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活动二
领域类别:社会领域
活动名称:《宝宝长大了》(3-6岁)
一、活动目标
(一)感受到自己长大后身体的变化。
(二)感受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
二、材料准备
幼儿在婴儿时期的照片、衣物、物品等;测量尺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照片说一说身体的变化
1.拿出婴儿时期的照片
妈妈提问:宝贝,你知道照片上的这个小朋友是谁吗?(如果宝贝猜不到,告诉他照片上的幼儿就是他自己。)
2.拿出幼儿的近照
妈妈提问:宝贝你看看现在的你和小时候的你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比较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身体的变化)
(二)通过衣物感受身体的变化
拿出婴儿时期的衣物,请幼儿试一试,使其感受自己身体上的长大。
(三)通过与妈妈的交流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感受爸爸妈妈的辛苦。
给幼儿讲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请他们回忆妈妈爸爸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感受家人的辛苦,会说一声“谢谢爸爸(妈妈),您辛苦啦!”
(四)记录身高
帮助幼儿测量今天的身高,并记录在固定的位置上(家里某处墙壁上)。
(五)扮演爸爸妈妈,体验爸爸妈妈的辛苦。
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照顾玩具宝宝,让幼儿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
四、教育建议
(一)定期为幼儿测量身高,记录在固定位置上,帮助幼儿直观感受自己长大的过程。
(二)教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受长大带来的自豪感。
活动名称:《我是妈妈的小帮手》(4-5岁)
一、活动目标
(一)能体会妈妈的辛苦,有帮助妈妈分担家务的愿望。
(二)懂得关心妈妈、关心家人、更爱自己的家。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宝贝有哪些喜欢做的事儿呀?(引导幼儿说出玩玩具、看动画片等)
2.妈妈也有许多喜欢做的事儿呢!(向幼儿介绍自己喜欢做的事,如看书、健身等。)
3.和幼儿回忆妈妈每天必须要做的家务。
4.如果不做这些家务,家里会变成什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没人做饭会很饿,没人收拾卫生家里会很脏等等。)
5.如果家务能快一点做完,妈妈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了,你愿意帮助妈妈吗?
(二)找任务
妈妈向幼儿介绍每天要做的家务,请幼儿自主选择任务(妈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给出建议)。
(三)行动
1.妈妈示范正确的做家务的方法(如怎样才能把被子叠整齐、怎样整理幼儿的玩具、怎样洗袜子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家务)。
2.幼儿实践
在妈妈的指导下,请幼儿亲自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四)欣赏劳动成果
妈妈可以召集家里的其他成员共同欣赏幼儿的劳动成果,并给予鼓励。
三、教育建议
(一)建议不要只把这次活动当成一个独立的任务,应当帮助幼儿养成帮助妈妈做家务的习惯,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妈妈的辛苦。
(二)幼儿做家务后不建议给予物质上的鼓励,建议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努力给家人带去的快乐,让幼儿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并为此自豪。
活动名称:《给好朋友的信》(5-6岁)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书信形式,尝试用图画、文字、符号来记录自己的想法。
(二)通过网络途径将书信传送给好朋友,表达对好朋友的关心,分享假期生活。
二、材料准备
水彩笔、画纸等
三、活动过程
(一)讨论
在家休息很长时间了,你想念好朋友了吗?你给好朋友写一封信吧。
(二)了解书信
家长与幼儿一起学习书信的格式。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结尾最后两行靠右写写信人姓名,日期。
(三)交流书信内容
你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好朋友过得怎么样呢?怎样让好朋友知道你关心他(她)呢?
(四)书写给好朋友的信
提示幼儿,不会写的字用图画或者符号替代。
(五)记录书信内容
让幼儿读一读自己写信的内容,家长用文字加以记录,尽量记录孩子自己的语言作为成长的记录。
(六)寄信
用电子邮件或微信等方式,把信寄给好朋友
四、教育建议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指出,5—6岁幼儿要有自己的好朋友,愿意与朋友分享有趣的事,并能够关心尊重他人。因此在防疫非常时期,为幼儿创造机会与朋友交流,也是教育应体现的价值之一。
(二)大班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前书写经验,并能够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与意愿运用绘画、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出来,这也属于幼小衔接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幼儿前书写的机会但不能强制要求其进行写字练习,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为幼儿入小学的书写积累前期经验,不能急于求成。
领域类别:科学领域
活动名称:摸摸这、摸摸那 (3-4岁)
一、活动目标
复习对颜色、图形及各类日常用品认知。
二、游戏玩法
爸爸妈妈和幼儿可以在客厅确定一块根据地,围在一起开始念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再回来。爸爸妈妈孩子一起快速的找到要求的东西摸一下,然后回到根据地。先回来的人可以主持下一轮的游戏。
每个人摸得东西不能一样,如果别人摸过了,要找一个与他不同的并且符合要求的摸一下才可以。
三、教育建议
(一)游戏特点。
这是一个爸爸妈妈小时候就玩过的传统游戏,不限场地,也不限材料,可是玩起来却非常有意思。在这个游戏里不但要考验大家的知识储备、反应能力,还要考验大家的体力,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更需要灵活的躲避技能。
(二)游戏年龄特点。
这个游戏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可以依据幼儿的认知水平确定摸一摸的内容。
1.小班组(3-4岁)。小班的幼儿可以以颜色、图形等具体指定实物为内容,比如:摸摸红色杯子再回来……摸摸绿色叶子再回来等。
2.中大班组(4-6岁)。中大班的幼儿可以以类别为指定内容,如:摸摸厨具再回来……摸摸电器再回来……摸摸调料再回来等。
活动名称:会变的白菜(4-5岁)
一、活动目标
(一)知道植物可以通过根部吸收水分。
(二)观察叶脉可以传输水分的过程。
(三)尝试用多种蔬菜、多种彩色水进行试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材料准备
食用色素或彩色溶液、奶白菜、透明玻璃杯
三、制作方法
(一)将白菜去根,分片浸入不同颜色的液体中。
(二)和幼儿共同观察白菜叶片的变化。
(三)原理:植物是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的,叶子中有很多“管道”,水是通过这些管道输送到叶片的各个部分的。(该部分内容在家长和幼儿认真观察和探讨后,家长可以给幼儿进行讲解。)
四、教育建议
(一)色彩要尽量的浓一些,这样观察起来比较容易。
(二)家长要耐心的和幼儿一起观察,激发幼儿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如果可以,家长可以让幼儿用更多的蔬菜和色彩来进行尝试。
活动名称:抽对(5-6岁)
一、活动目标
(一)在游戏中提升幼儿一一对应的能力。
(二)培养幼儿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让幼儿对扑克牌产生兴趣。
二、 材料准备
扑克牌一副
三、游戏玩法
(一)将一副扑克牌中的小王取出。
(二)将剩余的扑克牌分成若干份(与参与人数相同,不少于3人)。
(三)每人取一份,将自己牌里所有成对的牌挑出,放在一旁。
(四)将剩下的牌拿在手中,不要让别人看到。
(五)按照顺时针的顺序,每人从旁边人手中抽一张牌,如果抽到的牌能与手中的牌凑成对,则取出,放在一旁,如果不能凑成对,则留在手中,等待下次抽牌机会。
(六)最先把手中的牌都凑成对的人获胜,最后手中留有大王的人输。
四、教育建议
(一)在游戏中,逐步加快抽牌的速度。
(二)鼓励幼儿和同龄人玩类似的游戏。
阿嚏跑了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幼儿园 何丹
学习领域:语言、健康
活动目的:
1.理解绘本内容,记住绘本情节。
2. 知道感冒时会打喷嚏,喷嚏可以传播病毒。
3. 知道感冒时要戴口罩,打喷嚏时用手肘挡住口鼻。
洗洗手
沈阳市皇姑区启智幼儿园 那旭
学习领域:健康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并说出手各部位的名称。
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水中花
沈阳市沈河区实验学校幼儿园 黄丁丹
学习领域:艺术、科学
活动目标:
1.会用画、涂、折的方式制作小花。
2.对小花放入水中花瓣展开的现象感兴趣(花瓣在水中展开是因为纸可以吸水),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转至:沈阳教育发布
供稿:沈阳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