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深入教育现场 提升专业能力
朝阳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科学培训班系列活动之四
◆ ◆ ◆ ◆
在真实的教育现场进行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由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主办、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承办的“基于科学领域关键经验,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能力”培训班的第二轮培训,带领老师们走入海淀区科学特色园所,通过环境参观、活动观摩、教学研讨,将第一轮培训中的专业理念、亲身体验与教育实践进行对接。
本轮培训有两个分会场,分别在海淀区富力桃园幼儿园、常青幼儿园举行。培训丰富了老师们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直接经验,激发了大家对探究性环境和材料、探究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的思考和讨论,加深了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操作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起欣赏富力桃园幼儿园分会场的精彩瞬间吧!
9月22日清晨,朝阳区第十五协作组40多位幼儿园骨干教师来到富力桃园幼儿园参加培训。
富力桃园幼儿园对此次培训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赵园长首先对参加培训班的老师们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富力桃园幼儿园的总体情况和科学教育实践的历程。
参观环境,感受开放与自主
富力桃园幼儿园是北京市示范园,形成了以“润”为核心的园所文化和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充分体现了互动性、探究性、启发性,支持和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究与学习。丰富的环境和材料、幼儿在区域中自由快乐的探索,都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大家流连忘返。
有的老师在参观中激动地表示:看到富力桃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这么自由、自主的同时依然能做到有序,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今天的收获太大了!真实的教育现场触动心灵、转变观念,让老师们亲自见证到尊重和相信幼儿、以开放的环境支持自主探究的强大力量!
充满互动性的墙面引发教师们的热烈讨论。
幼儿自由、自主、专注的探究,吸引和打动了老师们。
能与幼儿对话的墙面、丰富而适宜的区域材料,充分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让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观摩教学,体验探究与发现
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教研员杨莉老师和富力桃园幼儿园中四班的小朋友们共同展示了科学活动《谁能吹泡泡》。这一活动完整展现了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激发了老师们对探究式科学活动过程与方法的观察与思考,为大家熟悉探究过程、研讨教学策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杨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看看它是什么样的?感受材料特征,为幼儿的猜想提供了经验基础。
“你觉得谁能吹出泡泡?谁不能吹出泡泡?”幼儿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猜想。各种不同的想法表明,这个问题蕴含着新的经验,有待通过探究来解决。
先把你的猜想记录下来吧!杨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记录表的结构,根据幼儿经验约定记录符号。
幼儿认真地记录自己的想法。
到底哪个工具能吹出泡泡,哪个不能呢?自己试一试才知道!幼儿自己动手尝试,体验着探索与发现的喜悦!
看,这位小朋友用漏斗吹出了这么大的泡泡!杨老师及时把个别幼儿的发现分享给全体,鼓励其他幼儿也来试一试。
操作环节告一段落,杨老师请小朋友们用漏斗帮忙,自己把吹泡液倒回瓶里。
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吧!
集体展示每位幼儿的发现,为交流分享环节做准备。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并现场演示:你是怎么用吸管吹出来的?尝试多次吹出来后,杨老师小结:看来吸管能吹出泡泡,但是要注意方法。
评析研讨,解读理念与方法
教学研讨活动由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教研员李秀勋老师、石倩倩老师组织。
首先,由执教的杨莉老师介绍活动设计:为什么选择这一内容、设定这样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设计和提供了哪些操作材料?怎样基于幼儿年龄和经验、活动组织需要,设计记录方式?为达成目标,每个环节设置了哪些关键提问与指导?并对活动过程做了自评。
随后,老师们基于《谁能吹泡泡》活动观摩,围绕探究式科学活动的若干环节的组织实施进行了深入研讨:
1、感知材料的环节,怎样组织才能让孩子更充分地感受材料特征?选择组织形式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2、探究过程中,什么情况下可以让幼儿边操作边记录?
3、探究过程中,怎样引导才能既保证探究过程的自主、自由,同时又让幼儿每种工具都去试一试?
4、记录发现的环节,怎样看待幼儿的记录与自身发现不符的现象?应该如何回应与指导?
5、交流分享时,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幼儿的发现,把“从发现到结论”的过程做得更加顺畅和扎实?
通过研讨,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组织方法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适宜不适宜,要根据幼儿实际和活动需要来思考和选择,原则就是“能否更好地支持(而不是妨碍或替代)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发现、获取经验”。
本次培训围绕”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原则和组织过程”这一主题,老师们通过参观环境感受到探究式教育环境的开放与幼儿的自主,通过教学观摩体悟着“幼儿怎样通过自主探究得到发现”,通过评析研讨提升了对“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与发现”的策略方法的认识。
相信本次培训启迪了思想、内化了理念、丰富了策略,加深了老师们对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原则与组织过程的认识,向着更新科学教育理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方向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基于科学领域关键经验,
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能力!
让我们携手同行,
共创科学教育美好未来!
爱弥儿
科学思维培育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