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最全的名词解释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名词解释一

1、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的良好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2、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养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任务。

 

3、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

 

4、白板说: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的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5、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6、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7、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一种误区。是提前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两种情况中:一是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书写汉字等,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教师长时间的用语言教学法教学。

 

8、亲子游戏:指父母与子女间或祖父母与孙子女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这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9、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

 

10、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个体非常的重要。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1、幼儿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2、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子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形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13、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章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4、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的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15、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16、学前初期:指儿童3~4岁这一年龄阶段,出于幼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

 

17、脚手架: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辅助物,孩子凭借这种辅助物可能完成其独立无法完成的任务,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

 

18、自主性游戏: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比较符合游戏的特点,体现游戏的本质,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9、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独特性的几种表现,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其中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

 

20、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态度。主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显著特征。

 

2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地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22、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23、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24、自然观察:是指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对幼儿学习的了解。自然观察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常用方法,非常适合对幼儿学习的研究。

 

25、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属简单的心理想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触、动与平衡觉等。

 

26、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恩物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27、生理成熟:是指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与水平。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28、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29、主题活动:是教师按照某一种逻辑,将相关的内容整合进去,在一段时间内围绕着某一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0、幼儿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31、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她有哪些需要和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32、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3、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34、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这些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备条件。

 

35、开放日制度:是指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各种保教活动,如运动会、元宵灯会、节日庆祝活动等,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进对幼儿园工作的感性认识,家长通过对同一年龄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对比,可以从侧面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改进家庭教育制度。

 

36、家长园地: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常用的形式,一般张贴于本班的活动室门外,主要介绍本班一周工作重点、教育活动的安排、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短小的教育文章供家长参考。

 

37、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38、演示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特点是直观形象,常配合语言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一起使用。教学演示可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39、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40、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41、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42、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4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概括性,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二是间接性:思维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

 

44、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又称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该阶段幼儿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

 

45、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出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46、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

 

47、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48、活动性原则:是指幼儿通过参与游戏等活动,认识外部世界,体验各种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心理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49、家长委员会:由各个年龄班选出的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参与幼儿园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同时委员会也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的合作。

 

50、保教结合的原则: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之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的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则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等。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前部内容。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51、适应现象: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52、注意的稳定性:只指注意能够以同一强度在某一对象上或某一活动中保持的时间的多少。保持的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好。注意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注意的稳定性较好才能保证个体的行为活动顺利进行。

 

53、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54、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兼顾家庭和事业(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二而不过风强调性别差异。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55、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以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56、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57、间接指导:指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一种指导方式。教师应通过观察幼儿游戏,适当时候参与幼儿游戏,但是这种参与以不干扰幼儿游戏顺利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为前提,要善于启发和转换角色,而不是一种干涉。

 

58、注意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够清楚地知觉到的对象数量。注意范围的发展受幼儿生理发育程度、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和注意对象特点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59、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指导和调控。

 

60、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此项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61、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62、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是在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从而导致幼儿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63、全面性原则:是指幼儿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既重视幼儿的共同需要和普遍问题,也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和个别需求;既重视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也关注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既重视幼儿的智力培养,也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64、幼儿教育:在广义上指一切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方面发展的活动。狭义是指幼儿园或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65、幼儿体育: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66、幼儿智育:是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67、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68、幼儿美育: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69、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70、有规则的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制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71、幼儿个别差异: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景下,在智力、性格、性别、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72、学习类型: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

 

73、补偿教育:是指针对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没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丧失良好教育权利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74、人类的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75、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76、强化物:是指操作反应之后所给予的,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

 

77、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78、习惯化:是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79、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无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80、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状态。

 

81、幼儿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改变的历程。

 

82、情感支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交往中,积极地建立双向接纳和爱的情感联系,并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社会性情感感染、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83、幼儿学习评价:是指教师收集有关幼儿学习表现的各种素材和信息,并以某种参照为标准,对幼儿的学习进行综合、解释、价值判断,以评定幼儿学习水平的过程。

 

84、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85、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幼儿心理学常用的两种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86、调查法: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87、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

 

8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时刻变化,而变化又因人而异。

 

 

名词解释二

 

1 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组织幼儿的审美活动来培育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2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3 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4 幼儿的实践活动:是指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人或物直接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它是与幼儿的生理、心理交融为一体,统合进行的最富有发展价值的综合性活动。

 

5 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6 恩物:是指福禄贝尔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即神恩赐之物,它的基本形状是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

 

7 白板说:洛克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8 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手机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9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10 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幼儿园教育目标: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13 保教结合: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是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14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15 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6 幼儿智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其认识活动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17 幼儿德育:是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18 幼儿美育: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和情趣的教育。

 

19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素质的教育。

 

20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21 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

 

22 幼儿家庭教育:广义的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狭义的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23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24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5 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指幼儿园根据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26 规则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

 

27 教学游戏:幼儿教师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目的,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把这样的活动称为教学游戏。

 

28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29 结构游戏:是指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

 

30 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31 体育游戏:是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为主的游戏。

 

32 智力游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

 

33 音乐游戏:幼儿在音乐和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

 

34 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35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7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6 发展性原则:是指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幼儿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37 表象:是事物的具体的形象在人脑中的映象。

 

38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39 转折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时期。

 

40 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

 

41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42 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敏感期就是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43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44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5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46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47 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48 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49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50 距离知觉:是指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51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

 

52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53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54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5 有意注意:是指由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6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57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

 

58 注意的分散:是指幼儿的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

 

59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活动中去。

 

60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61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62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63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64 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

 

65 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

 

66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

 

67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68 偶发记忆:是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

 

69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70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71 有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72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7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知的高级阶段。

 

74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75 同化:皮亚杰用语,他称之为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指的是主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刺激进行处理和改造,使之纳入原有结构并使其丰富的过程。

 

76 顺应:皮亚杰用语,称之为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是指在主体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

 

77 成熟:是指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

 

78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79 自我中心:是在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上的现象。

 

80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81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82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83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84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85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86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组合。

 

87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它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把认识的目光转向了自己,自己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88 气质:是一人所持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89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90 气质掩蔽现象: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91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92 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

 

93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94 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

 

95 亲社会行为:又被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96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97 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个体,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步入社会的过程。

 

98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99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100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候的预备定势。

 

101 练习律:指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

 

102 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换,那么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换,那么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103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04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05 惩罚:是指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106 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做出他们原先行为模式中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

 

107 习惯化:是个体不断或重复收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108 去习惯化:对熟悉刺激的反应恢复和增加。

 

109 消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是幼儿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

 

110 教师效能感训练:是指鼓励教师运用诸如积极倾听与解决冲突等技术,建立开放、真诚的课堂沟通情境。

 

111 经典条件作用:是婴儿自然出现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基础反射为重点,是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

 

112 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作出适应的认知结构。

 

113 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114 动机:是激发、引起个体的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进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作用。

 

115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116 好奇:是指幼儿去观察、探索、操作、询问新奇有趣的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内在冲动。

 

117 诱因:是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

 

118 迁移:一般认为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进一步说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119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120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21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影响。

 

122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

 

123 横向迁移:是指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

 

124 竖向迁移:是指不同内容、不同任务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迁移。

 

125 低路迁移:是指一个非常熟练的技能从一种迁移情境迁移至另一种情境时,通常不需要思维或者只需要很少的思维。

 

126 高路迁移:是需要个体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

 

127 一般迁移:是指某一领域的学习直接影响另一种领域的学习。

 

128 具体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中。

 

129 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

 

130 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131 外部动机:是指幼儿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132 习惯化:是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133 个别差异:一般只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起的呢过方面的差异。

 

134 智力:是指个体出来抽象概念、出来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135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36 资源利用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幼儿的长处和优点,以求人尽其才

 

137 治疗模式:是指针对儿童某一方面的能力缺陷,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138 补偿教育:是指针对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没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丧失良好教育权利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139 场依存型: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社会敏感性强。

 

140 学习类型:是指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等。

 

141 情景演示:是指让儿童以表演的方式,思考和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作出行为对此的教育方法。

 

142 行为练习:是指让儿童对已经学过的技能和行为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儿童对某个行为或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143 讲解说理:是指向儿童传递、讲授有关心理健康的粗浅知识,以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帮助儿童改善对心理健康的态度。

 

144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结果的一种主观判断与推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知识手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最全的名词解释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