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面试,我是XX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幼儿情况、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藏起来的花瓣》》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的活动。活动通过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排序的现象,引导幼儿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新《纲要》提出“在幼儿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
根据以上对于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和认知需要,我将本次活动目标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定位于: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判断出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位置。
2.能力目标:能根据物体排列规律进行正确的操作。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发展观察比较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根据三维目标的总体指导方向,我设立了如下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能判断出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位置。
活动难点:能根据物体排列规律进行正确的操作。
二、说幼儿情况
幼儿对排序还处于探索的状态,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梳理整合,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列,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判断能力的发展,初步形成逻辑思维。
三、说活动方法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观察讲解法、启发提问法、游戏比赛法等来进行组织,摈弃了传统的说教形式,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获得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因此,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花瓣项链5条、记录纸、水彩笔、花瓣若干
经验准备:让幼儿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把规律运用到生活中去,将所学到的知识渗透到生活之中并再次运用,我从以下四部分进行了组织:
(一)实物导入,引发兴趣
我以“漂亮的项链”为实物导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以问题“这串漂亮的项链是有哪些颜色的花瓣组成的?它们又是怎么排列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并说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是红色–绿色–黄色,做好记录。
(二)变换项链形状,感知不同的排列规律
本环节我将直线型项链连接,请幼儿再次观察花瓣的排列顺序。引导幼儿从确定排列的起点开始,沿着同一个方向观察,并说出其排列规律为绿色–黄色–红色,然后出示记录单,提出“为什么同一条项链,记录的排列顺序不同?”,引发幼儿探讨后得出结论:在找排列规律时,起点花瓣颜色不同,它们的排列规律就不同。并通过以上讲述,让幼儿感知只有三组或者三组以上有相同规律的排列,才是物体的排列规律,使幼儿感知有目的的逐步深化。
(三)动手操作,深入感知
本环节我以帮助我串完没有完成的项链为契机,将幼儿分成4组,按照项链已有的排列规律继续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入理解,在与已有经验关联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提升。
(四)共同游戏,经验提升
本环节我以游戏介入,先请幼儿先后猜出遮住的1个花瓣是什么颜色,遮住的2个花瓣是什么颜色的,逐渐增加难度,再次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判断力,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六、说活动延伸
为了更好的提升本次活动效果,我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请幼儿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按规律进行排序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在继续探索和发现不同排序规律的过程中,将所学经验应用于生活之中。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