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目的是向讲述者表明一种信息:你在认真地听他讲述。
同时也是在讲述者和倾听者之间建立一种共同的认知联系。
积极的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回应方式,既能鼓励讲述者继续讲下去,又能保证倾听者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
倾听也是有技巧的,很多关系的不理想或者说破裂就是源于不会倾听。
因为会说不如会听。
有位专家曾经说过:有效的倾听需要两到三千次的练习,专业的心理医生都是很好的倾听者。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引导求助者敞开心扉,表达自己。
倾听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古话说的好——言为心声,指的就是所有的心理想法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父母要想了解孩子,就要善于“听其言”。然后通过不同方式的互动:语言呀,行为呀,情绪呀等等。
让你能够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把事做到让孩子满意,那么亲子关系自然就会和谐。
倾听方式分为三种:语言倾听,行为倾听和情绪倾听。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语言倾听。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我们的父母非常喜欢也很善于倾听宝宝的表达。
当孩子肚子饿了哇哇哭闹的时候,父母会说:宝贝,你饿了是不是,妈妈马上给你冲牛奶!
当孩子吃饱了发出“咯咯”的笑声时,父母会说:宝贝吃饱了,很高兴是不是。
当孩子外出不想走路,蹲在路边哼哼唧唧的时候,父母就会说:宝宝累了,不想走路,想要抱抱对不对……
那个时候孩子小,没有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但是家长都能做到积极倾听并认真地去解读,然后给予语言回应,这种行为就是语言的倾听。
对孩子的表达能够积极的,用合适的语言去回应,因此婴幼儿期的孩子都是很黏爸爸妈妈的,亲子关系也非常和谐。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长的脚步逐渐转为常态,父母的重心也回归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
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里,父母很多时候就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孩子的表述,没有做到在倾听的同时,积极地用语言去回应。
在这里分享一个沟通的场景:
吉姆
妈妈, 我再也不想和皮特玩了。
妈妈
嗯
吉姆
皮特很讨厌,我不想跟他做朋友。
妈妈
嗯
吉姆
皮特的行为让我很生气。
妈妈
嗯
听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皱起了眉头,听不下去了。
在这个沟通中,可以看得出吉姆很急切地想告诉妈妈,他和皮特之间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让他很焦虑。
他的表达很急切,但是妈妈的回应却非常漠然。她也是在听,但是她在语言回应上很敷衍,不积极,这种听是无效的。
吉姆感觉很无趣,没有继续表述的欲望了。
很明显,这位妈妈错过了一次很好的亲子交流的机会。
如果这样的事情多了,吉姆以后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或者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和妈妈交流了。
吉姆
妈妈,我再也不想和皮特玩了。
妈妈
啊!你不想和皮特玩了。
吉姆
皮特很讨厌,我不想跟他做朋友。
妈妈
你不想和皮特做朋友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吉姆
游戏课的时候,皮特把我推倒在地,屁股都摔疼了。
妈妈
皮特推了你,让你受伤,你很生气,对吗?
吉姆
是的,是的,不过他不是故意的,他还帮我揉了屁股的。
妈妈
呵呵,皮特还帮你揉了屁股的?
吉姆
是的,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原谅他。
妈妈
喔,你在想,皮特其实是可以原谅的,对不对?
吉姆
是的,因为之前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而且这次他也不是故意的。
妈妈
你的想法很好,妈妈支持你的决定。
妈妈这次的回应,是不是比之前好很多。
她在听孩子表述的时候很用心,然后用语言慢慢引导。
孩子需要表达的事情全部表述出来了,既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也知道了孩子的想法。
吉姆并不是真的不想和皮特做朋友,只是今天皮特的不小心让他受伤了,他很生气,他需要找一个人发泄一下。
妈妈认真倾听了,并且在语言上做到了有效的回应,满足了孩子表述的需求,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沟通。
因此我们的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积极的语言倾听应该做到:用心聆听孩子的表述,给予积极有效的语言回应。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期待下次再会!!!
一心幼师网校 陪伴您的幼师之路!
↑点击跳转阅读↑