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携手 双向衔接
办实事 开新局
当前,关于幼小衔接的探索已经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主动对接,以及从小学“零起点”向幼儿园的积极靠近,逐渐开始走向幼儿园和小学都向幼儿靠近的道路。如何追随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园和小学从“各自为阵”到“双向奔赴”呢?这既是幼小衔接顶层设计的理念更新,更是幼儿园与小学一线教学的行动指南。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使幼小之间的坡度变缓, 必须加强两个学段之间教育的连续性,同时改变幼儿园向小学靠拢或小学向幼儿园靠拢的思考逻辑。《指导意见》再次从国家层面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进行了根源上的判断与把握, 将双向衔接作为行动纲领与指南,从国家到地市再到园校,层层落实,扎实推进。
幼小衔接
课程定位:坚守一个理念
幼小衔接的本质意义不在于幼儿的知识衔接,而在于幼儿的心理过渡,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植根于不同学段,跟随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去设计衔接课程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简单来说,就是不能跳出“当下的孩子”去盲目追求认知类知识的储备,窄化学习目标,错误地将“入学准备”理解为“提前入学”。对于幼儿园和小学而言,双方都应始终遵循“基于基础课程的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即在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添加和丰富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及形式。对于幼儿园而言,就是“生活化课程主线上的入学准备教育”,即在幼儿一日生活主线的基础上去寻找开展入学准备教育的契机,将幼儿在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方面的准备巧妙地融入不同环节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各方面成长与进步,提升入学适应性。
例如,大班开展了晨间诵读活动,教师通过每日诵读的方式将小学低段必学的 70 首古诗传授给孩子,帮助幼儿在放声朗读、集体诵读和小组接龙中感受经典,培养语感,建立自信,逐步培养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区域游戏的形式,为大班幼儿专设“幼小衔接区”,将成语故事、测量、前书写、前阅读、数的分解与组合等目标隐含在自制玩教具中, 帮助幼儿在做中玩、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与专注力。“新闻小主播”和“小小讲解员”活动更是让大班幼儿勇敢地走到了台前,孩子们通过“预习准备”讲述身边发生的新闻,如太原地铁竣工、钟书阁开放、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等,在信息搜集、了解内化、追踪反馈、理解表征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幼小衔接
联合教研:秉承一个态度
教研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教师之间互相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载体。所谓的联合教研,就是摒弃之前幼儿园与小学“各自埋头拉车”,沉迷于所属学段当前课程设计,很难有机会“向下延伸”或“向上观望”的单一片面的思想,尝试搭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共同设计入学准备期与入学适应期的课程安排,在彼此倾听、质疑追问、信息共享、协商一致中进行换位思考,共同探索适宜的衔接思路与方法。
联合教研应是共研型教研。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能够共研《指导意见》中的指导要点,共同分析大班幼儿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差异性,了解衔接工作中存在的盲点,重现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减缓坡度设计。联合教研应是互通式教研。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对活动专题提供一些专业建议,优化“参观小学”“红领巾的秘密”“书包里的秘密”“小学名师进课堂”等活动方案,建构“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的整体框架及实施要点,提升活动针对性。联合教研更是互助式教研。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共同查漏补缺,彼此提供关键信息,全面考虑幼儿和家长的兴趣点及关注点,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帮助,建立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协同共育的长效机制。
总之,联合教研是确保教育长效性最有力的武器。只有依托教研的扎实推进,幼儿园和小学才能在按部就班的讨论与交流中走近彼此,发现幼儿的成长内需,找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并用前瞻性和动态性的儿童观和课程观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
幼小衔接
双向衔接:完成一件事情
单一的、片段式的互动设计只能给幼儿带来零散的经验储备,真正智慧的幼小衔接设计应该是课程的高度统一。教师只有将幼儿的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准备高度融于常态化的课程建设中,将核心课程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旋律, 才能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合理有序地获得发展,提升其入学适应性。因此,幼小衔接课程的研发应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开发,也就是建构“幼儿园大班下学期 + 暑期预备课程 + 一年级上学期”的课程体系,帮助幼儿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推进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
大班下学期:生活化课程与“我要上小学了”系列主题活动的整体课程方案厘定,尝试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挖掘和捕捉幼小衔接的渗透要点, 选择适宜的互动形式,嵌入有价值的指导要点,通过基础课程与主题活动的有机结合,丰富幼儿的生活、游戏与学习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
暑期预备期:按照“了解小学 + 入学向往 + 习惯准备”的整体思路,借助暑期云课程的形式,让不同小学的学生录制视频,介绍小学生的生活,分享书包里的秘密,讲述红领巾的故事,不断培养幼儿爱阅读、爱思考的好习惯,引导幼儿提前做好入学准备。
一年级上学期:一年级上学期为入学适应期,教师应在已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规律作息、按时上学、听到铃声马上进教室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自主阅读、认真倾听、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主整理物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懂得与人为善。
总之, 真正科学的衔接课程应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奔赴,是根植于幼儿所在的学段,去增添内容、优化手段和丰富形式的一个过程。例如,幼儿园的任务是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小学的任务则是坚持零起点教学,搭建适应缓坡,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衔接点自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非某一机构向另一机构的迎合或靠近。
幼小衔接
科研助力:借助一个课题
通过科研的方式来推进教研经验,是科研助力的出发点和目标所在。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借助严谨的课题思路去查漏补缺,借助科研的频繁沟通去跟进和精细化,更可以借助行动研究的逻辑去赋予衔接课程以灵魂, 让衔接课程的成果说得通、立得住。
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借助行动研究法,通过为期两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建构双向衔接课程。从自查自纠到反思研判,再到修订完善、再验成稿,这是一个课程验证的闭环,更是一个经验梳理的审慎过程。经过不断反复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检验,该课程体系的出台可以为更多的幼教同人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全面性,三轮行动研究的任务主要包括:第一,分析幼儿园和小学衔接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二,剖析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暑期预备期、一年级上学期课程双向衔接的具体路径;第三,建构幼小衔接主题网络课程的框架及配套主题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保证研究方案的全面性,课题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设立节点,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
第一轮研究重在自查与自纠。通过对大班入学准备课程进行逐一审订,包括电子备课中生活、游戏、运动、学习目标的遴选与替换, 暑期预备期相关栏目的固化与形式手法的选择运用,毕业生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追踪反馈指标的研讨,不断查漏补缺、优化完善,在两轮课程审议中完善第二轮行动研究的课程方案,并集中部署安排。
第二轮研究重在修订与完善。 经过了一个学年,对衔接课程整体方案进行审定与修改,包括入学准备课程、暑期预备课程、入学适应课程,细化每一个指导要点的关键内容,注意对照梳理课程内容在三个阶段的衔接性与契合度,提升或降低难度设计,从课程视角减缓幼儿园到小学的坡度。
第三轮研究重在对课程方案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微调,如个人教案、微主题设计、体验活动流程以及月主题活动在基础课程中的比重等,通过对毕业生进行二轮追踪反馈,对衔接课程整体方案进行再设计,形成一年衔接期的整体框架及主题网络图,撰写《幼小衔接课程实施要点解读》,让目标更加具象,从而为广大幼教同人提供可视化的经验与方案。
当然,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是体现课题价值的重要法宝。三轮行动研究过后,重在对课程的密合性进行再梳理,提炼课程的框架与目标路径,拓展课程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进而为幼教同人提供可操作的育儿方案。
幼小衔接
“幼小”携手,双向衔接。相信有了《指导意见》的顶层设计与规范管理,有了教育行政部门依托“试点园校”的全面铺开与定期跟踪,有了一批示范幼儿园和小学的先行投入衔接课程研究,以及越来越多学习共同体的加入与共研,幼小科学衔接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历程。
幼小衔接
转载请注明来源“学前在线”。
本文综合转自:《幼教365》杂志管理版总第486期
扫码即可订阅
往期精选
文章推荐
【预防小妙招】甲流、诺如、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预防小妙招,get起来!
【现场直击】人工智能助力健康教育“心”征程——昌平南口学区能力提升年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
幼小衔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