本要求。
1.落实根本任务,实现完整育人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儿童所生活的世界是完整统一的,是不分学科的,人类社会也是全信息要素的。
例如,到菜市场买菜,在完成这一活动或行为的过程中,不可能只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也无法回避语文、科学、劳技等其他学科领域,既然生活是综合性的,是不分边界的,那么教育视域也应当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完整,由有界走向无界,直指儿童未来立足世界与生存发展的需要。
2.培养创新人才,助力科技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依靠一流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需要具有立体而非平面的、结构的而非线性的、多元的而非单一的、发散的而非单向的、完整的而非碎片的思维模式,当下的教育尤其是学科教学,在这领域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培养创新人才,助力科技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跨界,走向大综合。
3.改变教育现状,消除思想顽疾的需要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八轮,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却依然存在,迫使教师将本学科抱得越来越紧,学科本位主义思想日趋根深蒂固,“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成为一些教师的既有认识。
例如,语文老师只管语文学科,甚至只管语文教材,不愿也不敢融入非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这显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利。
2001年起,教育部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必修课程,这不仅是一项为了匹配新课程改革,消除分科教学弊端的举措,更是一种为了帮助我们转变教育理念的调和剂,一个跨界教育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向。
4.深化行知思想,践行生活教育的需要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值得一代代的中国教育人不断学习和深化践行。
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化育人,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即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担当责任、改造社会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打破课堂的限制,摆脱课本的束缚,突破知识的禁锢,同时实现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让教育在跨界中回归实践,回归生活,回归儿童,这才是完整的教育,也才是最具生命力的教育。
二、追本溯源:
基于陶行知生活力理念的
儿童跨界教育概念解读
陶行知生活力理念指向下的儿童跨界教育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样态呢?它与学科教育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依存关系呢?它的实施又应当遵循怎样的有效路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对其核心概念进行精准把握。
1.“生活力”
“生活力”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1926年11月,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提出“生活力”这一概念,他认为:“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陶行知将70种生活力统一到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五个方面,即核心生活力五要素。
陶行知核心生活力的培养,与当前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可谓是一脉相承,倡导五育并举,涵盖德智体美劳多方面,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旨在完整育人,育完整的人。
2.儿童跨界教育
跨界的意思是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主体不变,事物属性归类变化。
跨界的本质是整合、融合,通过自身资源的某一特性与其他表面上不相干的资源进行随机的搭配应用,可放大各自资源的价值,甚至可以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
儿童跨界教育是针对分科教育所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倡导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教育内容的结构化与教育过程的综合化,指向的是儿童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和长久性,是生活化育人视野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样态。
3.陶行知生活力理念指引下的儿童跨界教育
基于陶行知的“生活力”理念开展跨界教育,需要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科+”思维为载体,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以教育资源统整的方式,打破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技术、学科与文化、学科与时空等界限,对有关联的教育元素进行融通整合,从而创生并实施的一种更具价值的教育形态。
这种教育形态不仅是各学科实施跨学科学习的应然要求,也是我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抓手,更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完整育人、育完整的人的必由路径。
三、完整育人:
基于陶行知生活力理念的
儿童跨界教育价值追寻
陶行知先生认为,培养和丰富五大核心生活力,必将帮助学生“实现丰富的现代生活”,让学生的生活“继长增高地向前向上进”。
因此,基于陶行知生活力理念的儿童跨界教育,其根本价值在于完整育人,还儿童一个完整的世界,为他们提供最真实、最适切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的生活力,尤其是核心生活力。
1.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儿童阶梯式发展
以主题统整为基本模式实施跨界教育,需要经过系统重组和整合,课程内容着眼于儿童的生活的,变得更为多样、有序、完整,课程元素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和谐,儿童的学习任务变得更加聚焦、明晰。
同时,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将儿童的发展自然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提出相应的育人目标,从而使得育人过程呈阶梯式发展势态,实现儿童生活力的螺旋式上升。
2.课程视野最大化有利于儿童全人型培养
跨界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突破了学科、文化、时空、技术、角色等界限,打破了传统学科教育与生活教育互为隔离的传统样式,无论是“学科+”思维模式下的整合教育,还是项目化思维模式下的综合教育,都超越或打破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使得儿童的学习视野最大化地延伸,为儿童生活力的提升赢得了更多可能。
3.课程推进项目化有利于儿童创新型学习
主题统整模式的跨界教育更多的是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在主题任务的驱动下建构课程内容,使得儿童的学习活动更加科学、系统。
儿童在有序完成项目化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将经验、方法贡献出来,同时依靠团队合作碰撞思维,交流思想,调整改进,反复验证,最终成功表达研究成果。
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才能让儿童的生活力得到生长。
4.课程评估开放化有利于儿童自由生长
与学科课程相比,跨界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只是注重最终的结果,更多的是注重活动的过程,注重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显然,这种开放式的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儿童的成长过程,为所有儿童尤其是弱势儿童赢得成功的可能。
四、就地取材:
基于陶行知生活力理念的
儿童跨界教育资源开发
陶行知生活力理念下的儿童跨界教育课程资源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我们走进生活,凭借天时地利,学会就地取材,对身边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性开发与利用,这对我们的课程设计能力是一种考验。
具体有以下五种方式:
1.打通学科脉络,重组学科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设置,学科课程占据了整个课程体系的主导,利用现有的学科课程资源,融入跨界教育元素,对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这是课程开发的一条重要路径。
重组学科课程内容,不应是对学科教材内容顺序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对现有课程内容的机械照搬,而是需要精心提炼出有意义或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并围绕相关主题寻找相关元素,包括学科知识、人类文化、信息技术、时间空间等要素,并加以合理、深度联通,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跨界融合。
2.联姻活动课程,改造学校主题活动
除了学科课程之外,学校课程的另一个强大阵营就是活动课程。
教师在搞好常规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发挥育人功能。
例如学校都有自己的学年活动计划,德育类、学科类、科技类、劳动教育类、社会实践类等等,这些活动通过我们教师的智慧改造,都可以成为我们实施跨界教育的课程资源,关键在于要以课程统整的要求去规划、设计与建构,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为行动指南。
3.突破空间界限,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儿童的现实生活又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善于挖掘学校周边的地方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调动学生参与到实践研究中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笔者学校所在区域有诸多文化景点,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入校外文化资源,带领学生深入到具体文化场域中感受其中文化色彩和乡土气息,挖掘现代元素与科技密码(时间跨界),同时与学生自身曾经参观过的博物馆等其他文化场所的体验相打通(空间、文化跨界),梳理形成研究报告,并设计海报、手抄报、美篇等校内宣传(学科、技术跨界),学生生活力的建构程度在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
4.提高政治意识,聚焦社会热点话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民族根基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从这点上说,在教育教学中不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显然是不行的。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加以关注,还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感兴趣并投入相关探索中去。教师要善于梳理社会发展中的新事物、正能量的新现象点,生成能被学生感兴趣且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在研究中实施跨界教育,形成有序的课程实施方案。
例如,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与此有关的议题热度很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有所作为,从而丰富我们的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育人价值。
5.创生研发主体,转化儿童有效问题
开放性是跨界教育的本质属性。构建实施儿童跨界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内容,因此教师和学生成了课程研发的主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本身就是一门课程,他们的性格、习惯、方法、能力以及其自身经历、经验都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进行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时对此不能忽视。转化儿童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是生成跨界教育资源的重要路径。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新的开始。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儿童的兴趣培养和问题意识,教师需要沿着行知先生的理念对儿童的兴趣、提问意识和能力予以呵护,并引导他们将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合并,从而转化成研究主题,这样不仅保证了儿童学习的兴趣,还生成了课程资源,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跨界整合:
基于陶行知生活力理念的
儿童跨界教育实施路径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开放的视野,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儿童跨界教育的落地生根赢得了更大的可能。
立足儿童生活力培养这一儿童跨界教育中的主要目标,可以从以下维度探索实施路径。
1.构建课程统整支架,联通整合多元学科
受如皋师范附属小学以“跨界学习,奠基大成”核心目标的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的启示,笔者所在学校在课程实施中尝试以“学科+”思维为载体,以相关学科的整合联通为策略的课程实践模式。
即,围绕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打通多个学科,选取相关联的元素进行跨学科整合,将学科知识、儿童经验和现实生活有机融通,从而使儿童的学习具有完整性,使儿童的生活力逐渐形成。
一是,以主题式课程为统领,不同学科围绕同一主题,以课堂教学与拓展活动为主要阵地,推进多学科齐头并进。
例如,以“我爱国旗”为主题实施跨界教育,可以对同样的学生进行跨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课文《升国旗》,音乐学科教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美术课指导孩子《画国旗》,劳技课带领孩子《做国旗》,等等。这样,通过主题式课程的整体联动,围绕同一个主题,可以很好地实施跨界整合教育。
二是,以跨学科融合为基础,融入不同学科元素,体现跨学科多维目标的落实。
例如,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培养儿童生活力、创造力等相关观点的指导,教师在语文课上根据主题教育需要,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他学科教学元素,数学计算、英语翻译、音乐欣赏、美术绘画、科学实验等学习活动都可以走进语文课堂,从而在“同课异构”模式下实现跨学科学习。
三是,以综合性学习为契机,用好学科教材内容,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科教材中或多或少都编排了基于本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材以整单元编排形式安排了主题综合性学习,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尝试开展跨学科探索,这也是实施跨界教育的有利契机。
2.打开国际理解视野,多元文化破界融合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在全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中国始终秉承平等、尊重、理解、合作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好的国际理解精神。
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必须要将国际理解作为跨界教育的重要目标,尝试对多元文化进行破界融合,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对儿童生活力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
以笔者围绕3I国际理解核心素养开展的“丝路”课程建设为例,这一课程的建设旨在提升学生理解自我、理解他人、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课程以新时代国际交往与合作为背景,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核心使命基础上探讨儿童的交往、合作、尊重、发展意识,这与主题统整模式的儿童跨界教育课程是一脉相承的。
3.搭建研学旅行平台,教育空间弹性开放
随着近年来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研学旅行在各类学校中已逐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受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的广泛重视。
从研学旅行的特点来看,跨界教育课程与之可以做有效的衔接有诸多原因:
第一:
由于是校外教育活动,学生外出旅行在实地体验,从而赢得了更广阔的资源空间。这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这一观点,把教育资源拓展至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
学生集体旅行、集体食宿,在时间上不受限制,从而获得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第三:
研学旅行是以学生实地体验为主、场馆讲解员现场讲解为辅、教师的全程调控为导,这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为儿童搭建了更为开放的学习平台,可以为儿童生活力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学期课程教学设计中组织六年级学生赴本地相关红色教育纪念场馆参加研学旅行,这是我校“童心向党,向阳生长”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集体外出参观开展校外研学旅行,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的体验,同时又与读经典作品、听讲座、观电影、唱爱国歌曲比赛、参加党史知识竞赛等校内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堂、书本、媒介中的间接经验转向日常生活中的直接体验,从而在时间、空间上实现跨界,解放儿童的眼、手、脑、时间、空间,这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4.强化交互体验过程,师生角色适时转换
学生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包括学生在内的人力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育可以拥有的人力资源是相当丰富的,除了学生自己之外,还有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各行各业人士等等,一旦学校教育有需要,他们都可以经筛选成为教育主体,参与到学生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
?
这于学生而言:
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师生可以适时转换各种角色,获得真切体验,引发更好的情感共鸣,实现教育润无声的效果;
?
对教师而言:
这种模式需要教师学会放下架子,退居幕后,把学习的权利和自由交给学生,同时又要把握好适时介入、方向主导的时机;
?
于教育教学的重要他者而言:
可以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并分享和贡献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价值,这也人格魅力的彰显,更呼应了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全员育人的需要。
5.设计项目学习任务,课程内容序列推进
项目化学习在中小学教育中很受欢迎,正逐步成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何为项目化学习?
比较权威的解释是巴克教育研究所提出的观点,即认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者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
在教师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分步骤、分要素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
例如,笔者曾经以“青蛙”为主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化教学,这是一个长线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注重分阶段定期组织儿童对池塘里青蛙的生活习性进行深入观察,并设计“我是护蛙小能手”的项目化学习任务,引导儿童用科学、文学、艺术、表演等各种认知和描述与青蛙相关的知识,号召学生都加入保护小动物的行列中来。
在项目化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运用到语文、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活动更显宽度、梯度、深度。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生活力、学习力都得到了发展。
由此可见,当我们把学习活动项目化处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入生活教育理论的相关思想,关注儿童在生活中的习得与体验,通过项目任务体系化表达、学科知识跨界化渗透,才有可能真正使得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生活力。
总之,基于陶行知生活力理念的儿童跨界教育,作为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全新教育样态,旨在消除现有分科教学的弊端,实现课程资源的破界融合,指向完整育人,育完整的人。
当跨界思维遇上儿童的学习,最具价值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儿童生活力的培养才有可能落地。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吴林飞老师。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央视纪录片《我的游戏童年》,发现游戏的精彩(附视频链接)
【4】刘焱:幼儿园如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因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请【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