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2023
老师怀孕了
Learning Stories
课程故事
兴趣是激发儿童发现问题、 主动探索、寻找答案、分享表达的强大内在动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精密观察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并以适当的方式与之进行互动, 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活动。
No.1
老师怀孕了!
2020年,我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有一天,在操场上,熙熙忍不住走到我跟前,小声地问:“韦老师,您是不是要生小宝宝啦?”我笑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熙熙说:“我看您穿的衣服都这么肥,上星期开运动会时, 您也没有参加运动项目。”一旁的哆哆接着问:“老师,这是不是怀孕?”恬恬也凑上来:“老师,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待在妈妈的肚子里呀?”一瞬间,孩子们都拥了过来,我的肚子成了全班孩子关注的焦点。于是,在之后的晨谈时间, 孩子们绕我的肚子展开了话题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疑问:
涛涛:宝宝是怎么跑到妈妈肚子里去的呢?
小博:宝宝需要多长时间才会出生呢?
六六: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
轩轩: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会做什么?
悦悦:妈妈吃的东西,宝宝是怎么吃到的?宝宝踢肚子的时候,妈妈会不会疼?
通过晨谈,孩子们对生命的起源———“自己从哪里来”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要不要与他们分享呢?活动具有哪些课程价值?孩子们能照顾好我吗?我有些疑惑,也有些紧张。陈鹤琴先生说过:活教师是一个善于引起儿童学习动机的教师。固然儿童的学习要由儿童自己来做,但如何引起儿童的学习动机,完全看教师是否有活教育的修养。望着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决定带着肚子里的小宝贝和33名大宝贝开启一场探索生命孕育的旅程。
No.2
肚子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游戏时间,熙熙在图书区看书,在绘本《我们的身体》中有了惊喜的发现,她激动地拿着绘本来到我跟前,轻轻触摸着绘本中的立体羊水图,说:“老师,你看,小宝宝在肚子里是这样的!”孩子们兴奋极了:“哇,原来宝宝在肚子里是头朝下的!”“宝宝好像在肚子里游泳。”“快看,这就是脐带!”……第二天,两位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了相关绘本,我们一起阅读了绘本中的内容并进行了讨论。
【话题 1】什么是怀孕、生宝宝?
茜茜:生宝宝就是爸爸在妈妈的肚子里种下一颗种子,种子变成了受精卵,等它再长大一些,宝宝就出生了。
涛涛:生宝宝又叫繁衍后代。
六六:生宝宝是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相结合。
【话题 2】哪些人可以生宝宝呢?
小希:结过婚的女人才可以生宝宝。
浩浩:妇女可以生宝宝。
哆哆:人类是由妈妈生宝宝,而海马是由爸爸生宝宝的。
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近距离地走进了肚子里小宝宝的世界。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孩子们会忍不住猜测宝宝在肚子里做些什么呢?有的说,宝宝在玩脐带滑梯;有的说,宝宝在喝羊水;还有的说,宝宝在翻来翻去,如果是男孩,就会很调皮。孩子们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探索的信息, 同时从同伴那里获得其他新的信息。孩子们在倾听与整合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判断并分析多方面信息, 对宝宝在肚子里的样子做出了许多合理又有趣的假设。
No.3
什么是产检?
鼓干劲,确保安全生产;转作风,深化优质服务,为完成11月各项工作打好坚实基础。更好奇了:“难道医生能看到宝宝在肚子里的样子吗?”我会心一笑,把 B 超单呈现在一体机上。教室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孩子们十分惊讶:“原来宝宝在肚子里是这样的呀!”B 超单上还有很多文字,我向孩子们解释了什么叫头围和股骨长。六六忍不住问:“那我们怎么知道小宝宝一直在健康地长大呢?”我说:“我会定期去医院体检的。”“韦老师, 您下次检查回来后把新的B超单再给我们看一看,好吗?”
教师要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解析孩子,对他们的疑问及时给予回应。当我感受到孩子们对产检产生好奇时,便立即抓住机会,从孩子们平日里很少接触到的B超单入手,为生成活动搭建桥梁。
No.4
小小产检师
第二次读B超单时,孩子们敏锐地察觉到宝宝的头围和股骨长数值发生了变化:“怪不得韦老师的肚子看上去比之前大了呢!”我随即抛出问题:“除了到医院检查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宝宝究竟大了多少呢?”“我知道,你的肚子在变大,我们可以给你拍照!”团子说。轩轩补充道:“对,但拍的时候一定要侧着拍,这样才能看出肚子的变化。”恬恬说:“我妹妹小时候在妈妈肚子里特别爱动。我有个好办法,只要摸一下老师的肚子,就知道宝宝有多大了!”六六反驳道:“小宝宝如果睡着了是不会动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像裁缝师傅一样用皮尺给老师量一量肚子。”小希说:“宝宝在长大,韦老师的体重肯定也会增加的。” 萝卜灵机一动:“对了,我们之前在科学区做的听筒可以用来听听宝宝的声音啊!” ……最后,大家商量出了6种记录宝宝长大的方法。于是,我鼓励大家自由结伴,通过团体合作的形式完成计划。
每到记录的日子,“称重组”的小朋友都会小心翼翼地扶着我到保健室的体重秤上称体重。每当他们仔细地读出秤上的数值后,都会与前一次的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数值变大了,他们会特别高兴。“皮尺量肚围组”的小朋友学会了使用皮尺,每次测量时,他们都发现数值在慢慢变大,非常有成就感。“记录B超单组” 的小朋友已经是看B超单的小能手了, 他们学会了根据单子上的数据和提示准确地了解宝宝在肚子里的变化。而“摸摸拍拍组”的小朋友一直都没有感受到胎动,难免有些失望。一天中午,我突然感受到宝宝在肚子里动,于是赶紧喊来孩子们。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我的肚子,忍不住高兴得跳了起来:“真的!宝宝动了!真有趣!”
当然, 幼儿在记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拍照组” 的小朋友发现,先后两次拍摄的照片中,老师的肚子确实变大了,但到底大了多少呢,孩子们不禁疑惑了。“用什么参照物来比较一下呢?”我问。有的幼儿认为,每次在相同位置拍照,然后进行对比;有的幼儿认为,应该在身体后面画一条线作为参照物。于是,孩子们在第三次拍照时做了调整,效果果然更加明显了。
“听筒听胎心组”还是没有什么发现,大家都显得非常着急。萝卜的妈妈是医生,大家商量让萝卜回去问妈妈:到底用什么仪器可以听到宝宝的心跳?第二天,萝卜兴高采烈地带来了一台家用胎心监测仪,说:“这是胎心监测仪,它可以听到宝宝的心跳哦!”在萝卜妈妈的远程指导下,孩子们最终借助专业仪器听到了胎心。
陈鹤琴先生说过: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看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在探索宝宝长大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地动脑、动手、交流并分享,以独特的语言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我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精密观察上,抓住孩子们精彩的“哇”时刻,使孩子们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也会选择在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与他们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No.5
为预产期做准备
随着我的肚子越来越大,孩子们总是会问:“韦老师,你什么时候生宝宝呢?”有一次,我请了一下午的假,第二天早晨,当我出现在班级门口时,孩子们马上蜂拥而来:“韦老师, 我以为你昨天去生宝宝了呢!”我从他们眼睛里看到了满满的牵挂和担忧,内心十分感动。我安慰他们道:“我的预产期是 5 月 8 日。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离生宝宝还有多少天呢?”“班上有一个毕业倒计时牌,我们也来做一个宝宝出生倒计时吧!”轩轩大声说道。于是,孩子们对照着日历开始细数剩下的天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不断提升关于怀孕、生宝宝的经验,甚至在游戏中也表现了出来:娃娃家的“妈妈”萌发了去医院生宝宝的想法;“医生” 和“护士”分工合作,帮助“妈妈”检查身体,接生宝宝,做产后康复;餐厅的“老板”主动制作月子餐和喜蛋,给“妈妈”送来;娃娃家的“爸爸”也专门始终陪护在“妈妈”身边……孩子们以自己对怀孕和生宝宝的种种印象不断丰富游戏情节, 为角色游戏注入了新的内容, 扩展多方面能力和经验。
有一天,熙熙问我:“韦老师,你还有20 天就要生宝宝啦!你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要准备什么东西呢?”我疑惑地问道。熙熙说:“我妈妈生我弟弟之前专门准备了一个待产包, 里面都是生宝宝需要的东西。”
待产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孩子们回家调查后, 带来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自发地组织了一场“新生儿用品博览会”。他们在相互交流、表达、分析的基础上,为我整理出了两份清单,其内容丰富程度让我十分惊讶。有的孩子还贴心地提醒我要带上红牛饮料, 还有的孩子让我记得给宝宝准备出生见面礼。孩子们还将宝宝睡觉和洗澡要用到的物品进行了归类整理, 并提醒我要给宝宝准备好“妈妈的爱”(双手抱抱和爱心)。
No.6
小宝宝,你好呀!
孩子们定期对我的肚子进行观察和测量,肚子里的宝宝也拥有了班里 33 位“小家长”的关怀。每天中午用餐时间,孩子们都会提醒我注意营养搭配;集体活动时,我常常转身就能发现他们为我搬好了较高的椅子;区域游戏时,他们专门为小宝宝准备了故事分享会;出去散步时,耳边时常响起他们温馨的提醒:“韦老师,您慢点,小心摔跤!”
还有 15 天,宝宝的预产期就要到了。悦悦兴奋地说:“韦老师,等宝宝出生了,我们一起开个庆生会吧!”“哇!真好,谢谢你!可是,我5月1 日就要开始休产假了,也不方便把刚出生的小宝宝带来幼儿园。这可怎么办呢?”“那我们提前开个庆生会吧!把它录下来,等宝宝出生以后给他看。”轩轩说道。孩子们一致同意,开始讨论了起来:
【话题 3】开庆生会需要准备什么呢?
熙熙:需要很多气球和彩带做装饰。
轩轩:我们可以为宝宝出生准备礼物,比如黑白卡、小摇铃。
六六:我们可以把礼物先藏在角落里,给韦老师一个惊喜。
萌萌:庆生会上,我们要准备一个大蛋糕。
悦悦:现场可以撒花。
小希:小朋友可以表演节目和吹泡泡。
豆豆:当天我们要穿最美的服装。
格格:提前制作请柬,邀请更多的人来参加。
讨论之后,孩子们自发分成了惊喜组、演出组、装扮组和宣传组,开始为庆生会做准备:绘制海报和请柬,制作黑白卡和小摇铃,排练当天表演的剧目,设计布置场景,等等。作为活动的支持者,教师应为孩子们提供可操作的材料,支持他们自主开展活动,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整场派对的策划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孩子们每天都在问:庆生会什么时候举办呢?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全园小伙伴展示自己的策划和设计了,这是他们相互传递经验、 传递爱的好机会。每一个孩子都带着灿烂的笑容和美好的祝福参加了这场庆生会,他们沉浸在这场由自己主办的派对中。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孩子们会为宝宝准备一场如此盛大的派对,我迫切地希望我的宝宝能早点来到这个世界上,看看这些日子以来有多少素未谋面的哥哥姐姐在真心实意地关爱着他。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了细心观察、善于倾听、团结协作等多方面经验。他们不仅知道了出生的意义,还学会了和同伴一起去为自己爱的人做一件件有爱的事。
No.7
教师反思
聚焦日常生活,关注儿童视角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倡导教师在现实生活中要主动发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让课程变得鲜活、有趣、生动,切实让儿童获得多方面经验。课程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教师要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认真地对待幼儿的问题,分析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及时和幼儿一起开展讨论和研究。当我发现孩子们对怀孕和生宝宝充满了好奇时, 便立即与他们进行了讨论,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兴趣所在,从而生成一系列活动。
巧用隐性指导,解决真实问题
在“活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教师要足够大胆,和孩子一起尝试新鲜事物;要足够细致, 思考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深入研究。在“怀孕”生成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时常关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不断给予他们适宜的“支架”。例如,在尝试探索“宝宝在长大吗”时,对孩子们使用工具、对比数据进行引导,切合大班孩子数学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也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在他们遇到难题时与他们共同解决。例如,“听筒听胎心组”的小朋友一直听不到任何动静,我在与他们充分讨论过后,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获取医生妈妈的专业支持。
赋予真情实感,建立关系连接
教师和幼儿不仅是教和学的关系,更是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朋友甚至家人。孩子们对教师要生宝宝这件事产生了兴趣,反映出他们想进一步了解身边人的社会性发展需要。教师要相信孩子,只有与孩子建立充满爱和理解的亲密关系,孩子才能够自如地实践计划。
人们都说,怀孕是一场神秘的旅行。我非常感激在这场旅行中有孩子们的陪伴, 是他们让我有了一种全新的人生体验。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诞生, 体会到了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学会了爱与付出、合作与分享,更充分锻炼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在不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专家点评
— END —
转载请注明来源“学前在线”。
本文综合转自:《幼教365》杂志管理版总第490期
扫码即可订阅
往期推荐阅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