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吴昀·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幼儿园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1299

6114字|阅读时间约12分钟




叙事,即通过生活化的表达方式,以故事的形式,还原经历并转达意义。


课程叙事是教师既作为课程经历者,体验着课程实施的生动过程,也作为研究者,思考课程实施的效果和价值。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它是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研究者有效统一角色的重要的研究方法。但幼儿教师课程叙事也面临诸多问题–


比如教师脱离真实的经历,为了研究效果而编织不存在的体验,或是相反是极端,教师忘记了自己的真实体验,当她们坐在电脑前打出来的一行行文字与她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毫无关系,变成了笼统的文字堆砌。



只有当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其故事才有生动的细节和深刻的思考。


真正要做好课程叙事研究,教师首先需要全面而客观地收集信息,进行严谨的分析,最后才是深刻的反思。


课程叙事研究是尊重教师主体经验和感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的编造或是平铺很多无关的细节,而是基于某一问题、某一现象而开展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凭借自己的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储备进行深度思考。


//正文:


01

课程叙事的

内涵及园本化认识


1.叙事


叙事,即通过生活化的表达方式,以故事的形式,还原经历并转达意义。

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提出,叙事包含叙事话语故事叙事行为三方面元素,最早被应用在文学创作中。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20世纪80年代,学者康纳利和克兰蒂宁将“叙事”正式引入教育学视野,提出从教师的教学经验角度理解和解决教育事件。

同时,随着后现代、解释学、人本主义的理论导向,教育叙事逐渐拓延为一种质性研究方式,即以故事为手段,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发生、现在的影响以及未来期待的描述来建构教育生活的意义的研究方式。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2.课程叙事


采用叙事的方法进行课程研究并呈现课程研究结果就是“课程叙事研究”,具体来说,是指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述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课程事件并诠释其中的意义。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课程叙事直面真实课程的互动、环境与情境,重视课程事件的丰富性、形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以经验表达、课程反思和课程发展为逻辑,兼具主观性、深刻性、追忆性和分享性。

课程叙事因其“草根式”和“田野式”的研究风格而备受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推崇。但以往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本土化和分层式探索,特别是缺乏针对幼儿教师立场下的课程叙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近十年间,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幼儿园开展了对幼儿园课程叙事的专题研究,在运用课程叙事方法研发园本课程的同时,关注并验证课程叙事对幼儿教师与幼儿园课程协同发展的重要价值,针对典型性问题,在课程叙事的人际、机制和品质优化方面做出策略优化的实践探索。



02

教师课程叙事的

价值定位


幼儿园课程的质量提升是支持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实现方式,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直接行动者和发言人,以不同的身份不断参与、研究和推进课程建设,其中,课程叙事为幼儿教师的课程角色演绎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实现路径。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一) 幼儿教师是课程的“体验官”


故事是课程的载体,也是课程演绎的方式,课程改革的本质在于生活故事的互动,课程叙事是一种植根于课程现实层面的研究方式。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幼儿教师面对的课程主体是最具有故事性的

《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生活故事的真实成就了孩子的学习与游戏;

幼儿教师课程的经历就是故事

“人类经验是故事经验”,教师在故事中转化着个人价值和实然追求;

幼儿教师课程的生长点就是故事

除了预设课程,幼儿园更倾向于通过师幼互动共同建构生成课程,从而构建更具体验感的课程生态。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二) 幼儿教师是课程的“说书人”


“说书人”让课程生动起来:

他们不仅定格了无声的课程经历,也将自己潜在的教育观、儿童观印刻在课程故事的血脉中;

“说书人”让课程连续起来:

虽然课程故事的时间线属于过去,但通过叙说,故事便显露出非线性的额外价值,包括故事发起原因的追溯、故事发生及发展走向;

“说书人” 让课程完整起来:

幼儿园课程以生活化、活动化的形式发展,课程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微观之处,但又容易被忽略,课程叙事者用细节化的描述为研究提供了更充分的基础数据。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三) 幼儿教师是课程的“潜望者”


幼儿教师的课程叙事并不只停留在“叙”,其核心在于“叙”中“思”。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课程之思的起源便是课程的实际问题,课程的发展就存在于教师和幼儿共同研究和逐步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

课程叙事改变了理性思辨和范式研究的“泛滥”局面,将幼儿教师从繁杂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引导教师从鲜活的日常教学中自然地归纳引申课程改进的方式,并在学习、实践和研究的立体空间中养成问题思维的研究习惯。



03

教师课程叙事面临的

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解课程叙事中的具体问题,本研究以叙事文本分析、调查问卷、现场评价和深度访谈等形式,汇总出三种典型表现,并对此展开分析。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一) 课程叙事中对内涵理解存在偏差 


从教师个体与课程叙事的关系而言,课程叙事仍无法成为教师应然的研究方式和成长方式,其根源在于教师不仅没有形成对课程叙事概念的正确认识,并对其可能性和必要性缺乏了解。

主要表现在:

  • 教师过于在意课程故事的“完整性”,刻意编造完美结局,干预课程的自然行进,导致研究素材的失真;


  • 或局限于叙事的“功利性”,人为扩张课程叙事的新奇感,漠视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难以实现课程叙事的真实价值。


教师仍需以理论高度为标准,从理论出发寻找事实依据,从而彻底颠倒课程叙事研究逻辑,助长不良的研究文化。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二) 课程叙事中的故事内容表述空洞 


“叙”是课程叙事的前提,只有准确、充分展现研究素材,才能推进叙事质量。

然而,在园本实践中,我们对教师的叙事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着课程故事能力缺乏的问题。

以下为某教师对一次体育活动的课程叙事片段: 

“在一次足球体验的活动中,A老师表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


她引导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完成自编的热身运动,自然而有力,还展现了她的创造性。然后通过分解动作的游戏让孩子逐步掌握了足球技巧。


最后A老师还邀请幼儿自主分组,虽然红队胜利,但A老师同样赞扬了绿队。”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教师的初衷是想通过讲述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课程行为,表达对A教师专业能力的认同,然而在故事编写时,出现了使用大量抽象词汇、忽视情境细节的描绘、过于想象情节、过度解读等问题,将课程叙事演变为流水账式的教师教学活动赞扬稿。

究其原因,不仅是描述性语言的匮乏,还有对故事讲述结构把握不当,同时教师仍无法大胆地用更灵动的语言展现个人特色。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三) 课程叙事中的故事加工深度不足 


教师在进行课程叙事时仍存在过度解读、缺少深加工、理论事实游离等突出问题,幼儿教师同样面临着对课程叙事资源无效利用的问题。

以下是教师课程叙事经历的访谈片段:

访谈者:在这次杜鹃花主题活动设计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叙事故事?


教师:有。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小朋友在拓印杜鹃花的时候,不小心把墨混在一起,许多小朋友非常兴奋地拓印彩色的杜鹃花,其他组的孩子也开始尝试。


访谈者:你是怎么处理的?


教师:我允许他们继续拓印下去,并且让孩子们去花园里找一找有没有这种彩色的杜鹃花。


访谈者:接着呢?


教师:孩子们没有找到,我们便展开了对杜鹃花颜色的探索。


教师往往注意到了孩子们对“意外”的惊喜反应,但却错过了对这种惊喜背后原因的探寻,正如访谈中的教师失去了引导孩子对颜色混合进行探究的良好时机。

对课程叙事的深度挖掘不仅依靠叙事者的个人经验导向,也取决于课程观念的多元性、思考的全面性和发展的追踪性。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课程叙事的意义在于揭示课程故事更深层次的原因,并激发下一步行动。如何提升叙事的品质也是幼儿教师进行课程叙事需要面对的紧迫问题。



04

教师课程叙事的

策略与实施 


针对幼儿教师在课程叙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我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教师课程叙事案例,梳理、形成幼儿园园本课程叙事的基本步骤,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策略优化支持,以期形成课程叙事研究的良好生态,为对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一) 生成课程叙事流程 


我们结合课程叙事的相关理论,不断整理、凝练并提取幼儿教师课程叙事案例中的关键研究要素,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征求教师团队意见,最终形成了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研究的基本流程参考(见图1)。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1.整体而言:

在课程研发中的课程叙事研究是一个以叙事目的叙事资源叙事现场叙事分析叙事评价为系统,且充满生命力的研究过程,幼儿教师在叙事循环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课程调整优化,实现自我反思和下一步计划。


2.课程叙事研究的展开必须基于一定的研究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基本流程参考目的。

而研究目的来源于以往叙事实践中发现的真问题、真情境和真评价,如有关幼儿、教师、课程三者发展中的现状问题,或针对研究下一步计划的展开,还包括行动价值的再探讨等。

总之,从具体目标出发,才能获取有价值的研究指向。


3.在研究目的的引导下,叙事研究者需进行充分而广泛的文献分析、实地探访和个体联系。


文献综述

即通过相关理论和文献成果的学习,寻找指导思想和价值定位;

实地探访

则是了解课程建构和实施的环境、历史、影响等,特别是获取课程主体即幼儿的家庭、同伴情况,从生活和学习环境等综合因素展开多维资源收集;

个体联系

不仅是个体相关信息的收集,还有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社会情感联系,也是叙事研究深入性探寻的关键,如研究对象可以是幼儿教师,则二者既为同事关系,又应同为研究者和实践者,保持地位的平等,从而消除被研究的窘迫感和实践的陌生感。



4.走进叙事现场。

幼儿园课程发生的情境性、随意性较强,课程叙事需从游戏叙事、生活叙事、环境叙事、家园合作共育叙事等多方向的课程内容入手,并以文本叙事、现场叙事、图画叙事和音像叙事的呈现方式,讲述生动有趣的课程故事。


5.叙事分析的过程也是叙事研究结构中的灵魂。

课程叙事的特别之处在于研究者身份的双重性,既是课程研发者,更是课程研究者,在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视域的相互融合下,对收集的叙事资源进行结构分解、内容编码、原因探寻,形成理解共生。


6.形成评价,是叙事研究的结论考察,更是叙事研究的开端。

结合对以往经验的纵向追踪,聚焦核心目标,对课程主体、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整体提供有效改进措施,并将其及时反馈到新一轮的研究中。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二) 厘清课程叙事思维 


1.突破一元的研究局限


课程叙事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因其主观性的干预,存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对于科研方法的使用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融合两到三种研究方法,实现质和量的兼顾,根据不同的课程场景、问题特征和研究对象,灵活选择恰当科学的课程研究方法。

2.排除追求功利的取向


鼓励幼儿教师回归教育现场,倾向叙说个体成长故事、班本故事,聚焦当下困惑的解决,保留个体经验性解读。

同时,在课程动态式、情境化、反思性和对话性的空间中,突破理想化和过于宏大的叙事框架,避免过度解读,把握课程叙事的反思状态不是“解释”而是“理解”,倡导任何结论的客观性都应被尊重。 

3.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无论是叙“我”叙“他”,或是叙“他之叙”,叙事的参与者和研究者都会为故事本身添加个体的价值观、认知倾向和情绪情感等因素。

研究者可以从截取事件的角度故事讲述的偏向故事讲述者的情绪表达分析重点等不同方面,构建课程叙事背后的个性要素,从课程评价中寻找自己,通过课程叙事者的自我呈现、自我理解和自我改变等途径,实现教师专业价值的确认和设想。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三) 运转课程叙事磁场


1.搭建叙事小组


马克斯·范梅南提到:

“教育学的文本应当具备启发灵感的品质和某种叙述的结构来激发批判性的反思和产生顿悟的可能性。”


个体叙事中研究主体和叙事主体为同一人,通过自我陈述而解决个性化问题,但在价值判断、自觉性养成、深度思维等方面显得无力。同时,叙事小组的建立通过取长补短、价值同频、同伴激励,能够很好地弥补个体叙事的不足。

根据课程问题解决的实际需要,以年级部、领域组、班级组的不同小组构建形式,接纳不同类型的叙事关系,生成个体、小组和研究群的互动而产生的积极因素。


“同事异叙”

不同个体关注同一事件,发挥自主的叙事风格进行完整表达;

“同叙共议”

面对同样的叙事材料,共同寻找课程背后的原因;

“随叙随议”

不同个体在不同的时间线或事件片段中回望课程,即用分享来化解研究中遇到的困难,相扶支持,互为监督,形成持续研究的局面。


在不同的研究起点、逻辑和价值观互相启发下,以研究共同体的形式,注入研究互助力,增进研究持续力。

2.营造叙事氛围


拓宽叙事的物理空间,开放教工之家、叙事长廊、故事亭,创设分享区域,同时将叙事时刻纳入到晨会、课程审议、学科组会议等形式中,允许并支持教师充分的表达和广泛的聆听;放松叙事的心理空间,福柯指出,话语权才是自我与自由觉醒的方式。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幼儿课程因幼儿的千差万别而注重差异,尊重幼儿教师表达方法的异同,支持教师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叙”出所想,允许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事”,才能鼓励幼儿教师随心而叙。

同时,引入及时的同伴援助和专家引领,帮助教师再次审视课程叙事的过程,提升课程叙事的理论水平。

3.推广叙事共育


课程叙事的特点之一便是唤醒他人之思。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2张图片

课程叙事绝不仅仅是教师的叙事,也可以是幼儿的、家长的、社区的课程叙事,叙事也并不拘泥于言语的表达。

故事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借鉴“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多元评价主体模式,将课程人际圈转化为叙事人际圈,利用现场交流分享、网站音像分享、文本分享等多种途径方式,互相阐释课程观。

建设信息化的分享平台,包括“一起长大”微信圈、“时光宝盒”电子成长档案、“快乐你我”班级E平台等;


打造生活化记录平台,包括图画、便利贴、材料操作等;


构筑仪式化的表演平台,包括舞台剧、故事绘本表演、小型演出等,以此,探索开放、自主、充满机会和可能性的意义空间,为教师的课程研究提供更异质性和连续性的基础数据与资源支持。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四) 精进课程叙事品质


1.优化叙事研修 



首先,帮助教师寻找故事。


以课程现场为研究场景,直接面对课程进行时,进行时间或事件抽样,提升教师对课程问题的敏感性。


其次,帮助教师讲好故事。


虽然生活沿革着故事的途径,但故事质量的高低更取决于叙事者本身的价值观和讲述水平。

收集优秀叙事故事,进行文本分析,或结合“金字塔原理”“SCQA”原则等展开基础练习或游戏,推荐思维导图等优化模式,从故事的内部结构着手,帮助教师厘清叙事思路。


最后,帮助教师理论融合。


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知识基础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利用研究假设、文献阅读、因素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提升课程叙事的效能。

2.追踪成果转化


当叙事之思加以运用时才真正开始了叙事循环。

教师可以用问题驱动的形式,在研究中时常自问自答:

  • “发现了什么问题?”

  • “是如何解决的?”

  • “在问题解决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 “为什么引起了注意?”

  • “和课程问题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 “还可以做什么?”

同时,将叙事成果及时反馈在一日生活的计划中,不断调整课程安排,顺应叙事中新发现的儿童发展需求。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3.建立评价体系


故事是流动的、带有人文关怀色彩的,然而幼儿教师叙述故事或研究故事仍然需要具有说服力的发展倾向导引。

幼儿教师课程叙事评价包括对课程叙事全过程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评价的起点是叙事的目标,评价的方向朝向促进课程叙述不断地自我完善。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研究方法的评价体系建立依据不同的研究目标,需在实践中反复修改而成。

对于幼儿教师的课程而言,无论包含多少种重要评价标准,讲真实的故事是评价的首要条件,“只有生命中真实的经历才会在叙事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这也是幼儿教师与课程叙事的初心和归宿。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文章作者系吴昀老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 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译者,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 .

[2] 冯晨显,和学新.教育叙事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 ,(7).

[3] 吴昀.课程叙事在园本课程研发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6 ,(5) .

[4][13] 王芳.论课程叙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7.

[5] F·麦克尔·康纳利,D,琼·克兰迪宁. 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经验叙事[M].刘良华,邝红军,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前言.

[6]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 ,(2).

[7] 刘万海.教师叙事研究的误区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8] 吴昀.课程叙事在园本课程研发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 ,2016 ,(5).

[9] 娄丽雯.教育叙事保留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身份认同[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 ,(9).

[10]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宋广文 ,等译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 .

[11] 朱振明.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 ,(9).

[12] 王芳,翟爱萍.对课程叙事特点的解读[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3).

精品文章 特别推荐

【1】李玫瑾教授《育儿之道》全110集

【2】曾仕强:《家庭教育》全24集!

【3】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52集

【4】《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5】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7】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8】低声教育,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9】李季湄: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10】叶澜:读懂教师,才能读懂教育
【1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全文

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
只有常读星标订阅号
大封面推送才能第一时间送达
请按照以下步骤
收获最新
“朋友圈”信息

1??打开公众号页面
2??点击右上角 ··· 按钮
3??点击
设为星标即可 ????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6张图片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欢迎添加
主编 微信
进(全国幼师群)学习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7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吴昀:幼儿教师课程叙事的思考与实践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