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课程,教师往往不会提自己不会的问题。做传统预设课程,教师在撰写教案时,习惯性会把提问写在教案里,常见的格式是“教师:……?”有次讲座,我问现场的教师与园长,我说“您们写了很多教案了,有人写了一辈子教案,几乎每个活动的教案里都有教师的提问。请问,您们会把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写上去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老师的回应是一致的,“不会”。预设活动,教师经常会将提问设想好,教师不会提自己都不会的问题。
教师预想的提问,其答案往往是本次活动的知识或技能等要点,或者是通过提问作为衔接导出后面的环节。在做预设课程时,教师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幼儿提出的问题自己不会的情形,教师往往会采取选择性倾听,顾左右而言他。“传道授业解惑”一直以来是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是一桶水,幼儿是一碗水”,在学生面前教师怎么能不会呢!教师应该知识渊博、无所不知,这是传统的教师形象定位。
生成课程幼儿是问题的提出者,教师会遇到很多自己不会的问题。预设课程,教师之所以是提问的主导者,是因为整个课程教师就是主导者,教师不仅是问题的设计者、选择者,更是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者,教师决定着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在预设课程里,幼儿往往是被教师提问的对象。幼儿虽然有时也会表达自己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如果不在教师预设的范围之内,往往会被教师有意识地忽视。
生成课程是以儿童为主体的课程,更多的是追随幼儿的问题、幼儿的兴趣,去做幼儿想做的游戏、活动,尤其是探究性的课程,更多追随的是幼儿的兴趣。在生成课程的环境中,幼儿是问题的主要提出者,教师则是倾听者、记录者,更是支持者。当然教师也会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幼儿的进一步深度学习,扩展活动的丰富性与深度。做预设课程,教师的提问多半是封闭的,而做生成课程,幼儿的提问往往是开放的,有些问题教师知道答案,也有很多问题教师不知道答案,甚至有一些问题网上也难以找到答案。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
教师怎么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超人,教师应该是与幼儿一起探究知识的伙伴。别说,教师不知道答案,即便教师知道答案,也不建议教师直接告诉幼儿答案。
比如,户外活动时,幼儿对银杏树下的银杏果感兴趣,大家的兴趣点在于银杏果为什么是臭臭的?有幼儿说是因为旁边有垃圾桶,垃圾把银杏果熏臭的;也有幼儿说,银杏果腐烂了所以臭臭的。银杏果为什么是臭臭的?一般情况下,教师是不知道真实答案的。银杏果臭臭的,是不是因为旁边的垃圾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其他银杏树旁边看看,如果另外一棵银杏树旁边没有垃圾桶,而其银杏果也是臭臭的,那就可以排除这种假设。银杏果是不是因为腐烂臭臭的,闻一闻没有腐烂的银杏果是不是也是臭臭的,如果没有腐烂的银杏果也是臭臭的,说明其本身可能就是臭臭的。那为什么银杏果是臭臭的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值得探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而是扮演的是引导者,引导幼儿探究上述一系列问题。教师不会怎么办呢?在生成课程中,教师不需要什么都会,教师需要做的不是立马告诉幼儿答案,而是鼓励幼儿自己先做猜想,然后用科学方法去验证这些猜想,或者是通过其他的途径去寻找答案。比如,请教师帮忙上网查询答案。整个过程,幼儿是课程的主人,幼儿是热情主动的学习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背后其实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转变,更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要求。以前我们比较重视知识、技能的模仿,培养的人才模仿能力比较强,将先进的知识、技能拿过来为我所用。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只是模仿是不够的,现在更需要的是知识与技能的创新、创造,否则社会发展“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现在如此,未来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发生变革,生成课程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微观变革,更是深层次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变革。
以上面的提问为例,之前教师问的问题都是自己会的,这体现的是知识的消费,由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不是创造。现在生成课程,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的创造,至少从幼儿的角度而言,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创造”。虽然这个创造比较粗浅,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独特性“创造”,但是在性质上其与教师的讲授是有本质区别的。这是生成课程的内涵,遗憾的是很多幼教工作者没有理解到这一层含义。
某班小鸭子死了,幼儿在户外种植区埋葬小鸭子的过程中,发现泥土里有一个奇怪的树根。这是谁的根呢?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当时教师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根,简单讨论后就不了了之。教师观察到这一教育契机,因为自己也不会,当时这个问题就搁置了。随后,教师花费了一些时间与精力研究这到底是谁的根,最后找出了正确的答案。整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幼儿并没有参与,教师自己沉浸在寻找答案的兴奋过程中。等教师兴致勃勃地引导幼儿探究这个根的时候,突然发现幼儿对此并不感兴趣。教师很纳闷“这明明是我观察到的幼儿兴趣啊”。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是教师自己寻找答案,而不是带领幼儿一起寻找答案。幼儿兴趣的转移是很快的,如果幼儿参与了整个寻找答案的过程,这个兴趣一般就可以得以保持,甚至是发展。如果幼儿没有参与进来,其兴趣很快会转移,这是正常的现象。
所以,做生成课程时,教师千万不要等到,自己会了,才去带领幼儿去探究。遇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与幼儿要一起去探究,让幼儿自己去感受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幼儿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前教育是启蒙性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比最终的答案更重要。幼儿对某一现象或问题感兴趣,并不意味这事一定要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或者定论。
比如,幼儿在探究螃蟹的过程中发现,螃蟹虽然爪子断了,但是没有流血。螃蟹为什么没有流血,如果非要用标准的答案来解释,幼儿可能也听不懂,对标准的答案也不感兴趣。如果幼儿对此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寻找答案,比如一起上网查询。至于幼儿能理解多少,能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原理,这并不重要。
学前教育是启蒙性质的,这是学前教育的根本属性,然而很多幼教工作者慢慢地忘记了这一根本属性,过度追求幼儿的深度学习,这是错误的,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初衷。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对幼儿而言,远比追求真正的答案更重要,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阶段懵懂的幼儿而言。所以,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不要畏惧自己不会的问题,更不要过于执着地让幼儿掌握某一知识或技能,享受寻找答案的过程更精彩。
本文源自南通大学学前系副教授时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即将开课
优师教研" data-alias="PreschoolTT" data-signature="优师教研致力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研究,为区域政府提供科学的学术支持;课程与教学研究,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教师发展研究,研究学前专业教师培养体系及教师专业成长。" data-from="2" data-origin_num="88" data-isban="0" data-biz_account_status="0" data-index="0" data-weui-theme="light" data-is_biz_ban="0">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