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张锋整理


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是必不可少的,看似简单,但是很多老师却不能上好一堂绘本课,怎么样筛选优秀的绘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育价值的筛选?
学前微主编特别邀请河南师范大学绘本阅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锋老师,对一些经典绘本的赏析,给老师们一种方法,能更好的上好绘本课。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张锋
绘本赏析
《大卫,不可以》
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
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大多数人的童年的景象,妈妈对我们生活、心理、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或者你眼中的孩子能够看到什么,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教育意义,这里就不再赘述,但一致的看法一定是,这是一本所有幼儿都非常喜爱的图画书。
从剑拔弩张开始,到皆大欢喜结束,全书没有多余的画面、没多余的话语,甚至没有连续的故事情节,节奏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作者兼画家大卫·香农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表达的深刻而生动。大卫的妈妈则深谙儿童心理以及教育孩子的艺术,她懂得什么时候该对孩子说“不可以”,什么情况下该坚决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与习惯,什么情形下采取什么方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处罚。
重要的是,她知道犯了过错的孩子尤其需要母爱。因此在实施制止和处罚之后,她把孩子拥在怀抱,轻轻地抚摸着、安慰着,流露出一个母亲的温情与爱怜。相信此时此刻,妈妈会轻声细语地给大卫讲为什么“不可以” 的道理,而大卫也能明白妈妈的一番苦心,接受妈妈的教导。

封面上的小男孩是用几何图形拼接成的人物形象,椭圆型的大脑袋顶在细小的身子上,摇摇欲坠;占了面部三分之一大的咧开的嘴巴里有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鼻孔朝天;小小的眼睛、一高一低的两道短眉毛,似乎在向世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
这一形象被大多数成人认为很丑,却受到了全球幼儿的喜欢,大卫在创作时也曾坦言,是母亲寄给他五岁时的画作,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后来他也一直在修改大卫的形象,致力于使他符合我们的大众的审美,但不管怎么修改,总是感觉缺少了童年的记忆,后来就决定用最初的这个形象,进行大卫系列的创作。
再看看大卫在做什么事情:他一只脚站在一摞歪七扭八的书垛上,另一只脚悬空,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鱼缸很大,感觉比大卫的大脑袋还要大上两倍,里面盛满了水,还有两条吓得惊慌失措的红鲤鱼。此时,鱼缸已被他挪出了桌面,由于倾斜,水已经撒了出来,摆放鱼缸的高桌也已倾斜。看到此情此景,无论是谁,都会吓得胆颤心惊。可是,调皮的大卫却是无知者无畏:他咧着大嘴,扭着脖子,面朝我们,在得意洋洋地大笑呢。他觉得自己好有本事,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呢。怎么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们听到了一句坚决、严厉、不可违抗的命令:“大卫,不可以!”看到这里,我才长长地嘘出了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噢,大卫没有危险了,因为他的母亲来了。
作者兼绘画大卫·香农以巧妙的构思、细致的画面、简单的文字,通过封面,将这本书的主角(大卫和他的母亲)是谁、主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诠释的淋漓尽致。我从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依然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卫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不好的习惯让妈妈忍无可忍的一再说:“大卫,不可以”呢?
环衬:进一步点出绘本的主要内容,浅黄色的底色营造了一种温暖的阅读氛围,纸面上的涂鸦反映出幼儿期孩子们的“最爱”,随处创作,文字是“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点出主题,这也是我们在本书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甚至可以说也是我们所有人在书本外的小时候听到的最多的话“…,不可以”。

通过体态以及封面和环衬的内容,我们能够猜出这里站着的是妈妈,没有头部的女性形象,方便所有阅读者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在朝着自己说不可以的景象,一下子拉近了图画书与阅读者的距离。

大卫两只脚的脚尖踩在一把椅子的边缘上,身体倾斜45度,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正欲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你看他,紧抿着嘴巴,舌头却翘露在外面,两只眼睛盯着那只饼干桶,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模样。
画面上没有妈妈,只有妈妈的一句话“大卫,不可以!”妈妈之所以把饼干桶放在最上层,是担心大卫吃多东西对身体没有好处。可她没想到大卫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这样的事情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妈妈可能都会遇到。大卫这样做很危险,这种时刻,大卫妈妈的“不可以”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做家长的(不仅仅是母亲)看到这里应当反省自己,提醒自己: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孩子拿到某种东西,最好的办法是不让他看到。
如果你让他看到而得不到的话,那么,危险很可能就会降临了。而且平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不能麻痹大意。

大卫把玩过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而他却跪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科幻影片。妈妈让他“把玩具收好”,妈妈没有因他是个孩子并且要看电视而迁就他。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的,整理玩具是其良好习惯之一。
在画面中,地面用了深墨绿色,衬托了房间里的杂乱带来的压抑,而墙壁用了米白色,配合文字,表达出了妈妈的爱之深,责之切。

“宝贝,来这里”、 “大卫乖……我爱你!”是妈妈亲切的呼唤。大卫一下瞪圆了晶亮的双眼,张开双臂,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妈妈用她柔软的双手紧紧地把大卫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大卫则幸福地闭着眼睛,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尽情享受着妈妈浓浓的母爱。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潮湿了,“风雨”过后、母子相依的场面太感人了。同时我也想到,大卫的妈妈一定会在这个时候把那些“不可以”的道理讲给大卫听。
毋庸置疑,大卫是这本书的主角,每一个画面都有大卫的形象。而妈妈,只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在扉页:一位身穿白底蓝点短袖上衣、下穿绿裙子、腰扎黑色腰带、双手握拳叉腰,是一张没有头颅的半身画像。虽然看不到表情,我们却能从画家为她设计的造型感觉到她的愤怒和严厉。第二次出现在最后一页:画家只突出画了妈妈在用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怀中的大卫,大卫则扑在妈妈的怀抱中,倾听着妈妈的心跳。
画家虽然还是没有画出妈妈的面部表情,但我仍然感受到了母亲的美丽、母爱的深沉以及孩子的乖巧、可爱,多么动人、温暖的画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微主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