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中班科学:西瓜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中班科学:西瓜-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设计意图

  炎炎夏日,幼儿园的餐后水果以及下午餐点里常常会有西瓜,每次吃西瓜,孩子们都表现得格外惊喜和愉快。于是我做了个小调查,拿出近十样瓜果,请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瓜果,结果喜欢西瓜的幼儿最多,理由是:“西瓜好看又好吃。”“西瓜很甜,红红的我喜欢。”“西瓜的水分很多,吃起来很爽。”“西瓜很凉快,吃了心情愉快。”……既然幼儿对西瓜如此喜欢,那么能否帮助幼儿进一步丰富、加深对西瓜的认识呢?海门有很多西瓜种植基地,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采摘等,并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感受发现的乐趣。幼儿阶段的科学活动是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周围事物,让其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和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重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我预设了“参观西瓜地”和“试取西瓜汁”两个活动,让幼儿在与周围事物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观察、充分操作、反复感知,经历科学探求和发现的过程。

  活动一:参观西瓜地

  活动目标

  1.交流有关西瓜的经验和疑惑,对西瓜产生探索的欲望。

  2.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了解西瓜的一些生长习性,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

  3.感受发现的乐趣,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手一张(分为疑问、答案、新发现三部分),笔,与西瓜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前的联系

  活动过程

  1.互相交流,唤起已有经验。

  师:西瓜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瓜果,那我想问问,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西瓜?你知道哪些西瓜的秘密呢?

  幼儿发言,教师适当总结。

  2.提出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师:原来我们知道西瓜的这么多事啊!那么,有关西瓜,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幼儿的回答多种多样,如:西瓜有没有根?西瓜为什么长在泥土里,不是树上?为什么西瓜里面有的子是白的,有的子是黑的?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教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简单的图像、符号把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疑问”一栏中。

  3.参观西瓜地,观察询问,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

  教师事先与西瓜种植基地的工作人员沟通好,到达之后,对方有专人带领幼儿参观,并进行集体介绍,然后请幼儿自由观察瓜农的劳动,边观察边提问。

  幼儿人手一张记录表,一边参观,一边完成记录表的另外两栏:“答案”和“新发现”。

  (大棚里面的自由观察环节是幼儿最投入、最喜欢的,他们目睹了瓜农剪枝、摘瓜、授粉的过程,提出了很多问题,也在瓜农伯伯、阿姨们和蔼、耐心的示范和讲解下,获得很多新知识。在采摘、装箱的地方,幼儿又学会了辨别西瓜成熟的方法。最后,他们亲自弹瓜听声,每人采摘了一个西瓜,高兴、圆满地结束了这次参观活动。)

  4.互动交流,分享各自探索发现的结果。

  展示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和幼儿一起回忆经历,帮助幼儿梳理获得的经验。

  利用记录表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说明

  问题是科学活动的起点。活动一开始,在唤起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请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就是为了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动机和积极性。把幼儿带到西瓜种植基地去观察、发现、询问,有利于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提高他们探索的兴趣。同时,带着问题、带着记录纸去参观,使活动更具有目的性。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远比简单的“教师讲、幼儿听”“集体看视频”等方式更有效。

  活动二:试取西瓜汁

  活动目标

  1.知道西瓜里面有很多的汁水,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取西瓜汁。

  2.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西瓜若干,小刀,盘子,勺子,榨汁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子,抹布,记录表(分为猜想和实验两部分)。

  活动过程

  1.出示西瓜,猜想引入活动。

  师:昨天,我们从西瓜地里买回了许多西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尝它们的味道吧!西瓜怎么吃,你们谁知道?

  师:其实呀,西瓜除了可以切成一块一块地吃,或者切成两半用调羹舀着吃,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做成西瓜汁来喝。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西瓜里面取西瓜汁。一起来取西瓜汁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发放记录表,请幼儿在记录表上把自己设想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儿的办法很多,有用调羹舀出西瓜肉后用筷子捣的,有用调羹压的,有用榨汁机的,还有直接用手挤的……)

  2.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到实验中去,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验证设想。

  师:每个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我们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试过的能取出西瓜汁的工具记录下来。

  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观察,随机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询问幼儿的操作方式,帮助幼儿用比较准确的动词描述自己的操作方式。

  3.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和方法。

  请幼儿表述自己的操作,重点引导他们用合适的动词来表述。

  (最后幼儿发现,所有的工具都能取出西瓜汁,因为西瓜的瓤比较松,西瓜的汁水比较多,很容易取出汁,大多数幼儿使用了三种以上的工具进行操作。)

  4.一起品尝西瓜汁,并把西瓜汁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

  说明

  幼儿科学活动是一个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活动中,我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并作记录,是因为,假设往往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前提,带着自己的假设做实验,才是真正让幼儿“用做科学的本来方式学习科学”。幼儿在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真实地感受、记录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一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科学态度,以及初步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西瓜汁相对于取其他水果汁要方便得多,而且西瓜的汁水多,容易看到成效,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收获成功。西瓜汁是红色的,是幼儿喜欢的颜色,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伴随着喜悦和快乐。

  活动反思

  西瓜是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果,同时,也因其个大、绿皮红瓤、清凉多汁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欢与关注。这种贴近幼儿生活和心理的活动非常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加上丰富的环境资源和便捷的操作材料支持,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

  整个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生活的教育资源,扩展了幼儿的科学学习空间,始终让幼儿带着各种疑惑和问题,运用观察、询问、记录、操作等积极的方式去主动发现、探索,在交互中充分自主地体验、感受、学习。从活动现场来看,每个幼儿都是百分百地投入,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观察、交流,获取自己想要的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实践自己的行动方案,自己动手,自主体验,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孩子的内心感受得以体现,主体性获得发展。

  幼儿园的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的,教师要不断追随每个孩子的兴趣、生活、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根据现场的变化,不断用智慧、灵感与孩子展开分享和对话。因此,设计活动时我十分注重关键性问题的提出和把握,活动过程中我也十分注重幼儿的反应,鼓励幼儿积极互动,分享彼此的发现和经验。活动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享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参观活动还提供了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幼儿体会到交往的效果与快乐,交往技巧也得以提高。

专家点评:记录让科学探索更精彩

  这是一个科学实践探索活动,教师能够用心观察、发现幼儿的喜好,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本土常见易寻的西瓜)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和需要。纵观整个活动,教师根据中班幼儿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探索思维和能力的年龄特点,从问题入手,以参观西瓜地、取西瓜汁的体验为基本活动,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获取关于西瓜的新经验。

  其中,“参观西瓜地”看似一个活动,其实需要三个情境体验场、三个不同的时段来完成。第一个是参观前的问题引发体验场,第二个是参观西瓜种植基地的实践体验场,第三个是参观后的交流分享体验场。每个体验场指向不同的目标,意图清晰。同时,教师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提出了参观前的准备性问题和参观现场的生成性问题,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为幼儿建构两个递进层次的新经验搭建了有效的支架。

  在这个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看到教师多次使用到记录表,让幼儿把自己所知、所思、所做、所见,通过符号或绘画的形式真实地写、记或画下来。随着观念的不断发展,大家普遍开始重视幼儿的自主发现,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发现,因此,记录表已成为科学活动中常见的一个教学材料。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关于记录表的使用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如:为什么要使用记录表?什么时候使用记录表?使用何种形式的记录表?记录之后,表格该如何使用?这里结合本次活动,提出以下几点与大家讨论。

  一、记录表的作用——思考与实验建立真实的联系

  幼儿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记录表的使用可以帮助幼儿对实验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判断推理,让幼儿不断建构经验,在思考和实验中建立真实的联系。

  1. 梳理分类,逻辑思考。记录表可以帮助幼儿形象地记录其在实验前的猜想、实验中的发现、实验后的想法,在记录中完成信息的梳理和分类,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

  2. 判断推理,自我建构。记录表呈现了实验的过程与结果,活动中,幼儿不断地记录和对比,能引发他们发现猜想与结果的差异并自动对接,建构新的经验。

  3. 交流分享,尊重事实。记录表是幼儿同伴交流、分享的依据,同时,通过记录和分享时的对比,幼儿自然而然地会萌发尊重事实的学习态度。

  综上,记录表不仅呈现了幼儿科学探索的轨迹,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细致观察、逻辑思考、自主建构、尊重事实。

  在参观西瓜种植基地的活动中,我们发现,记录表记录了幼儿参观前的疑问、参观中找到的答案以及新的发现和疑问,幼儿通过记录,不断整合关于西瓜的新旧经验,并在强烈的目的意识下,进行了观察、提问等多种探索活动。而在试取西瓜汁的活动一开始,教师也出示了记录表,引导幼儿进行取西瓜汁的方法的猜想。我们揣测,教师此次使用记录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和记录,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能成功,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记录表在这个活动中有点形同虚设。记录表仅仅是让幼儿记录自己对取西瓜汁的方法的猜想吗?后面的实验结果与猜想是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记录就是纯粹的为记录而记录,缺乏实际意义。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可以试着将此次记录设计成对比式记录,引导幼儿对照自己的猜想有目的地去实验,并把各个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最后进行对照,并以此来统计自己成功的方法,与同伴交流方法的来源,共享实验结果和想法。

  二、记录表的使用——记录形式灵活多样

  科学活动的目标不同,记录表的作用也不同,幼儿需要记录的内容、使用的记录方式也不同,因此选择适合的记录表和记录形式十分重要。

  1. 记录表所记录的内容一般涉及实验前的猜想、实验中的发现、实验后的想法或总结等,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的不同需求来设定。

  2. 记录表的形式一般分为集体记录、小组记录、个人记录。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适合不同形式的记录表,一般来说,小班幼儿缺乏一定的记录能力,且不怎么具备记录的意识,因此,活动基本采用集体记录的形式,由教师来主导完成;中班幼儿已初步具有符号表征的能力,可鼓励他们进行个人记录;大班幼儿逐步呈现出合作的意识,且交流和讨论的有效性有很大提高,所以可采用小组记录与个人记录相结合的形式。

  3. 记录的表述可以灵活多样,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内容来选择。如小班的幼儿可以采用贴五角星、笑脸等方式,中班幼儿可以采用打钩、箭头、简单绘画等符号标志,大班幼儿可以采用数字、绘画等方式进行记录。同时,幼儿之间的生活经验与能力存在着差异,记录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表征习惯,鼓励幼儿采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实验和发现,只要幼儿自己明白、看得懂,教师不必强调表达形式的一致性。有的记录表还可以通过幼儿自己来进行设计。

  本次活动的主体是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因此教师采用了个人记录的形式,让幼儿用简单的绘画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问题与发现,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且记录表的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在一次次的记录中,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科学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记录表的使用后续——交流分享信息

  记录的最终目的,是对探索和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整理,进而得出结论,因此,记录之后的交流非常重要。交流的内容要依活动目标而定,并且不能仅仅集中于获取的知识上,还应从目的意识、获取信息途径和具体知识三个方面进行交流,如:幼儿自己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解决的途径有哪些(询问、观察、推测等)?从而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探究策略。在案例中,我们发现,参观西瓜种植基地回去之后的互动交流主要集中于对参观经历的回忆和对记录表内容的分组讨论,缺乏关于获取信息的途径和目的达成度的交流,这样只会让记录表的作用仅仅体现在浅层次的西瓜知识的获取上,并不能体现记录表在幼儿科学品质、学习方法的获得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围绕探索的过程和方法提出诸如“你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你是怎样找到答案的”等问题,帮助幼儿将科学探索到的知识与目的、方法建立联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活动中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品质、学习方法早已超越科学知识的获得,作为一线教师不妨细细分析每次科学活动中幼儿除了科学知识之外,还获得或者意识到哪些对其终身受益的态度、品质、方法。针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教师不妨把记录表这一重要载体使用得更加灵活、适宜,让科学记录活动更有效,让幼儿在记录中获得真发展。

中班科学:西瓜-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爱弥儿科学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中班科学:西瓜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