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园所,记录质量普遍不高,教师觉得其是负担、累赘,教师为记录而记录,实际意义不大。尽管有的教师每天不停地记、写,每天记录长达多页纸,但翻阅后发现,废话连篇。甚至还有不少教师平时没有记录的习惯,一到检查的时候就开启“狂补模式”,记录演变为造假,毫无意义。记录完之后呢,很多园所只是记录而已,记录之后不了了之,没有后续的教师支持,记录被束之高阁也没有实际意义。可见,记录在很多园所并未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此外,很多园所教师需要记录的很多,区域游戏观察记录、集体活动观察记录、室外活动观察记录、幼儿成长记录等,七零八碎,要记录的东西太多、太割裂。如何既要发挥记录的价值又不增加教师负担,如何统整七零八碎的记录让其成为一个整体,如何让记录与课程、游戏建设结合在一起促进幼儿的后续发展,是我们课程研发的重点之一。
为了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在观察、倾听、谈话中的记录,为了切实落实教师作为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角色,我们起初研发了“3L轶事记录本”,3L即“look(看)”“listen(听)”“learn(学)”。经过园所实践,我们在倾听教师建议的基础上对“3L轶事记录本”进行反复研究,最终升级为“幼儿观察倾听记录本”。这个记录本可以取代七零八碎的记录、可以取代一对一跟踪倾听记录,最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倾听记录让教师从中挖掘出可能的课程生成点,进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观察倾听记录本”只有大约手机、口罩那么大小。使用“幼儿观察倾听记录本”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此本大小适宜,方便教师携带,同时也便于教师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记录。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观察、倾听,当场记录与事后记录都可以;另一方面,此本的留白有限,我们不希望教师记录的太多,观察记录的质量与记录的字数多少没有必然联系,少而精、简洁明了地做记录。正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幼儿园不要瞎卷,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这个需要纠偏。
表1 幼儿观察倾听记录本模板
1.“时间”是指教师观察、倾听幼儿言行状态的时间。具体到月、日即可。写时间的目的是方便教师后续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便于观察记录资料的整理。建议教师每隔1-2天记录一次。
2.“记录者”是指本次记录的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班级内所有教师都应当进行记录,包括主班教师,一班教师和二班教师。每月每位教师大约应当记录十篇左右。这个工作量其实不大。
3.“地点”是指幼儿行为表现发生的具体场所,如班级活动室、户外运动场、种植区等,各个场域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记录,此举是为了整合过于零散的记录。
4.“观察与倾听对象”是指教师观察、倾听的主人公,一篇记录可以记录2-3位幼儿的名字,其中第一位幼儿应当是本次事件最主要的人物。每月班级内所有教师的观察记录加在一起应当全部覆盖所有幼儿,判断标准是第一位幼儿的名字,后面幼儿的名字作为一篇记录的配角。也就是说,每月班级内每一位幼儿都应当有至少一篇以第一位名字出现的观察记录。一个学期这名幼儿作为主角至少会被记录4次左右。此举是为满足一对一倾听观察持续观察记录的要求。
5.“关键经验”来自我们设计的“关键经验轮盘”(请使用最新版)。每个记录至少要包含一个关键经验。如果教师在此次记录中一个关键经验都提炼不出来,则说明该事件不具备记录的价值与意义。
6.“观察与倾听记录”是教师对实际观察内容的客观描述。由于观察过程中看和听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因而该部分是“look”与“listen”的合并。
7.“分析”即“learn”,它是教师对“看到的、听到的”内容进行的剖析与升华,既包括教师基于幼儿言行引发的与课程相关的所思所想,也包括教师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情况做出的解读。观察、记录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基于观察、倾听,分析幼儿进而给予支持与教育,最终促进幼儿有效发展,才是根本落脚点。因此,“分析”模块要求教师超越活动表象进行深入思考,透过幼儿言行的表面挖掘隐匿在背后的幼儿的内部意图或潜在动机,亦或是幼儿需要进一步提升的能力,力图形成“倾听、观察引导反思,反思改进实践”的工作模式。“分析”需要简洁明了,避免长篇大论。“分析”不仅致力于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而且切实发挥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比如区域活动中幼儿发生冲突,那么分析的核心便是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冲突解决能力。
8.“教育建议”是教师下一步所要采取的措施和做法。“建议”要具体明了,避免“空中楼阁”、模棱两可。
9.“课程落实”是指教师落实上述建议的方式,这里包含7个选项(主题课程;零散活动;预设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家园共育),教师在相应的活动旁边打钩即可。这一块主要是强调,观察、倾听、记录只是手段,最终要通过切实的教育行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的手段是多种形式的。
观察、倾听了,也记录完了,之后呢?针对上述的观察与倾听,其之后的落实措施是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来解决幼儿发展中的问题。比如,上述的案例,解决对策是通过生成一个小活动来解决幼儿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拖沓的问题。
本文作者:南通大学学学前系副教授时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