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于教师的困惑:游戏和课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游戏与课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游戏如何融于课程之中?李克建教授用课程结构化/开放性程度的视角,带领教师们重新理解游戏的比重与课程类型的关系,及其对课程性质状态和师幼互动所带来的变化。
PART1
游戏与课程的基本概念
01 游戏的含义
02 课程的含义
PART 2
关于课程与游戏关系的现有讨论
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在幼儿园教育情境中,一日活动皆课程。那么,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路径之一。
视角一:
课程和游戏理解的双向视角
儿童的主动学习是连接课程和游戏的支点;教育者可以通过对游戏的过程重塑来实施课程。以高瞻课程为例,通过增加有发展价值的游戏活动环节,如“计划—做—回顾”,来重塑游戏活动的结构,使幼儿的游戏更加符合课程/教育的目的(刘焱,2021)。
视角二:
课程游戏化VS游戏课程化
课程游戏化:本体是课程,游戏是课程的工具
黄小莲(2019)认为,课程游戏化中的游戏是服务于课程的 ,是将游戏作为优化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在实践中,课程游戏化是区域性学前教育政策推动下的“质量工程”,一个从小的切入点去推动整体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以此来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课程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虞永平,2018)。
游戏课程化:本体是游戏,游戏是课程生成源
在“游戏课程化”中,课程是服务于游戏的(黄小莲)。游戏课程化,是从幼儿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游戏课程化是一个通过游戏的力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游戏链:其出发点是幼儿的游戏, 最后又回到游戏中去(王振宇,2018)。
个人观点(一)
-
“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两者在概念与内涵上,并非对立的。“课程游戏化”实质上是指加强游戏在课程中的比重和地位;“游戏课程化”实质上是指在游戏的内容与过程中增加教育性,使游戏更加合乎课程规划与教育目的。
-
同时,应该看到,“游戏”与“课程”两者是无法替代的概念。游戏的主体是儿童;对于课程而言,游戏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课程规划的主体是教育者,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建构的,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
因此,无论是“游戏化”还是“课程化”,只是对两者关系和状态的一种适应性调整;但在概念上,游戏还是游戏,课程还是课程,两者之间的边界是不会消失、也不应混淆的。
PART 3
课程的结构化程度:
理解游戏与课程关系的一个视角
01 高结构的课程
高结构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课程内容是各门课程、各门学科的系统的知识,课程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生活与游戏是点缀和补充。课程评价是学科测验/考试,检验目标达成程度。
02半结构化的课程
半结构化的课程就是预设性与生成性相对平衡、动态调整的课程。比如,目前在幼儿园普遍实施的主题活动课程,这类课程往往有预设的主题,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比较注重集体教学的价值,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为课程的生成留有一定的空间。
03 低结构的课程
低结构的课程是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与评价上均存在较高开放性的课程。比如,《指南》所说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在这类课程形态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以游戏内容与过程为核心,链接和推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基于游戏可以生成专门化的教学活动,但“教学”更应被理解为是无处不在的,广泛地存在于师幼互动过程之中。
游戏的高度开放性带来了课程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在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中,课程内容不再是可以完全预设的,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可能空间,但其实现的过程是每位幼儿与环境材料、教师和同伴互动建构的不确定的、个别化的动态过程。与高结构的预设课程不同,它不是先有明确的内容再来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而是有一个总体的方向性目标在心中,支持和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的、丰富的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回顾,重新理解和建构幼儿的学习经验,分析和评估儿童获得的发展和进步(新经验)。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开放性课程,其主要特征是:
-
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大致明确,具体活动未必具有明确目的性;
-
课程内容:基本上不具有预设性,教师规划的是一种可能、一个空间,内容在幼儿的游戏(生活及其他活动)体验之中,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需要教师的“回溯性备课”,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的“游戏故事”;
-
课程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多样化活动——师幼互动是关键(无处不在的“教学”),同伴互动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观察学习,思维共享);
-
课程评价:基于有目的的观察评估,对“游戏故事”的多维解读,分析游戏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只有真正读懂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发展,才有依据进行后续的课程决策:继续游戏、调整游戏、生成教学、个别化教育或其他策略。
依据其结构化/开放性程度,每种类型的课程都可以在这个连续变化体上找到一个相对的位置。
个人观点(二)
-
就课程类型本身而言,不存在绝对的、永远不变的“最好的课程”。
-
同一时代、同一环境条件下,课程存在质量高低之分: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其对儿童学习发展的支持和促进程度。课程质量的核心是教师在特定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育行为;无论是在生活、游戏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与同伴互动是推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环境条件下,适宜不同样态的课程的生长和繁荣。在幼儿园实际的课程样态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型课程的多样化的混合状态。同一所幼儿园的课程形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反映和追随儿童与教师的变化。
-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是具有高度开放性的课程;对于3-6岁儿童的教育而言是适宜的;在这一课程样态中,儿童与教师形成了共同学习与创造的发展共同体。
注:本文根据浙江省幼儿园游戏研讨会暨2022年幼儿教育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研训活动会议录音整理,转自萧然童行者公众号
戳我试试
推荐阅读:
应彩云:幼升小,我们该做什么?
叶小红:对幼儿园“课程故事热”的解析与思考
王海英:让儿童成为反思性学习者
董旭花:自主游戏、自主学习与自主生活
虞永平:什么学习内容对幼儿有价值?
张永英:让过渡环节回归“过渡”
胡 华:我们要向儿童学习什么?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喜欢就点亮“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