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风采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周丛笑,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第十一届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湖南省特级教师,主持(参与)国家课题、省重大项目(重点课题)10余项,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独著/合著/主编/参编出版书籍近20部,发表文章80余篇。

有人说,她是天生的幼教人,“你看她跟孩子在一起的样子,那种真诚的爱是装不出来的”。

有人说,她是专门的幼教人,“在她的带领下,我省学前教研的水平在全国都排得上名”。

有人说,她是锐意进取的幼教人,全省学前教研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以项目研究引领教研转型,服务教育决策,助推全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35年,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她是湖南省学前教育教研员周丛笑。

上下联动,构建教研体系

2002年9月,周丛笑调任湖南省学前教育教研员。

彼时,全省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教研机构中,大多没有学前教育教研员的岗位。

“全省14个市(州)都没有专职学前教研员,兼职学前教研员4人,3人为音乐、美术教研员兼学前教研员,1人为财务兼学前教研员。122个县(市、区)几乎没有学前教研员。”一到任,周丛笑就对全省学前教研的情况摸了底。

工作一年半即参与学前教育课题研究,主管过多年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周丛笑,深知教研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她上任省学前教研员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搭建全省的学前教研体系。

“如果只有我一个‘光杆司令’,那我作为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都无法履行,更不用说推动全省学前教研发展了。先把学前教研的架子搭起来,畅通学前教研的渠道再说。”周丛笑心想。

说干就干。周丛笑给各市(州)教科所(现教科院)逐个打电话,有兼职学前教研员的,就联系兼职教研员;连兼职教研员都没有的,就联系分管学前教育工作的行政专干。

“大家都很支持。”各市(州)对学前教研的热情让周丛笑很振奋。

很快,“省—市”之间的学前教研体系搭建起来,“省市学前教研从此有岗有人”。

依葫芦画瓢,“省—市—县—园”之间的教研体系也逐渐搭建起来了。“全省学前教研有了上下联动的通道,市与市、县与县、园与园之间有了协同合作的桥梁。”周丛笑介绍。

架子搭起来了,还要用起来,形成层层有重心、事事能联动的教研格局。

2003年1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创以校(园)为本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制度。

闻讯,湖南立刻行动起来。

2004年起,全省每年举行大型学前教研活动,如专题报告、经验交流、活动观摩与点评等,以此更新教师理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周丛笑组织举办了“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的开展”“走进园本学习与培训”“转变教研方式,促进教师成长”“再谈园本教研工作的开展”等讲座,让园本教研的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健康生活常规知识的有效策略”“如何使幼儿想说、敢说?”“如何选择和投放操作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等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园本教研的方法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活动逐步开展起来了,周丛笑却陷入了沉思:这样的教研活动仍然只有少数人参与,如何激发更多学前教育人的教研意识和自觉性,使学前教研活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这些活动都是“省定”的,是由省级层面决定,各市(州)按要求开展的,研究主题符合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吗?这样的教研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的实际问题?

思考发现问题,问题引发变革。

为了让教研更有实效,2009年3月起,周丛笑通过QQ、电子邮件、博客等途径,向各市(州)的幼教专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征求意见,收集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教研问题。

调查为教研指明了方向。2009年,全省学前教研的重点是语言领域。同年8月,周丛笑收到来自长沙、岳阳、郴州、汉寿等11个地方的近100个问题——主要集中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两大方面。针对问题,在全省年度教研活动中,周丛笑专门设计了语言教育的现场研讨活动,涉及谈话、讲述、文学、听说游戏、早期阅读等五大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从此,我省园本教研打破主题“省定”、“自上而下”开展的格局,既自上而下进行制度设计,引领方向,也自下而上聚焦一线的真实问题,以广泛的教研需求调查为基础,基于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授课、活动观摩、现场研讨等。

在这样的教研思路指导下,2009年至2017年,我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围绕五大领域,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和一日活动研究。

“各市(州)围绕教研主题自主研究,从幼儿园到区(县)、市(州),层层推进,找到自己的问题,形成各自的经验,最终推选出优秀典型。”周丛笑认为,这样的方式,使得各市(州)不仅仅满足于收集典型案例,还打通了学前教研的“末梢神经”,真正体现了“以园为本、自下而上”的教研理念。

“省、市、县、园四级教研主体职责越来越明晰,上下联动越来越紧密,从上至下的教研任务落实更加迅捷和到位,从下至上的教研问题需求反馈更加频繁和精准,纵横交错的教研指导网络逐步形成。”周丛笑对我省如今的学前教研格局颇为满意。

“现在,我省的学前教研非常扎实、深入、细致,学前教研水平在全国都排得上名。”1998年即担任益阳市学前教育兼职教研员的李敏,亲身感受了我省学前教研的发展与变化。

志愿者行动,提升送研效度

2007年,湖南省学前教育送教下乡活动启动。

几年下来,送教范围遍及14个市(州),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各地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打造了一批省级幼教名师。

“到一个地方只能影响一个地方,一天的送教时间只能送一个专家讲座、两个示范活动及点评,”周丛笑反思,“这样送教,面不够广,点也不够深。”

如何改进送教方式,拓展送教广度,提升送教效度?周丛笑一直在思忖。

2012年,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在西部启动。

看到这则报道,周丛笑心里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培养种子培训者,拓展送教广度,延续培训效果;按需培训,使培训内容更加贴合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需求,对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于是,一个计划——湖南省学前教育志愿者行动计划——开始在周丛笑心中酝酿。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2014年,周丛笑利用会议、网络平台发出志愿者行动计划的倡议。2015年,按照“有意愿、有爱心、有热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培训经验,能讲、会做、擅写”的标准,遵循“专兼结合、城乡兼顾”的原则,经双向选择,湖南省学前教育志愿者团队组建起来了。

高水平的送教团队是送教活动专业且有质量的保证。

为此,每次送教前,周丛笑都会带领志愿者团队进行内训,通过集体备课、互动研讨等,进一步提升志愿者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培训者应先受训,志愿者既要有大爱情怀,又要有专业底蕴。”周丛笑说。

除此之外,周丛笑还创新送教方式。

调研为始,按需研训。“志愿者送教,不是我有什么给什么,而是你需要什么给什么。”周丛笑说。因此,送教前,志愿者需先花两天时间,下沉到幼儿园,进行全程、全面、科学的观察;再基于实地观察、座谈访谈、深度体验,对幼儿园的园所建设、园务管理、保教工作、家长工作、后勤工作等做全面诊断。根据调研和诊断结果,志愿者再调整送教内容,力图贴近幼儿园实际。

示范带教,授之以渔。“志愿者不仅示范授课,还指导当地教师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等,输血的同时培养其造血功能。”周丛笑希望通过精准送教,培养当地骨干教师,持续在当地发挥示范、引领、辐射、指导作用。

现石门县蒙泉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马玲就是在志愿者精准、持续的帮扶下成长起来的。短短几年,她已成为石门县学前教育健康领域工作室主持人、石门县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是石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领头羊”。

“周老师给我带来了专业引领,带我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开阔了我的眼界。这些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有什么问题我都会向周老师请教,她都会耐心指导和回复。”对周丛笑及其团队的帮扶,马玲心怀感恩。如今,她也在石门县开展学前教育送教下乡活动,反哺家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前,她已送教28次,累计培训500人次。

持续关注,内涵提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帮扶不可能一步到位,成效不会即刻凸显。因此,周丛笑及其团队每到一个地区,即与当地幼儿园保持长期的联系,通过持续的帮扶,逐渐实现幼儿园内涵发展。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2017年9月,志愿者来到湘西雪峰山连片特困地区——怀化市溆浦县坪溪村学前教学点,发现这里的孩子没有午睡的床铺。“睡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长期从事幼教工作,周丛笑和志愿者们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他们的宣传和发动下,几所幼儿园给坪溪村的孩子们送来了床铺和床上用品。此后,志愿者们持续关注着坪溪村,并于2017年11月为其量身定制送研送教活动,把脉问题,出谋划策。不仅如此,为真正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落到实处,2018年9月,志愿者长沙市人民政府机关荷花幼儿园副园长许江接过了帮扶接力棒,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蹲点帮扶支教。

从物质帮扶到蹲点支教,两年来,坪溪村学前教学点的变化让人惊喜不已:有了床铺、被褥,孩子们可以睡午觉了;有了充满童趣的区角和多样的自制游戏材料,孩子们可以自主游戏了;爸爸妈妈们都争着当助教,孩子们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志愿者的到来,改变了山村学前教育现状,让孩子们拥有了幸福的童年。”坪溪村的老师和村民们说。

株洲芦淞教育幼稚园和张家界慈利高峰乡幼儿园相距360多千米,却因湖南省学前教育志愿者行动计划,结下三年之久的帮扶缘分。三年中,芦淞教育幼稚园园长、湖南省学前教育志愿者肖瑛和她所在的芦淞教育幼稚园采用“三进三出”的帮扶方式,让一所物资匮乏、环境简陋的幼儿园成了一所理念先进、设施齐全、环境适宜的游戏乐园。

截至目前,湖南省学前教育志愿者已有30人,以湖南省学前教育志愿者为原点的市级、县级志愿者团队又陆续组建,全省学前教育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与此同时,面广研深、授之以渔的送教活动如芙蓉花般在湖湘大地绽放。

项目研究,引领教研转型

2016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建教育战略研究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育事业发展。

“在当前学前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学前教研也应主动转型,主动适应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更充分地发挥研究、服务、指导、引领作用。”

周丛笑认为,学前教育研究室可以项目研究为引领,助力解决省域学前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

2016年,随着湖南省第一、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省学前教育事业获得大发展,但偏远山区的学前教育仍未实现全覆盖,许多远离乡镇的偏远村落的幼儿无法享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交通不便的偏远村落基本没有公办园,民办园则因园车接送不便、生源不足、难以取得合理回报,不愿进入。偏远山区的幼儿和家长只能‘望园兴叹’。”周丛笑通过实地走访和考察发现。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如何在偏远山区的现有条件下,因地制宜,满足当地幼儿有园上、上好园的需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是一个交通极其不便的村落,它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资助下,探索出了‘村委、小学、幼儿园合一’的发展模式。”周丛笑了解到,“类似于翁草村的‘山村幼儿园’在古丈县有72所,它们适应了古丈山高、居民散居的特点,满足了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

仔细研究古丈“山村幼儿园”的模式,周丛笑找到了偏远地区农村小规模幼儿园的建设思路:大力推广“混龄式小园小班”山区办园模式,科学确定山村幼儿园布点并理顺县乡管理体制,合理引导教育扶贫资金投向山村幼儿园建设,统筹解决山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难题。

这些决策建议不仅为通道、桑植、平江等地的农村小规模幼儿园建设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路径,也引起了湖南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注意。部分决策建议被作为议案、提案提出。

山村幼儿园要普及,更要提质。如何改善和提高村级小规模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这需要探索有针对性的政策和管理方式,需要在财政投入、教师发展、保育教育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周丛笑坦言。尽管如此,她还是想尽己之力,发挥湖南省学前教育志愿者团队的作用,探索农村小规模幼儿园的“美优精”之路。这也就有了许多像许江一样的志愿者,蹲守农村小规模幼儿园,开展全面提升农村小规模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行动。

“勿以善小而不为。‘坚持+合力’,农村小规模幼儿园内涵发展可期可盼!”周丛笑对农村小规模幼儿园的发展充满期待。

除偏远地区农村小规模幼儿园的建设,周丛笑还带领、推动完成了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问题、公办幼儿园发展问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问题等项目研究,充分发挥了学前教研工作对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



*原文刊发于《年轻人·幼师园地》2022年第7期,作者:熊妹、饶超、彭羡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推荐订刊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推荐阅读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年轻人 幼师园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周丛笑:只有幼教,只为幼教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