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美术,是幼儿表达自我、理解世界、反映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知和态度的一种“语言”。美术活动是幼儿使用笔、纸、颜料盘等材料,运用点、线、面等形式,通过构思、构图、添画、涂色等步骤,将生活经验、情感等转化为具体、形象、符合自身审美标准的作品,激发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已知经验和能力水平,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和主题,引导幼儿创造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本文从导入方式、基本步骤、技巧点拨、作品点评、活动延伸五方面,探索幼儿园组织美术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巧妙导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丰富多样的导入方式能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本着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快乐的原则,以幼儿喜欢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为美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基。

1.图片导入法

在美术活动的导入环节,针对生活中不常见的物品,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导入法,形象、直观地将活动内容展示出来,并结合便于幼儿理解的语言描述,带领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比如,在美术活动“好看的年饰”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年饰”这个不常见的物品,教师选用图片导入法。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展示各种年饰的图片,如“元宝”、“辣椒”串、“福”字、中国结、红灯笼、“鞭炮”挂件等,带幼儿了解年饰的色彩美、造型美及各自代表的含义,进一步感受年饰所烘托的节日氛围,重温春节的欢乐时光,并适时引出活动主题“好看的年饰”,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积极、主动、有序地进行创作。

2.儿歌导入法

儿歌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教师通过儿歌导入美术活动主题,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运用儿歌导入法时,教师应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的儿歌,关注儿歌歌词与活动主题的联系,在幼儿熟悉的音律中顺其自然地引出美术活动的主题。

比如,在美术活动“小狮子”中,教师结合幼儿的前期经验,播放儿歌《狮子大王》,幼儿自由愉快地跟唱。教师趁机提问:“我们今天要画的主题在这首歌曲里,是什么呢?”“狮子!”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边哼唱儿歌,边将狮子画出来。“灵敏的鼻子,锋利的爪子,张开大嘴巴,可怕的尖牙。”哼唱间,幼儿根据歌词在画纸上慢慢勾勒出一只只“威猛的大狮子”。

3.互动导入法

(1)教师提问导入法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幼儿好奇、好问的心理,以提问导入法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想说、乐说、敢说,并及时解答幼儿的疑惑,为幼儿明确创作方向。

比如,在美术活动“画脸谱”中,教师展示有关脸谱的材料,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根据直观感受,能回答:“好多不同颜色的画。”教师追问:“那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吗?”个别幼儿能抓住关键字“脸”进行回答,如“在脸上画画”“在脸上涂颜色”等,大部分幼儿摇头或笑着回答“我不知道”。教师解释道:“脸谱是戏曲中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该人物的性格和特征。”随着幼儿的好奇心越来越强,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思考:“这些脸谱由很多图案和色彩组成,你们最喜欢哪一种?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脸谱?”看到脸谱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表情,幼儿产生了浓厚的作画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纷纷尝试以左右对称的形式,用各种图案和颜色大胆创作自己的“专属脸谱”。

(2)幼儿对话导入法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为幼儿的语言表达需求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幼儿对话导入法是教师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组织幼儿与同伴紧扣主题进行语言互动的一种方法。幼儿对话导入法既能满足幼儿的语言表达需求,又能帮助幼儿在充分交流后顺利进入教师设计的主题活动。

比如,在美术活动“海底世界”中,师幼一同讨论海底世界里小动物的形状。当教师提到水母时,有幼儿说:“我好想知道水母长什么样子呀!”“水母像小蘑菇,但是它有很多只脚。”有幼儿骄傲地回答道。“不对,水母上面像一把伞,下面有几条须须。”有幼儿补充道。“水母应该是这样的……”有一名幼儿说罢,举起双手,在头顶上方合成一个半圆,小脚在原地踏步。其他幼儿惊呼:“原来水母是这样的!老师,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吗?”在与同伴对话的过程中,幼儿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将活动内容表现出来,使活动主题更加清晰明了,其作画兴趣也进一步增强。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二、层层递进,支持幼儿大胆创作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尽量以幼儿易懂、易接受的方式带领幼儿完成构思、构图、添画、涂色等基本步骤,支持幼儿大胆创作。

1.构思

幼儿受年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脑海里积累的形象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在绘画活动开始时,教师应尽可能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欣赏周围的一切,在脑海里留下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印象,逐步丰富生活经验,为构思做铺垫。

比如,在美术活动“春天里的花”中,首先,教师基于幼儿对花的兴趣,组织幼儿讨论花的颜色和结构,幼儿能根据已有经验总结出花包含花蕊、花瓣等。其次,教师播放郁金香、鸢尾花、桃花的视频,请幼儿观察不同花朵的形状,幼儿能给出答案“郁金香像爱心”“鸢尾花像蝴蝶”“不知道桃花像什么”等。再次,教师鼓励幼儿结合观察结果,讨论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幼儿发现:有的花生长在地上,有的花生长在树上;有的花瓣很小,有的花瓣很大;有的花开了,有的花却还是小花苞。融合已知经验和新发现,幼儿的脑海里构思出丰富多样的“春天里的花”,为下笔勾画做了充分的铺垫。

2.构图

当幼儿对绘画内容有了初步构思且产生作画兴趣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构思和生活经验开始有计划地构图,使绘画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比如,在美术活动“漂亮的方巾”中,针对绘画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鼓励其运用各种线条及图案装饰方巾的四条边,完成构图,再将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有序记录在方巾上,赋予方巾不同的故事与美感;针对绘画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教师引导其先用手指在方巾上虚拟绘画,再用手指蘸取喜欢的颜料在方巾上拓印出形状,完成构图,以此帮助幼儿建立作画的信心,激发幼儿的构图兴趣。

3.添画

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常用的添画有天空中的添画、陆地上的添画、海底的添画。天空中常见的添画图案有太阳、云朵、彩虹、小鸟、气球等,陆地上常见的添画图案有小花、小草、大树、石头、房子等,海底常见的添画图案有海草、珊瑚、海星、小鱼等。这些图案几乎可以运用到幼儿的所有美术作品中。

比如,在美术活动“理想的家”中,幼儿勾勒出房子的简笔画后觉得作品单调、乏味,教师随即引导幼儿添画:将竖向A4画纸分为三部分,画纸中间可以画草地,在草地上添上高矮、形状不一的花,旁边添上一座有窗户的小房子;画纸的下端可以画池塘,在池塘里添上小鱼和小鸭子;画纸的上端即“天空”,可以添上一群飞翔的大雁和洁白的云朵。针对部分缺乏添画灵感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其扩大所绘物体的尺寸,并在画纸的空白区域添上自己熟悉的动植物,如将房子的尺寸放大,在房子旁边添上参天大树等。

4.涂色

色彩往往最能表达幼儿的内心世界。在涂色时,很多幼儿喜欢用黄色、红色、橙色等醒目的颜色,这些颜色涂出来的画是鲜明且活泼的。教师要因需而导,带领幼儿感受涂色的乐趣。

比如,在美术活动“向日葵”中,教师先带幼儿通过多媒体欣赏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了解向日葵的色彩搭配。随后,教师使用鲜明亮丽的黄色作为多媒体背景,为幼儿创设积极向上、热情的作画环境,鼓励幼儿自由作画。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一笔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向日葵。尽管幼儿画的向日葵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向日葵的花瓣都被幼儿统一涂上了阳光的颜色——金黄色,这传达出了幼儿内心炙热的情感。

三、技巧点拨,引导幼儿优化作品

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初步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活动的主题,教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绘画技巧,如夸张手法、拟人手法、写实手法,引导幼儿合理加工、优化自己的作品,让作品更完善、有创意。

1.夸张手法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回想生活中印象深刻或较为重要的事物,在创作时夸张地表现出来,增强美术作品的趣味性,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感。

比如,在美术活动“奇怪的我”中,教师先进行绘画示范,帮助幼儿了解夸张手法的基本表现方式,如又细又长的鼻子、心形的鼻孔、占据半边脸的大嘴巴、宽大的上身搭配短细的下身等。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联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创作了新颖、独特的“我”。有的幼儿画了一双大小不一的眼睛,还在一个眼角边画了一颗大黑痣;有的幼儿用线条画了两条像毛毛虫一样又黑又粗的眉毛;有的幼儿画了小小的嘴唇和巨大的牙齿。

2.拟人手法

幼儿常常习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到周围客体上,将客体生命化、拟人化。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阶段性特征,引导幼儿将活动主题想象成人,再通过绘画使其具有人一样的表情、神态,即拟人化,使绘画作品更具生命力。

比如,在美术活动“世界节水日”中,教师运用拟人手法带领幼儿一起画“水滴宝宝”。首先,教师带幼儿了解人类各种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情感,再引导幼儿将表情“转移”到“水滴宝宝”身上,将“水滴宝宝”当成人来进行创作。幼儿给“水滴宝宝”画上小手小脚,“戴”上手套,“穿”上鞋子,还给被人类节省下来的“水滴宝宝”画上了笑脸,给被浪费的“水滴宝宝”画上了眼泪。这个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拟人绘画手法,还能让幼儿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写实手法

3—6岁幼儿主要是画自己知道的内容,很少有幼儿能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引导幼儿按照事物的特征进行创作。

比如,在美术活动“美丽的烟花”中,教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先组织幼儿观看了小型烟花,了解烟花的外形、颜色,加深烟花在幼儿心中的印象;再向幼儿介绍能体现烟花实物特征的油水画,详细讲解油水分离现象。在绘画前,教师分步骤示范,让幼儿明白油水分离画需要先用油画棒画出大致轮廓,再用墨水涂色,这样才能体现烟花绚烂的特点。结合观看烟花的经验及教师的示范,幼儿在自主绘画时能先用油画棒熟练地画出烟花的轮廓,再用墨水将烟花涂成五颜六色。有的幼儿还在烟花下面添画了烟花盒和观看烟花的人,使作品更加写实、生动、形象且富有故事情节。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四、作品点评,促进幼儿经验共享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评价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当幼儿完成绘画后,教师除了点评外,还应为幼儿创设展示作品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自评或互评,与同伴相互交流、欣赏,共同提升。

比如,在美术活动“有趣的荷包蛋”作品欣赏环节,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全部张贴在小黑板上,鼓励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感想。分享结束后,教师一一点评幼儿的作品,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如有的“荷包蛋”圆圆的,看上去像一个太阳,说明幼儿内心热情而温暖;有的“荷包蛋”旁边还有一只小鸡,画面极具趣味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有的幼儿画的是“双黄蛋”,说明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观察非常细致。教师点评后,又请幼儿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并说出理由,鼓励幼儿进行互评。大多数幼儿都能一眼找到最喜欢的那个“荷包蛋”,并有条理地说出理由。有的幼儿喜欢蛋黄小而蛋白很大的作品,因为他喜欢吃蛋白;有的幼儿喜欢有两个蛋黄的作品,因为可以与朋友分享蛋黄。在幼儿互评的环节,幼儿与同伴多角度地交流彼此的美术作品,不仅体验了创作带来的成就感,还增进了同伴关系。

五、活动延伸,巩固美术教学成效

活动延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的启发和萌生的想法,教师可通过不同方式将其延伸至其他活动中。

1.环境创设

比如,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多彩的纸巾》挂在班级主题墙上,鼓励幼儿思考如何进一步创作自己的作品。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纸巾折成小花朵、蝴蝶结等,再将成品投放到班级环境中,支持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让班级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绘画能力及欣赏水平。

2.亲子任务

比如,在美术活动“三原色”结束后,教师将活动视频发布到家长群,让家长带领幼儿进一步巩固三原色的基本知识经验,引导亲子利用三原色调出橙色、绿色、紫色等,或将三原色两两混合调出其他颜色,以此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亲子感情,达到家园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美术活动既包含了幼儿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又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融入了师幼、幼幼之间的相互配合,还能延伸至家园共育。无论是导入方式,还是技巧点拨、点评方式等,教师都应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美术创造力为前提,为幼儿开启一片以美术为主题的自由空间,支持幼儿大胆、愉快、自信地在这个自由空间里想、画、说,用一支支画笔自由自在地勾勒出绚丽之花。

*原文刊发于《年轻人·幼师园地》2023年第5期。作者单位: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中心幼儿园(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END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编辑丨彭羡予

推荐订刊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年轻人 幼师园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交流平台丨幼儿美术活动组织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