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蚕孩子生长记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在开展主题活动“动物世界”时,幼儿就话题“我想饲养的小动物”展开了自主讨论。他们想饲养的小动物有很多,如兔子、蜗牛等。哲哲从家里带了5条蚕宝宝来幼儿园,并与大家分享了他养蚕的故事,激发了其他幼儿养蚕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和生命,幼儿有着无穷的探究兴趣。基于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蚕宝宝生长记”活动,幼儿通过观察、饲养、记录等方式,了解、探寻蚕的秘密。

在活动开始前,我初步分析了养蚕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了解饲养蚕的基本条件,感知和发现蚕的生长变化,幼儿可以获得数量、自然测量等数学能力的发展,任务意识、责任感等社会性发展,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

我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脉络:蚕卵—蚁蚕—蚕蛹—蚕蛾,即幼虫蜕四次皮后,到第五次蜕皮时开始吐丝,变成蚕蛹、蚕蛾,之后进行交尾、产卵直至死亡。

一、活动过程

1.蚕宝宝怎么养? 

“小鸡是鸡妈妈孵出来的,那蚕宝宝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会不会是从毛毛虫的肚子里出来的呢?”

“不对,我家的蚕宝宝是小小的、黑黑的‘小东西’变的,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老师,那我们去网上买一点‘小黑点’,可以吗?”

孩子们能够自主就饲养小动物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能结合自己的饲养经验在同伴、老师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购买蚕卵的要求。应幼儿要求,老师购买了蚕卵投放到班级中。幼儿在交流中形成了对蚕的初步认识,并萌发了饲养及探究的欲望。

2.给蚕宝宝换个家

区域游戏时,一名幼儿说:“咦,蚕宝宝拉出来的便便好脏、好臭,到处都是便便。”于是,幼儿提议帮它们换个家。第一次尝试时,他们直接用手拿蚕宝宝,不小心捏死了几条。在分享环节,幼儿主动围绕话题“为什么会捏死蚕宝宝”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蚕宝宝太小了,如果控制不好力度,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们捏死,所以需要借助工具来为蚕宝宝换家。有幼儿提议去美工区寻找工具,他们找来了卫生纸、羽毛,但都无法顺利挪动蚕宝宝。最后,他们找到了毛笔,用毛笔刷上蚕宝宝后,在新家——小盒子上面轻轻敲两下,蚕宝宝就成功换家了。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从幼儿观察蚕宝宝排便的情况可以看出,幼儿对帮助蚕宝宝换新“家”兴趣浓厚,并希望较快地帮助蚕宝宝换到干净的“家”中。幼儿尝试自主操作,帮助蚕宝宝换“家”。在搬运过程中发生了蚕宝宝死亡的现象,幼儿能主动展开讨论,解决问题。最后,幼儿通过多次自主尝试,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帮助蚕宝宝成功换“家”,获得成功的体验。

3.蚕宝宝又白又胖

蚕宝宝慢慢长大了,又白又胖。幼儿常常把它们放在手里观察。

“你敢摸它吗?”

“好肥,我不敢。”

“没关系,你摸摸它,你看它下面有好多好多腿。”

“你们数数看,它有几条腿?”

“我数过了,一共是10条。”

“不对吧,好像是16条。”

幼儿把蚕宝宝放在手心,数着“1,2,3……” 最后,幼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了解到蚕一共有16条腿,并通过询问老师得知蚕身上的小黑点是气孔。

幼儿注意到蚕宝宝有很多条腿,当有幼儿说出具体数字时,其他幼儿提出了质疑。学习的本质是向未知迈进。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怀疑,就没有探索。为了探索答案,幼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4.蚕宝宝怎么不动了?

有一天,幼儿进班的时候发现有些蚕宝宝不动了。

“它们是不是死掉了,还是睡着了?”

“它是生病了吗?”

“它是吃得太饱,需要休息一下吗?”

“之前我摸它的时候,它是冰冰的、肉肉的,但现在摸它,身体软软的,像是生病了的样子。”

参与观察和讨论的幼儿越来越多。

“是不是吃了脏东西,拉肚子了?”

“如果把桑叶上面的泥洗掉,是不是就不会拉肚子了?”

教师带领幼儿在平板电脑上搜寻资料,师幼共同了解到,如果桑叶上面有水、灰尘、泥土,蚕宝宝吃了就会生病。此后,幼儿特别注意桑叶的清洁度,自发地拿干毛巾、卫生纸将桑叶擦拭干净,并提醒其他照顾蚕宝宝的幼儿保持桑叶干净。

过了几天,一名幼儿惊喜地说道:“蚕宝宝一直在扭动,好像在跳舞一样!” 幼儿们都被吸引过来了。他们通过平板电脑搜索资料,了解到蚕宝宝“跳舞”是在蜕皮。原来,蚕宝宝蜕皮时不吃不喝,只有身体在不停地蠕动,直到将身体外面的皮蜕掉。

在发现蚕宝宝不动的时候,幼儿能够清楚、完整地描述自己的发现,并结合自身经验思考蚕宝宝不动的原因。通过资料搜集,他们开始注意投喂桑叶的干净度,并自发地清洁桑叶。

5.蚕宝宝吐丝啦!

随着时间的推移,蚕宝宝开始吐丝了。

“它们吐丝时,头是Z字形的,左一下,右一下。”

“它们为什么会吐这么多丝呀,这些丝从哪来的呀?”

“它把这些丝都吐完的话,会不会死掉?”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认真、仔细地观察蚕宝宝吐丝的过程,并尝试用笔画下来。持续观察后,幼儿发现,蚕宝宝上午吐丝的时候还能看见它的身体,下午再看的时候,它们的身体全部被丝包裹住了,成了一个白色的、椭圆形的东西——茧。

当发现蚕宝宝吐丝时,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其头部运动的规律,并用语言完整描述出来。蚕宝宝吐丝也引发了幼儿的思考:这些丝是从哪来的?吐完丝蚕会不会死?带着疑问,幼儿在区域游戏时间持续观察蚕吐丝的过程。

6.茧里面有什么?

蚕宝宝结茧之后,幼儿好奇地发问:“蚕怎么不见了?”“它在茧里面会干什么呢?”他们一会儿拿起蚕茧轻轻摇一摇,一会儿放在耳边听一听,发现蚕茧里面好像有东西在晃动。几天后,他们纷纷表示听到了“扑腾”——像翅膀扇动的声音。于是,尊重幼儿的意愿,教师打开一个蚕茧让幼儿进一步观察。幼儿发现,当蚕宝宝破茧而出、变成蚕蛾后,茧里面会留下两样东西,一个是它蜕掉的皮,另一个是它蜕掉的蚕蛹壳。

幼儿发现蚕宝宝不见了之后持续发问,通过多种方式探寻蚕宝宝的去向。持续观察几天后,幼儿听到疑似翅膀振动的声音,他们的探索欲被极大地激发。教师打开蚕茧之后,幼儿发现蚕蛹变成了蚕蛾,这丰富了他们的认知和经验。

7.像血一样的液体是什么?

当蚕蛾陆续破茧而出,幼儿又有了新的发现:盒子内出现了不明液体,还有一只红色的蚕蛾。他们兴奋不已地问老师:“为什么有不同颜色的茧呢?”“为什么会有像血一样的液体?蚕蛾会飞吗?” 通过搜集资料,师幼了解了蚕茧颜色不一是因为蚕多次杂交、基因导入,形成了天然彩丝;雄性蚕蛾为了吸引雌性蚕蛾会释放像血一样的液体;蚕蛾是不会飞的,它们的翅膀主要用来求偶。幼儿担心蚕蛾爬到地上会被人踩到,拿来带盖的盒子将蚕蛾放在里面,并提出在盒子上设计“禁止触摸”的标志,提醒大家保护蚕蛾。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一系列的发现让幼儿萌发了保护蚕蛾的意愿,他们运用已有经验为保护蚕蛾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设计标志提醒他人一起保护蚕蛾。

8.我们想念它们

蚕蛾出世后,幼儿问道:“它们谁是蚕蛾爸爸,谁是蚕蛾妈妈?”在师幼共同搜集资料之后,幼儿知道胖胖的蚕蛾是妈妈,体形小一点的是蚕蛾爸爸;蚕蛾交尾之后,蚕蛾爸爸会先死去,蚕蛾妈妈会产下许多黄色的蚕卵,并在产下蚕卵之后的一两个小时内死去。

幼儿对蚕的一生非常感兴趣,面对逝去的蚕蛾,他们十分难过,想为它们举办一场葬礼,想把死去的蚕蛾做成标本留作纪念。老师问道:“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呢?”“可以列个清单,将材料画下来,一起说说自己家里有没有这种材料,有就带过来。”“标本是透明的、硬硬的,我看到过植物标本。”“我们分工,谁家里有这种工具就带过来吧!”幼儿议论纷纷。

幼儿自发分组、列清单、带物品,与同伴、家长一同寻找制作标本及举办“葬礼”所需要的材料,这表明幼儿已经具备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情况合理计划、分工、行动。

二、活动反思

1.幼儿的收获

1)主动寻找解决方法

从发现蚕宝宝排便,到寻找合适的材料为蚕宝宝更换新“家”,幼儿寻找工具,尝试解决问题,并在找寻材料、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对材料的名称及蚕宝宝的特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2)分工合作,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在活动后期,面对蚕蛾的死亡,幼儿提出用埋葬、制作标本的方式纪念它们。通过搜集资料,结合已有经验,幼儿提出分工合作的想法,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步骤图进行操作,将已有经验运用到新活动中。

3)发展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儿始终以“蚕的一生”为中心,认真观察、记录,积极解决问题。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发问,亲身实践,大胆挑战。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萌发出持续探索的欲望,获得新的经验,发展了好学、好问、善思、坚持不懈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2.教师的反思

1)根据幼儿需求及时生成活动

基于幼儿兴趣,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活动情况,适时调整活动预设,并找到应对策略。当幼儿对蚕蛹有探究欲望时,教师及时生成集体教学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为幼儿后期收集蚕卵以及制作标本奠定了基础。

2)支持幼儿以书面表征记录观察内容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看到的、质疑的以及有待解决的内容做好记录,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支持他们进一步探索、验证、再发现。

3)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思考

由于年龄小,幼儿的思考与学习往往不够深入和全面。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将问题抛给幼儿,鼓励幼儿在互动交流中大胆表达,自主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幼儿通过充分体验、积极参与、实践反思等多种形式去感知、发现未知事物,总结经验,并在生活中运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鼓励幼儿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蚕宝宝生长记”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幼儿的思考、行动并未结束。在“儿童为本、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将继续追随幼儿的想法,不断反思、推进,逐步完善项目活动,在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的不断碰撞中,鼓励幼儿去尝试、操作,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幼儿活动持续生成中,师幼也在共同成长中。




*原文刊发于年轻人·幼师园地》2022年第7期。作者:张惠,作者单位: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恒大御景天下幼儿园。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推荐订刊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推荐阅读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蚕孩子生长记-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年轻人 幼师园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蚕孩子生长记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