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教研管理
孩子总是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有时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似的问个不停。STEM 教育强调学生在“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我们通过开展乐探 STEM科学制作,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让幼儿可以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来寻找答案,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本文以科学制作浇花器为契机,浅谈教师如何通过 STEM 教育理念下科学制作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帮助幼儿实现独立、自由、自主发展。
1
明确科学活动目标,促进幼儿科学发展
STEM 教育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发扬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自觉性,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在乐探 STEM 科学制作中,教师积极融入自己的个人智慧,帮助幼儿获得学习内驱力,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提升经验能力,进一步捕捉幼儿的闪光点。我们以乐探 STEM 科学制作为基点,确立了“三乐”总目标 :乐情、乐智、乐行。项目化教学是师幼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我们以此次科学制作为抓手,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来开展,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探索,使整个科学探究活动更具层次性。
所谓乐情,指热爱生活,对周围的生活有兴趣和亲密感,愿意主动关注、积极了解、喜欢分享,萌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在科学探究馆,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科学器材充满了好奇。为了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鼓励他们将自己的问题说出来,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倾听同伴的问题和想法,多途径寻找答案,支持幼儿持续深入探索。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启发幼儿不断思考,互助互学,引发其深度学习。
所谓乐智,指能调动多种感官来感知和理解周围事物,不断开拓眼界、积累经验,喜欢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感受探究和学习的乐趣。在开展项目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对整个项目课程做出预判,其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造成实施阻力。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幼儿参与学习时需要培植的能力并没有形成评价体系,所以教师难以评估项目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对项目学习中幼儿“能力点”的挑战,需要从教师储备项目教学的方法开始,到研判幼儿的项目学习能力,环环相扣,以
“项目”培植能力。
所谓乐行,指喜欢用多种方式参与活动,能运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创新,萌发创新意识和行动。在项目教学中,教师需要对项目设计做出整体科学规划 :选择一定的标准,注意统筹教学目标,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 ;注重问题驱动设计,精炼典型问题 ;科学进行项目规划,注重关键步骤的掌握 ;制订评议表,在多重点项目中找寻到项目发展的依据 ;注重启动项目,学会收集资源 ;画出项目“故事板”,最终完美展示课程。
2
重视科学活动过程,提升幼儿探究能力
在乐探 STEM 科学制作中,教师积极融入生活教育理念,通过在生活中开设各种主题活动来教育幼儿,启发幼儿不断思考和感悟,让幼儿真正走入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现象,充分感悟科学的日新月异,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请进来——生活中的科学活动
开学一段时间以后,班级阳台上的植物出现了蔫巴现象。孩子们围绕“植物为什么蔫巴”这个问题展开了热议,并总结出三种主要原因 :植物缺水、虫子破坏、没有肥料。其中,认为植物缺水的孩子占多数,因为有的花盆中的土壤都干裂了。“植物缺水”“无人浇水”,如何解决这一组矛盾呢?有自动浇花器吗?于是,师幼开启了一场 STEM 探究之旅。
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总是天马行空的,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现象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全方位挖掘主题活动中的科
学教育内容,引导幼儿发现和梳理生活中的科学活动。基于STEM 教育理念,制作自动浇花器是种植探究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于是,我们先确定了教学目标,然后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共同搜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浇花器,并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浇花器的工作原理。接下来,师幼一起动手动脑,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自制简单的自动浇花器,帮助植物解决缺水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融进去——主题延伸下的科学活动
通过前期调查和经验准备,幼儿发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自动浇花器。于是,他们积极搜集各种浇花器并带到班级,大家共同讨论、探究,了解不同浇花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经过初步了解之后,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想要亲手制作一个浇花器。制作什么样的浇花器呢?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自主拿起画笔和画本设计起来。有的孩子设计将瓶口打洞,然后往瓶子里灌水,让水从洞口流出来 ;有的孩子设计往瓶子里插入一根水管,让水通过水管流出 ;还有的孩子想要借助布条等辅助物来起到浇灌作用 ;等等。
我们以幼儿的发展为主体,结合 STEM 教育理念,探究制作浇花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快速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搜索相关材料,在游戏中建构多种制作浇花器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分析、总结利于幼儿学习的浇花器研究原则。在制订活动计划时,我们设计了活动重难点,让幼儿自主研究绘制浇花器,并在浇花器的研究制作中,让幼儿自主进行设计、交往、合作、探索等深度学习,启发其不断思考和感悟。
思博弈——突破设计难点
设计完成后,孩子们自主寻找材料,在班级里热火朝天地制作起来。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孩子们终于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浇花器。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在同伴面前展示自
己的浇花器,并进行讲解和实验。可是,孩子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有的浇花器不能出水,这是为什么呢?第二,有的浇花器水流得很快,怎样延长水流时间呢?
问题一 :为什么有的浇花器不出水?
我们借此引发幼儿思考 :为什么有的浇花器可以出水,有的不能出水?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 :有的浇花器上方开口了,可以出水 ;有的浇花器没有开口,所以无法出水。由此,孩子们进一步细化设计,尝试利用锤子、剪刀等工具给浇花器开口,然后加水观察,浇花器终于成功出水了!该问题涉及气压原理,瓶子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水不会往下流。因此,我们需要在瓶子底部再打一个洞,让空气进入瓶内,这样水就会流出来了。活动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得出设计关键,并寻找材料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二 :怎样延长水流时间?
孩子们进行了一场水流速度测试。经过观察记录,瓶内的水在 5 分钟的时间内全部流光了。怎样延长水流时间以满足植物的灌溉需求呢?孩子们由此展开了热议,并积极动手动脑进行探究。随着探究的逐步深入,孩子们在前期经验的积累下,观察研究搜集到的各种浇花器,并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孩子们发现,有的浇花器的出水口被物体堵住了,导致水流速度减缓。经过讨论,孩子们共同在教室里寻找材料,开始对浇花器进行改造。孩子们找到了一根棉棒,将其堵在自制浇花器的出水口处,再次观察记录水流时间。这一次,浇花器的水流时间明显延长了,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
活动中,教师通过对环境进行创设和改造,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主动亲近客体,获取相关知识。此时,师幼之间的共同活动包括师幼互动、教师对幼儿的启发,以及幼儿之间的相互讨论,进一步促使幼儿之间进行思维磨合,迸发出创意火花。活动中,教师围绕浇花器这一客体,结合STEM 教育理念,以幼儿的问题和想法为导向,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
新评价——优化设计评价
在科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引导幼儿开展科学合作,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科学素养,最终带来思想变革。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融入一定的语言表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帮助幼儿学会思考与感悟,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提高科学素养。教师还要注重对幼儿科学态度的培养,激发幼儿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学会合作、热爱生活,感悟科学之美。幼儿经验的获得是一个逐步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科学制作浇花器活动中,教师积极融入相关生活情境,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不断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静心观察幼儿的游戏状况,科学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调整游戏材料,给予幼儿一定的支持,有序推进幼儿的经验获得。
项目化科学活动的魅力在于,教师在活动中能紧紧追随儿童的兴趣,支持儿童自主开展探究活动 ;当幼儿发现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介入,给予其个别化指导。如果幼儿遇到的问题属于共性问题,无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探究来解决,教师就要及时介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并为幼儿提供示范。如此,通过提供学习支架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找到科学学习的方法,突破学习难点,最终积累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学前在线”。
本文综合转自:《幼教365》杂志管理版总第 514、515 期
《幼教365》
是一本倡导
“服务幼教决策者、服务幼教实践者”
的育儿杂志
解读幼教、宣传幼教、引领幼教
让您科学育儿每一天
扫码即可订阅
往期精选文章推荐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